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章 第三十八章 金井梧桐叶落时

作者:莲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盛京的九月末,风里已带了刺骨的寒意。


    乌云珠立在窗前,看着庭院里那棵老梧桐。昨夜一场急雨,金井边的青石板上落了厚厚一层黄叶,像一封封无人拆阅的信笺。她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叶子,叶脉清晰如掌纹,边缘已微微卷起,透出枯槁的灰败。


    “格格,该收拾行装了。”青岚捧着个紫檀木匣子进来,里面是乌云珠平日戴的几样首饰,“听闻北京那边的府邸已经修缮好了,就等着咱们动身呢。”


    乌云珠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嗯”了一声。她的指尖拂过窗棂,上面还留着前几日多铎按过的印子,如今早已被秋风吹得冰凉。她知道,从山海关的黄沙卷起的那一刻,这座盛京的王府就不再是她的家了。多铎走时说“等我回来”,可他回来时,带回来的却是整个天下的重量——重得让她喘不过气。


    “福晋那边怎么说?”她终于转过身,目光落在青梅手中的匣子上。那支多铎送她的赤金累丝凤簪静静躺在红绸里,凤眼嵌着的红宝石,在阴沉的天光下,像一滴凝固的血。


    “大福晋说,东西能带的都带着,带不走的就锁起来。”青岚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听说北京的府邸比这里还大,可……可总觉得,到了那儿,就再也找不回盛京的暖了。”


    乌云珠走到妆台前,拿起那支凤簪。簪身沉甸甸的,坠得她手腕发酸。她想起多铎第一次送她这支簪子时,也是这样沉甸甸的,他说:“乌云珠,你是我的女人,这天下,我给你打下来。”那时的他,眼里有火,有光,有她看不懂的野心。如今,火燃尽了,光熄灭了,野心成了现实,而她,却成了笼中那只被金丝笼子锁住的雀。


    “收拾吧。”她将凤簪插回发间,动作很轻,仿佛怕惊扰了什么,“把那件月白缎绣玉兰的旗装也带上,多铎说,他喜欢我穿那件的样子。”


    青岚应了一声,转身去开衣柜。乌云珠的目光却落在了妆台角落的一个小盒子上——那是她从科尔沁带来的,里面装着几颗晒干的沙枣,是她离家时,阿妈塞给她的。阿妈说:“云珠啊,沙枣耐旱,就像我们草原上的女人,再苦的日子,也能熬过去。”她拿起一颗沙枣,指尖摩挲着它粗糙的表皮,忽然觉得,这颗小小的果实,比那支沉甸甸的凤簪,更让她觉得踏实。


    窗外,风又起了,梧桐叶簌簌作响,像在低声诉说着什么。她推开窗,一片叶子打着旋儿,落在了她摊开的手心里。叶脉清晰,像一条条通往远方的路,可她知道,从今往后,她的路,只能在北京的深宅大院里,一圈一圈地绕。


    “格格,”青岚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马车已经在府外候着了,大福晋说,让您早些过去,路上好有个照应。”


    乌云珠收回手,将那片梧桐叶轻轻放在妆台上,与那颗沙枣并排。她最后看了一眼这间住了三年的屋子,桌上的《心经》还摊开着,是她前几日抄的那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墨迹早已干透,像她心里那些说不出的惆怅。


    她转身走出房门,青岚抱着木匣子跟在后面。庭院里,落叶被风吹起,打着旋儿,扑在她的裙摆上。她没有停下,一步一步,走出了这座承载了她所有欢喜与忧愁的王府。


    马车在府外等着,车轮是新的,轴却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像在诉说着一路的颠簸。她掀开车帘,最后看了一眼盛京的天空——天是灰的,云是低的,远处的山峦隐在雾里,像一幅未完成的水墨画。


    “走吧。”她放下车帘,声音很轻。


    马车缓缓启动,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乌云珠靠在车厢壁上,闭上眼睛。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笼子,要从盛京搬到北京了。而那只雀,或许再也飞不回草原了。


    千里之外的北京,紫禁城的琉璃瓦在秋阳下泛着冷光。多铎站在乾清宫的台阶上,望着远处的景山。风里,传来一阵隐约的鸽哨声,像极了盛京的某个午后,乌云珠站在梧桐树下,仰头看着天上的风筝,笑得眉眼弯弯。


    他摸了摸腰间的佩刀,刀鞘是新的,手柄却还带着盛京的温度。他忽然想起,乌云珠曾说:“多铎,你爱的是天下,还是我?”那时的他,没有回答。如今,他站在天下的中心,却忽然很想回到盛京,回到那个有梧桐树的院子里,告诉她:“乌云珠,我爱的,从来都是你。”


    可他知道,他回不去了。


    风里,鸽哨声越来越远,最终消失在府墙的深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