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32章 已能想到来日在此生活的光景

作者:不醒星人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眼看晚食还未备好,赵惊弦牵起玉娘的手往房里走。


    “给,这是宅子的地契。”回到房中,他从怀中取出一张质地细密的契纸,递到玉娘面前。


    那张纸在他怀中揣有好些时辰,还带着体温,边角却依旧平整如新。


    玉娘接过契纸垂眸细看,纤长的睫毛在莹白的脸颊上投下浅影。


    地契上官印朱红鲜亮,墨迹遦劲有力。待看到“金林坊”三字及十一亩的占地时,她不由轻叹:“这样宽敞,怕是比我们现在住的要大上好几倍不止了。”


    “正是看中它宽敞。”赵惊弦看着她脸上漾开的笑意,自己的唇角也不自觉地上扬。


    玉娘取出抽屉里的紫檀木匣,开锁时银钥轻响,动作轻柔地将地契仔细抚平,与老家的田契、房契并排收好。


    正合上匣盖,却见赵惊弦又递来一张折叠齐整的素纸。


    “这是什么?”玉娘抬眸问。


    就见他唇角含笑,眼底藏着几分期待。


    “我画的宅子的简略图,给你看看。”他声音低沉,带着些许得意。


    “你竟还画了这个!”玉娘惊喜地展开素纸,待看清纸上内容时,不由轻吸一口气。


    图纸虽是用炭笔勾勒,却将整座宅院的格局描绘得一目了然。


    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几处小院各有特色,抄手游廊如带蜿蜒,将假山、池塘、花木巧妙串联。


    东侧园中细致地勾勒出了一座八角小亭,西院墙边则标记着几丛翠竹,处处可见绘者的用心。


    赵惊弦含笑望着她惊讶的神情,轻声道:“出门前特意带了你画图稿用的炭笔和纸。”


    他说话时,眉眼间透着几分邀功的狡黠。牙人带着赵母几人走动时,他便跟在一旁,描描画画,将每一个角落都简单勾勒下来。


    “你画得可真好!”玉娘看着简略又不失细致的图纸,毫不吝啬地赞叹。指尖轻抚过纸上的游廊水榭,已能想到来日在此生活的光景。


    赵惊弦做谦虚状:“不及娘子描画衣裳的画工。”可眼底的笑意却藏不住,不由得凑近了些。


    他修长的手指轻点在图纸东侧一处院落,声音朗朗:“你看这里,日后我们就住这里。”


    玉娘顺着他指尖望去,但见那院落布局清雅,正房两侧各有厢房,院中留出的空地恰好可以放些她喜欢的盆栽。不由抿唇轻笑:“是挺好。”


    赵惊弦低笑,手指又滑向另一处挨在一处的两间院落,“这里留给小攸和小鲤。虽不大,但各自清净,又离得近。”


    他指的这两处院子看着不算大,但格局很不错,各自独立又彼此呼应。


    玉娘再次笑着点头:“极好。”


    她葱白的指尖也移向另一处,“这处院子光线最好,给娘住最相宜。”


    说着,又指向另一边挨在一处的两个小院落,“这里给虎子和孙叔孙婶他们住。”


    “还是你想得周到。”赵惊弦含笑点头。


    “至于团团,”玉娘指尖轻点前院东侧,“这孩子整日里跑进跑出,住这里最便宜。”


    赵惊弦应声,忽然又想起什么,低头温柔地看向她微隆的小腹,“那这个孩儿呢?日后住在哪里?”


    玉娘指尖落回他们主院旁的一处小巧厢房:“头几年自然跟着我们住。这东厢房不就正好?待他大些,再安排也不迟。”


    她说着,手不自觉地抚上小腹,眼中漾开温柔的水波。


    想起先前游澜园时小鲤对阁楼的喜爱,她笑着开口:“小鲤那处,若能建成两层小楼就好了。她最爱登高望远,定会欢喜。”


    赵惊弦思索片刻:“这得仔细瞧瞧屋架的榫卯结构才能定,我瞧着应当是可行的。若可行,便请工部相识的大人帮忙绘个图样,再请外面的匠人修建。”


    玉娘轻声道:“如今家中没什么存银了,等明年开春了再修建也不迟。”


    赵惊弦将手中图纸搁在桌上,宽慰道:“银钱的事不必担心。房屋建好还得晾一阵子才能住人,不如趁现在请匠人把整体修缮一遍,连同阁楼一并开工。所有工事完毕再结账,正好周转。我们自有木料,只需付些工钱就好。”


    京城木价高昂,尤其是可用于建房的木料,更是价格不菲。


    自打算购置宅子起,他便委托了京中一家信誉不错的转运商行,请他们去偏远多林的州府采买上等楠木与松木。无论粗细,皆可收置,楠木、松木各要两千斤,既够修缮房屋,也足够打造家具。


    据商行报价,木料本身约二百两即可购得,过税与住税加起来不足一两,真正昂贵的是人力,从外地运至京城,总计需一百五十两左右。


    只可惜他是三个月前才想到从外地购木这法子,若是再早一些,就能走水运,运费也能省下不少。


    不过即便如此,总价仍比直接在京城购置便宜近四成。


    之前与商行立了契约,木料十月前必能运抵京城,想来也快到了。


    届时先运至新宅,一部分用于修缮房屋,一部分交由木匠打制家具,都只需另付工钱即可。


    若木料尚有富余,转手倒卖出去,也能挣些贴补。


    玉娘算了算--


    木料需付近四百两银子,待运抵京城时,家中现银应当足以支付。即便一时凑不齐,晚上一两日想必对方也能通融。


    赵惊弦曾提过,那宅子不算老旧,请匠人修缮至多一百两也够了。


    况且修缮这样大的宅院,少说也要两三个月,银钱上尽可周转得开。


    至于请木匠打造柜子、床榻等家具,也颇费工夫。


    一番思量已定,玉娘抬起盈盈杏眼,目光柔和,轻声道:“好,你看着安排便是。”


    说到此处,月盈在门外唤他们用饭的声音恰时传来。


    玉娘应了一声,便与赵惊弦一同朝外走去。


    翌日一早,赵惊弦便修书一封,吩咐小厮送给工部李主事。


    这位李主事与他原是同年进士,昔日在京城各类诗会筵席上常相见,虽不算深交,却也有同科之谊。


    下了值,李主事便回了信,说明日巳时便会遣两名擅绘房样的工匠,到赵惊弦所说的宅院相助画造图纸,以便后续动工。


    赵惊弦取出一套上好的青瓷盏茶具作为回礼。原是端午时节户部分发给署衙官员的节礼,釉色清润,质地细腻。


    喜欢遗孀与忠犬小叔请大家收藏:()遗孀与忠犬小叔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