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7章 铜杖点将·万布启程

作者:水中望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晨光刚照进窗缝,铜杖横在桌上,映出一道斜影。陈麦穗坐在床沿,手指还停在那两个刻字上——经纬。她没动很久,直到听见外头有脚步声靠近。


    门被推开,赵德站在门口,身后跟着三十个女人。她们都穿着粗布衣,手里拎着麻线篮,站成一排。没人说话,但眼神都落在屋里的铜杖上。


    陈麦穗起身,把炭笔和陶片收进鹿皮囊,系紧带子。她走到桌前,双手将铜杖捧起,递给赵德。


    赵德没接。他抬起手,用铜杖尖轻轻点了点她左肩。“今以祖传铜杖,授你为布使,掌陇西织事。”声音不高,却一字一顿,“从今日起,你不是赵家村的农妇,是领命理事的人。”


    陈麦穗低头,肩头那一点触感很轻,像压了一根稻草,又像落下整座山。她重新接过铜杖,转身面向门外。


    晒场已扫净,三十辆牛车排成两列,每辆车都装满布卷,覆着油布。车头插旗,红底黑纹,中央是狼图腾,外圈写着“陇西红”。那是她亲手画的,用的是战布染剩的颜料。


    她举起铜杖,说:“我们织的不是布,是边关将士披甲的护心,是家里男人能活着回来的指望。这三千匹布,一匹不能少,一路不能损。谁跟?”


    三十个女人齐声答:“我跟!”


    声音不大,但整齐。她们一个个走上前,把手按在最近的车沿上,像是认主。


    陈麦穗点头,走到首车旁,翻身上了车辕。铜杖插在旗杆下,随风轻晃。她回头看了一眼赵德。


    赵德站在石台边缘,拄着空手,不再提那根曾象征权力的旧杖。他只说了一句:“走好。”


    车队启动。车轮碾过土路,发出沉闷声响。三十个女人步行随行,两人一组扶车,防颠防滑。出了村口,路上开始有泥洼,昨夜下了雨,土软得踩下去会陷半脚。


    一辆车陷进坑里,牛拉不动。赶车的女人跳下来,招呼同伴。五个人围上去,蹲下身子,用手挖开周围的烂泥,垫进干草。有人撕下衣角包住手,怕被木轮刮破。她们不喊累,也不抱怨,只互相递个眼神,再一起用力推。


    陈麦穗没下车。她坐在车辕上,看着她们干活,左手一直握着铜杖。艾草绳被风吹得贴在腕上,有点痒,她没去抓。


    太阳升起来,照在旗帜上,红色更亮了。远处能看到郡城的城墙,灰黄一片,嵌在地平线上。


    进城的路越来越宽,但守门的兵拦住了车队。


    “未得令,不得擅入。”士兵站在门中间,手按刀柄。


    陈麦穗没说话。她慢慢举起铜杖,横在胸前,让底部刻字朝向对方。


    士兵看了一眼,皱眉:“这是什么?”


    “里正授职之证。”她说,“运战纹布三千匹,入城交验。”


    士兵迟疑,回头望向城楼。


    片刻后,城楼上有人挥旗。门轴转动,厚重的木门缓缓打开。


    郡守从里面走出来,穿常服,没带仪仗。他走到车队前,看见陈麦穗手中的铜杖,又看了看旗上的狼图腾,笑了。


    “麦布使,本官等你多时了。”


    他这句话说得清楚,声音不小。周围看热闹的百姓听见了,开始低声议论。


    “麦布使?”


    “真叫这名?”


    “听说这布能挡箭,是不是真的?”


    郡守没理会,抬手做了个请的姿势。车队缓缓驶入城门洞,阳光从头顶洒下来,照在铜杖上,映出一道金光。


    陈麦穗坐在车辕上,没动。她看着前方街道,两旁站满了人。有商人、工匠、妇人、孩子。他们盯着车队,盯着旗帜,盯着那一面面红底黑纹的布。


    有个老妇人突然伸手,抓住身边年轻女人的袖子:“那就是陈麦穗?”


    年轻女人点头:“是她。听说她能让麻田翻三倍产量。”


    老妇人喃喃:“女子也能当差事了?”


    话音未落,前面一辆车突然颠了一下。布卷松动,一角滑出油布,露出内里的纹路——那是用特殊手法织出的暗记,形如狼爪,藏在经纬之间。


    赶车的女人赶紧停车,翻身下去整理。她刚把布塞回去,抬头就看见街边一个穿深衣的男人。那人站在药铺门口,手里拿着一块布片,正对着阳光细看。


    他眉头紧锁,嘴唇微动,似乎在数什么。


    陈麦穗也看见了。


    她没出声,只是把手伸进鹿皮囊,摸到了里面的陶片。她记得这种布的经线密度是每寸十二根,纬线加捻三次,浸过驼乳与草灰水。这些数字她写过三遍,烧掉两遍,最后一遍藏在灶台底下。


    车继续往前走。街道变宽,人群更多。有人开始鼓掌,起初零星,后来连成一片。


    郡守走在车旁,侧头问:“下一步打算怎么走?”


    陈麦穗看着前方,说:“设布市,定规格,统染法。还要建仓,防潮防火。”


    “你要多少人?”


    “三十个就够了。”她说,“她们都识数,会记账,能辨线。”


    郡守点头:“明日我上书,请工坊备案。”


    车队穿过主街,停在府衙外的广场上。这里已经搭好棚子,准备验收。


    陈麦穗终于下车。她把铜杖从旗杆上取下,握在手里。三十个女人围过来,站成半圆。


    她转过身,面对她们,举起铜杖:“今天,我们把布送进来。明天,我们要让整个陇西的织机,都听一个声音。”


    女人们看着她,没人说话,但眼睛都亮着。


    这时,一个小孩从人群中跑出来,手里举着一块碎布,冲到车边。


    “阿姐!这个掉地上了!”


    他把布递给车上那个刚才整理布卷的女人。女人接过,随手塞进怀里。


    陈麦穗看见,那块布的边缘有一道焦痕,像是被火燎过。


    喜欢我在大秦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我在大秦种田养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