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3章 北风携寒至

作者:书镜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十月的金陵,已然是冬的模样。


    北风早已挟着刺骨寒意席卷江南,秦淮河面上浮着薄冰,两岸垂柳枯槁,枝头凝着昨夜的残霜,一派万物肃杀的萧条景象。


    原本喧嚣的金陵码头也透着冷清,只余下不羡仙那巍峨如小山般的楼船,以及几艘同样挂着未央城标识、运送物资的宽舱商船,安静地停泊在冰冷的青灰色水波里。


    清风驿和不羡仙大船,成了竹林血战后金陵城外最后的收容所。


    清风驿据点内,炭火昼夜不熄,却驱不散那股渗透到骨缝里的寒气,也驱不散人心底的阴霾。伤员的呻吟和草药苦涩的气味混杂,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驿站外被烧毁的残垣断壁还未来及修缮,覆盖着一层灰白的薄霜,更显破败凄凉。


    楼船内部的华丽被临时征用作救助而掩去大半。舱室改成的病房内燃着暖炉,温度稍高,但也同样充斥着绷带、金疮药和病痛沉重的气息。


    惊轲靠坐在柔软的靠枕上,身上覆着厚实的裘氅,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眉宇间的精气神已凝聚起来,那双眼睛正专注于手中一卷泛黄的《斩雪刀法》。


    内伤需要静养温补,寒气也让他不便过早离开暖和的船舱。偶尔,他会抬头,目光穿透舷窗冰凌的花纹,看向岸边被寒风卷起的几片枯叶,眼神沉静,思绪却不知飘向了何方。


    一只冰凉的小手悄悄钻进他覆在书卷上的大手里取暖。惊轲收回目光,低头,红线像只畏寒的小猫般紧挨着他坐着。


    小姑娘穿着厚厚的青锦碎花小袄,那件百家衣早已被洗得干干净净,领口围了一圈白色的风毛,衬得小脸更加尖瘦,大眼睛看着外面萧索的景色,少了往日的活泼灵动,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警惕和只对惊轲一人的依赖。


    她身上那份属于幼儿的被刻意遗忘的黑暗记忆,似乎被竹林的杀戮再次触动了少许,唯有在惊轲身边才有一丝安宁。


    惊轲反手将她冰凉的小手包得更紧了些,用自己的体温驱赶那寒意。


    船楼另一间相对清净的舱室内,江无浪正与刚从金陵城内返回的盈盈对坐。


    他伤好的最快,内力根基深厚,外伤在青溪的妙手和无心谷的药物调理下已无大碍,只是眉宇间那属于“江湖散客”的肆意疏狂似乎淡去不少。


    盈盈捧着暖炉,啜饮着温热的“离人泪”——这是自船上的酒窖取出。能免费喝上离人泪,可得多整几口。


    “…子奚兄留下重建醉花阴,非一日之功。此番折损…对他而言,重建金陵耳目根基,比养伤更要紧。”盈盈的声音带着女子的软糯,却也有一份江湖人的清醒理智。她负责所有物资调动和人员联系,是这养伤之地实际运转的核心之一。


    江无浪点点头,指尖摩挲着温润的玉盏。离人泪的清冽酒气冲淡了他胸中积累的郁气。“江南之事…算是了了。” 他目光投向窗外寒风料峭的金陵城廓,那里埋下了太多故人的尸骨,也流淌着幸存者沉痛的眼泪。“剩下那些逃了的,自有皇城司和李煜去头疼……今年也想安稳一下了。你什么打算,要不,去神仙渡过年?”


    他说这话时语气平平,像是在自言自语,但其中透出的倦怠与“尘埃落定”的味道却极其鲜明。


    一旁垂手侍立的月秀和几个青溪弟子交换了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讶异。这位以四海为家、浪迹天涯闻名的“侠隐”,竟主动决定在不羡仙过个年?


    盈盈倒是莞尔一笑,如冰雪初融:“去神仙渡过年?甚好。离人泪得管够,年节的烟火和饺子也是少不了的。不过……能住得下这么多人吗?”


    江无浪丢出一封信,“不羡仙送来的,说是已经重新建好,花了那小子不少私房钱,裴大哥还说听惊轲的整了个什么地龙,就算是窗外鹅毛大雪,在屋里也能只穿单衣。也不知他哪来的那些鬼点子。”


    盈盈看着信两眼放光,“那我必须得去了!离人泪,神仙鱼酿……反正你们不羡仙好东西多,我们未央城的也不差钱!”


    …………


    这日午后,难得的晴日,阳光洒在冰封的河面上,反射出刺目的白光。不羡仙大船也迎来了一位分量极重的“客人”。


    大宋皇城司都指挥使,晋王赵光义。


    依旧是那身玄色常服,并未着官袍,显得低调内敛。然而他身后肃立如松、气息凝练的亲信卫士和大宋皇城司那独特的压迫感,却让整艘大船的气氛瞬间凝滞。


    李煜派来的几名官员亦步亦趋,神态恭敬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惶恐——汴京巨擘亲临,对根基未稳的江南国主而言,压力远胜刀兵。


    赵光义步伐稳健,径直来到安置惊轲的舱室。室内的草药气息被一种无形的金戈之气冲散。


    他脸上带着上位者特有的、温和不失威严的笑意,语气平易地赞誉了惊轲在此次平叛中的“卓绝功勋”和“力挽狂澜”,更着重强调了其皇兄对此事的关切和他身为天子使者“及时”抵达协调支援的必然结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赏赐也及时跟进:一个沉甸甸的木匣打开,里面金叶银锭、几匣品相极佳的人参灵芝熠熠生辉。


    “惊轲少侠年轻有为,不仅一身武艺盖世,更能统御群豪,护一方安宁,实乃大宋栋梁之材。”赵光义的目光落在惊轲苍白的脸上,带着审视的锐利,“金陵事了,少侠当好生养伤。本王已与江南国主议定后续安靖事宜,此间魑魅,必当廓清!”


    话语冠冕堂皇,但那份将一切功劳归于“朝廷调度有方”、一切后事归于“朝廷接管”的官方口吻,以及言语间流露出的对江南事务不容置喙的强势,像冰冷的河风,刮过惊轲的心头。


    “谢晋王殿下挂怀。惊轲不敢居功,御林军将士浴血,同袍慨然赴死才是根本。”惊轲垂眸应答,语气恭敬平淡,不卑不亢。他甚至没有提赵光义所谓的“及时”支援。


    就在赵光义负手转身,似乎要观赏一下窗外景致时,一直紧贴在惊轲身侧、像个沉默背景的红线,突然全身肌肉紧绷了一下,猛地攥紧了惊轲藏在袖子里的手。


    她小小的身子努力往前倾,用一种几不可闻、却充满了紧张和绝对肯定的气音,急促地在惊轲耳边吐字:“老大…那个人…”


    孩子最纯粹的直觉,往往穿透一切伪装,直指本质。


    惊轲心头一震,反手更牢地握住了红线的手,示意自己知晓。他面上神色丝毫未变,甚至带上一丝恰到好处的感恩微笑:“王爷所言甚是。我等草莽,幸赖朝廷天威,方能护得这片繁华安宁。”


    赵光义脸上笑容不变,又闲话了几句关于伤势恢复、不羡仙生意等客套话,终是带着他的人马离开。那股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威压随着他的离去渐渐散去,船舱内只剩下暖炉的微响和残存的草药味掺杂着丝丝缕缕的硝烟感。


    惊轲沉默地望着窗外赵光义一行上岸远去、被御林军护卫包围的背影,眼神如同幽深的古井。红线依偎在他身边,小脸紧绷着,眼睛死死盯着那片越来越小的人影,直到完全看不见。


    喜欢重生之我在燕云做少东家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燕云做少东家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