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3章 农药防治病虫害,杂交水稻保丰收

作者:喜欢苦树的幻海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驿卒跪在堂下,火漆密信尚未拆封,肩甲上还沾着泥点。我伸手接过,丝绳一扯,竹简展开。


    “南方三郡, 大规模爆发稻田虫患。”


    陈良站在我身后,声音压得极低:“合浦、零陵、桂阳,皆报螟虫成群,一夜之间毁苗数顷。”


    我盯着那几行字,指节轻轻敲了敲案角。昨日才确认“白脚虫”即螟幼,今日便已三地齐发,来得不是时候。杂交稻刚分种下去,秧苗未稳,若被啃断根基,一季收成就要泡汤。


    “传农司主簿、工曹令史,一刻内到东堂议事。”我说,“再命冶铁坊主匠带喷雾器样机来府,不得延误。”


    陈良领命而去。我起身走到墙边,掀开悬挂的《十二郡农情图》,朱笔在三地各圈一圈,墨迹未干。


    半炷香后,众人陆续入厅。农司主簿面色发紧:“百姓已有传言,说神稻招灾,是逆天而行的报应。”


    “荒谬。”我打断他,“虫不识稻,只知绿叶。杂交稻叶嫩汁多,反倒更易招害。这不是天罚,是该防未防。”


    转向工曹令史:“除虫菊与苦参可曾备齐?”


    “南中急运两批药材,昨夜抵城。第一批已入库,第二批因暴雨滞于道上。”


    我点头:“命驿站调快马,绕山道接应,务必将药材全数带回。另拨十名士卒护送,不得有失。”


    又对冶铁坊主匠道:“喷雾器可有进展?”


    老匠上前一步:“木桶已改双活塞泵,一人可推杆施压,每桶兑水十斗,喷程达丈余。只是……密封处仍偶有渗漏。”


    “先用石棉条填缝,外裹油布扎紧。不必求久用,只要撑过这七日。”我说,“今夜就要出十台,明日随巡防队下县。”


    厅中众人肃然领命。我提笔写下三道令:


    其一,封锁三郡疫区,凡染虫秧苗不得外运,违者以毁粮论处;


    其二,即刻配制首批农药,于城南试验田试点喷洒;


    其三,抽调扫盲学堂青年二十人,组成宣讲队,持彩绘手册下乡辨虫。


    令毕,我将竹令交予陈良:“八百里加急发各郡,明晨之前,必须传达到县。”


    雨势渐歇,天光微亮时,我已立于试验田埂上。


    药箱摆在田头,除虫菊与苦参堆在一旁。工匠当场演示:捣汁、滤渣、兑水,动作利落。我亲自接过喷杆,对准一片染虫稻株,推动压杆。


    药雾散开,细密如春霖,覆满叶面。


    “记住这个动作。”我对围观的农吏说,“早晚各一次,重点喷茎基与叶心。虫卵藏在此处,不可遗漏。”


    有人低声问:“真能杀虫?”


    “明日自见分晓。”我说。


    当夜,我在府中翻阅《病虫害识别手册》。蜡烛燃至半寸,陈良进来禀报:“零陵方向药草已到,分装六袋,无损。”


    我合上图册:“明日辰时,召集十二郡派驻农官,在此听训。每人发一本彩绘手册,必须认全五种主害——螟虫、飞虱、叶蝉、稻瘟、纹枯。”


    “若有人不识?”


    “记过。再犯者,撤差。”


    次日清晨,我再赴试验田。


    田间静得出奇。蹲下身拨开稻叶,只见灰白幼虫蜷缩根部,大多已僵死,少数尚在蠕动,但行动迟缓。新叶边缘已有舒展迹象。


    一名巡防队员捧来一块木板,上面用蜡模刻着三种害虫形态:长条灰身的是螟幼,圆头黑背的是飞虱,斑纹细足的是叶蝉。


    “按您吩咐,已在各乡亭设公示板。”他说,“百姓可自行对照。”


    我点头:“还不够。有些县令连图都看不懂,怎能指望他们治虫?”


    当即命人取来空白竹片,让识字农夫将每种虫害特征写成口诀:


    “螟虫夜行钻心死,叶上无痕茎内空;


    飞虱聚背吹即散,米粒小虫色褐红……”


    一句四字,朗朗上口,便于传诵。


    正说着,驿骑飞驰而来,滚鞍下马:“桂阳急报!农户误将飞虱当作螟虫,连喷三遍药,田中蚯蚓尽死,土硬如石!”


    我眉头一沉:“滥用药物,伤地伤苗。传令下去,今后施药须经巡防队查验虫样,签字画押方可动手。错防者,追责。”


    陈良速拟文书,加盖农司印信,立即通传。


    午后,第一批宣讲队出发。每人背一口袋药粉样品,胸前挂一块虫样板,两人一组,奔赴各县。


    我坐回案前,翻开各地回文。零陵报:“晨喷药水,午见虫尸,农户稍安。”


    桂阳报:“设立虫样比对所,一日纠误七起。”


    合浦报:“海边沙田改早晚喷雾,虫势减半。”


    我提笔在地图上划去一个红圈。


    暮色渐浓,冶铁坊主匠再次登门,身后跟着四名工匠,抬着十台新制喷雾器。木桶打磨光滑,活塞推拉顺畅,油布封口严密。


    “都试过了?”我问。


    “每台注水加压三次,无一漏水。”


    我伸手拍了拍其中一台:“明日发往三郡,每县两台,配两名宣讲员。记住,药不是万能,识虫才是根本。”


    老匠点头退下。


    我取出另一卷空白竹简,开始起草《全国病虫防控章程》。


    第一条:每年春播前,举行“识虫大考”,县令以下农吏皆须参加,不合格者停职学习。


    第二条:建立虫情直报通道,村中有异状,须当日上报,延误者连坐。


    第三条:严禁私自用药,所有农药由州府统配,凭单领取。


    第四条:发现新虫害者,赏米十石,记入农籍。


    写到第五条时,陈良进来:“成都周边三百二十七户试种者,今日全部完成首喷。巡查队回报,未见误操作。”


    我搁笔:“很好。明日召集工曹、驿传、农司三衙,商议后续推广。铁路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


    他应声欲退,又被我叫住。


    “等等。”我从袖中取出一小包药粉,递给他,“这是除虫菊精末,遇湿发热。若夜里巡查,可撒在田边驱蛇虫。”


    陈良接过,低头退出。


    我重新看向案上堆积的农报,一一检视。十二郡中已有九郡回讯,虫势受控,稻苗返青。剩下的三地,最迟明日也该有消息。


    窗外风起,吹熄了一支蜡烛。我伸手扶正灯盏,目光落在墙角那排喷雾器上。


    木桶漆色未干,压杆静静横置,像一支待发的弩机。


    喜欢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请大家收藏:()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