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4章 首条铁路铺建成,蒸汽火车通两城

作者:喜欢苦树的幻海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次日清晨,天光未透,我已立于城西铁路起点。


    昨夜定下的事,今日便要见真章。陈良随行在侧,手中简册记着工曹报来的最后一道数据:轨道铺至德阳界碑前三百步,仅余一段弯道未合。冶铁坊主匠带着四名徒工守在接缝处,正俯身敲打铁皮包边的铜钉,指节沾满煤灰与铁屑。


    我走近那段卡滞过的轨道,蹲下身,指尖抚过木枕与铁皮的衔接处。昨日空车试行时轮轴在此微微跳动,虽未脱轨,却震松了两枚固定栓。此刻重新校准后,接缝平滑如刀裁,再无高低错落。


    “压力表可装妥?”我问。


    老匠抬头,额上沁着细汗:“已在车头安好,红针指压稳定,锅炉预热两个时辰,随时可动。”


    我起身,望向那台静卧铁轨尽头的庞然之物——蒸汽火车头。黑铁铸就的躯干泛着冷光,前部开有排烟口,白汽缓缓溢出,如沉睡猛兽将醒未醒。五节车厢依次连接,首节装粮四十石,余者载工匠与巡查吏员。


    百姓已围在站台外,男女老幼挤作一团,有人踮脚张望,有人低声议论。一名老农拄杖喃喃:“这铁牛不吃草,靠火走路,怕是烧坏了命根子。”旁边少年却瞪大眼睛,不舍移开视线。


    我登上站台高台,手按短剑柄,声音不高,却传遍全场:“此非神异,亦非妖术。煤入炉,水化汽,汽推活塞,轮转前行。其理与风箱鼓火、水车提水并无二致,只是力更大,行更远。”


    人群中一阵骚动。有人半信半疑,有人仍往后退。


    “点火。”我下令。


    工匠应声钻入车头,扳动阀门。锅炉内火势陡升,蒸汽压力渐起,压力表红针缓缓右移。片刻后,一声低沉轰鸣自铁躯深处传来,车轮轻颤,继而缓缓滚动。


    围观者惊呼四起,几个孩童吓得躲到大人身后。那声音不似雷,也不像兽吼,倒像是大地内部传来的震动,沉实而不可阻挡。


    我跃上驾驶室,站于操纵杆旁。陈良紧随登车,立于门侧记录时刻。老匠则留在地面,目视轮轴与轨道咬合情形。


    手柄前推三分,车轮碾过第一段铁轨,发出规律的“咔嗒”声。我紧盯前方弯道,手指微调方向杆。列车平稳通过,未见晃动。


    “可行。”我对陈良说。


    他点头,在简册上划下一笔。


    行至中途,我在预设观礼台停驻。几名县令、农官与商贾依约登车,面色犹疑。一名德阳米商伸手摸了摸车厢壁,又缩回手,低声问:“真能一日来回?”


    “今日一试便知。”我说,“从成都至此,用时不到半个时辰。若无阻滞,往返不过三时。”


    商人仍不信,掏出怀中沙漏欲计时。我未阻止,只令司炉加压,车速略提。铁轮与轨道摩擦之声渐密,车身微震,窗外景物开始后退。


    当列车驶入德阳地界,最终停靠终点站台时,沙漏尚未流尽。


    众人面面相觑。那商人盯着漏尽的细沙,咽了口唾沫,终是低头拱手:“先生所造,确非常人所能及。”


    我未多言,只命卸下粮食称重。四十大袋尽数完好,总重分毫不差。


    然而脑中系统忽响:【运输有效载荷未达标准,任务未完成】。


    我眉心一紧,当即召来工曹令史,调阅车厢结构图。翻至底板剖面,发现原设计为双层厚木以防震损,实则过重占承,空耗运力。


    “减去一半厚度。”我指着图纸,“横向加一道钢梁,两端嵌入车架,既保强度,又省重量。”


    工匠领命而去。我随同前往临时工棚,监督改装。锯木声起,刨花纷飞,新板装上后,我亲自以测重仪查验空车自重,较先前轻了近八百斤。


    午后二次运行,装载五十二石新粮登车。我再次执掌操纵杆,推动手柄到底。


    车轮转动,速度渐增。这一次,车身更为轻捷,过弯时几乎无倾侧。沿途百姓闻声而出,扶老携幼立于田埂观望。有人起初跪拜,后见车上并无神只,只有我立于驾驶室前,青袍迎风,神情冷峻,便渐渐起身,转为凝望。


    抵达德阳时,夕阳正斜照站台。


    粮袋卸下,过秤登记。陈良捧册上前:“总重五十二石三斗,误差不足三升。”


    我闭目片刻,心中默念:【系统,检测任务状态】。


    【“铁路运输测试”任务已完成】


    【奖励已解锁:《钢铁冶炼技术升级》《钢轨制作图纸》】


    光幕浮现,两卷虚影缓缓展开,随即融入意识深处。我睁开眼,手中已多出一卷竹简模样的实体图录,封面上刻着“钢轨制法”四字,墨迹未干。


    陈良察觉我神色有异,低问:“可是成了?”


    我将竹简递予他:“拿去誊抄三份,一份存府,一份交工曹,一份送冶铁坊。明日召集主匠议事,此事不能再拖。”


    他郑重接过,转身欲走,又被我叫住。


    “不必回成都。”我说,“就地设‘铁路工务所’,你留此统筹后续修缮与调度。每日报一次轨道磨损、煤耗、运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陈良顿步,回头:“您不走?”


    我走向那台刚停下不久的火车头,伸手触碰其滚烫的排气管。热浪扑面,却不灼人。


    “第一条路通了,但还不是铁的。”我望着北方山道,“木轨易朽,承重有限,雨季更难维系。下一步,得换钢轨。”


    老匠此时也走来,脸上尘灰未洗,眼中却有光:“先生若有新图,我等连夜可造。”


    我从袖中取出那卷钢轨图纸,轻轻展开一角。上面绘有横截面与连接榫口,标注精细,材质要求明确——需用高碳钢,经两次回火。


    “先做一节样轨。”我说,“长十步,埋于直道段。若能承住满载三趟,便可批量开工。”


    老匠双手接过,如捧符诏。


    暮色四合,站台灯火渐明。百姓仍未散尽,围在车厢旁指指点点。一个孩童伸手摸了摸冰冷的铁轮,又迅速缩回,随即咧嘴笑了。


    陈良站回我身边,低声问:“第一批运什么?”


    我望向远方,成都方向的天空已染成暗青。


    “先把杂交稻种运过来。”我说,“德阳有仓,明日就发令,每县配二十石,凭农司印单领取。”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脚步声。一名驿卒疾奔而来,肩挂铜牌,显然是工曹急报。


    他冲到站台,喘息未定便跪下:“禀……禀武侯!冶铁坊新炉试温,炭火已燃至极点,铁汁泛银光,似有异变——”


    喜欢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请大家收藏:()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