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2章 杂交水稻试种丰,亩产突破新纪录

作者:喜欢苦树的幻海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螺栓钉入木柱寸许,我盯着那截裸露的金属,指尖拂过震麻的掌心。陈良欲言,被我抬手止住。


    “回成都。”我说,“南方稻熟了。”


    车轮碾过蜀道碎石,七封民书在怀中未拆。马蹄声急,一路无话。入城时日头正高,我未归府,直驱城南试验田。


    田埂之上,稻浪翻涌,金穗垂首,与旁侧稀疏矮秆的占城稻判若两界。农官已在等候,见我亲至,纷纷躬身。我点头示意,挽袖下田,脚踩泥垄,分五处划出标准亩区,命人立竿为记。


    “十亩同收,分三批脱粒,每批独立称重,三方监秤。”我下令。


    陈良取出竹册,逐条记录。割稻声起,镰刃过处,沉甸甸的谷穗成片倒伏。草袋装满,抬至晒场,牛力碾压脱粒,风簸去杂。第一袋过秤,五石九斗二升;第二袋六石一斗四升;第三袋六石零三升。十亩均值,六石零二升。


    围观农官神色微变。


    成都农事司主簿王承缓步上前,捻起一粒谷子,细看片刻:“此稻丰实,然仅一季一地,水土有异,恐难普种。”


    我未答,只令陈良展榜于田头木架:


    其一:本季杂交稻十亩,亩产六石零二升;


    其二:同地去年占城稻,亩产二石九斗八升;


    其三:邻田寻常稻,亩产一石一斗。


    三组数字以墨笔大书,铁画银钩,不容置疑。


    又命人抬出三堆谷物,分别标牌对应。百姓围拢,指指点点。一名来自荆州的老农蹲下身,抓起一把杂交稻谷,在掌心搓了几下,再嗅了嗅,忽然抬头:“这谷,壳薄,米长,煮饭必香。”


    我立上田埂,声音不高,却传至全场:“一亩多产四石,十万户便是四十万石粮。四十万石,够十万饥民活过三冬。你们说,此稻可推不可推?”


    老农李翁扑通跪地,额头触泥:“武侯!请发稻种!我愿举家试种,若绝收,自担罪责!”


    其余农官面面相觑,继而陆续跪下,请令之声不绝。


    我伸手扶起李翁:“不必跪。种田的人,最该挺腰站着。”


    当即下令:首批稻种由南方试验田农官保管,七日内编册登记,分发十二郡试种队。每队配两名识字农夫,持《种植要略》下乡,教百姓育秧、插秧、控水、施肥之法。另设报产台账,每月上报收成,不得虚报。


    归府时天色将暮。我洗净足上泥痕,正欲批阅文书,机械坊老匠拄杖而入,身后跟着冶铁坊主匠。


    “丞相,”老匠开口,眉头紧锁,“稻能高产,我等欣喜。但丰年虫聚,若遇螟害,颗粒无收,岂非前功尽弃?”


    我点头。“你考虑得是。”


    话音未落,脑中忽响提示:


    【“高产稻种推广”任务已满足前置条件,正式发布】


    【任务内容:三年内完成杂交水稻在全国适宜区推广】


    【奖励:农药制作基础法(植物提取)、病虫害识别手册(图文)】


    眼前浮现一本图册,翻开第一页,便是螟虫幼虫形态,附注:“夜行潜叶,食心断穗,发现即除。”次页为稻瘟病斑图样,再后为飞虱群聚特征。每种病害皆配简易防治法,如“取除虫菊三斤,苦参二斤,捣汁兑水十桶,喷洒叶面”。


    我立即命人拓印百份,加盖农事司印信,明日便发各州。


    “从今日起,设‘农技巡防队’。”我对陈良道,“每郡派两人,持手册巡查田间。见虫不识者,罚;延误防治者,免。”


    老匠听罢,眼中微亮:“若有药方,再配上喷洒器具……或可制住虫患。”


    我望向冶铁坊主匠:“你能造出轻便药箱,带压杆喷雾的装置吗?”


    他沉吟片刻:“铁罐加压不易,但若用木桶配活塞泵,人力推动,可行。”


    “那就做。”我说,“先制十台样机,随巡防队同行。”


    当夜,灯下拟定《杂交稻推广十策》。第一条写毕,墨迹未干:


    “丰产非终点,保收才是根本。”


    第二条:建立四级农报体系,村日察、乡周报、郡月汇、州季评。


    第三条:设立稻种专仓,防火防潮防混杂,出入皆记档。


    第四条:严禁强摊硬派,自愿试种,首年免税。


    第五条:优粮优价,官府优先收购杂交稻,每石加半斗。


    写至第六条,陈良进来禀报:“成都周边三县已有三百二十七户报名试种,愿签生死状。”


    我提笔批红:“准。名单备案,每户赠秧苗两担,配农技一人。”


    第七条:组建青年农训营,选十五岁以上少年,学识字、算账、辨虫、用药,结业授“农师帖”。


    第八条:鼓励民间献稻,凡发现优良变异株者,赏米十石,记入农籍。


    第九条:严禁豪强囤种抑价,违者查田削籍。


    第十条:每年秋收后,举行“验谷大典”,公开测产,奖优惩劣。


    搁笔时更鼓已响三声。我揉了揉眉心,唤陈良进来。


    “明日召集工曹、农司、驿传三衙,共议推广细节。”我说,“我要让每一粒稻种,都落在实处。”


    陈良应诺退下。我起身踱至窗边,夜风拂面,远处城楼灯火如星。


    片刻后,脚步声再起。陈良匆匆返回,手中捧着一份刚到的急报。


    “南方八县农情汇总。”他递上竹简。


    我接过,解开丝绳,展开第一片:


    “桂阳报,早稻抽穗率九成三,叶色青绿,无病斑。”


    “零陵报,育秧田已清,待发种。”


    “苍梧报,雨水过多,低田积水,部分秧苗倒伏。”


    目光扫至末尾,忽停。


    “交州合浦县令急奏:海边沙田发现异虫,体细长,色灰白,群聚稻根,咬茎断苗,一夜毁田三亩。未知其名,暂称‘白脚虫’。”


    我猛地站起,竹简边缘划过指腹,留下一道浅痕。


    “取《病虫害识别手册》来。”


    陈良疾步取来图册,翻至害虫篇。我逐页查看,指尖停在某一页。


    图中虫形与描述完全吻合。


    “这就是螟虫幼体。”我说,“不是新虫,是它。”


    话音未落,院外马蹄骤响,尘土飞扬。一名驿卒滚鞍下马,高举火漆密信:


    “紧急军情——南方三郡, 大规模爆发稻田虫患!”


    喜欢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请大家收藏:()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