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1章 蒸汽抽水机入田,旱区庄稼获甘霖

作者:喜欢苦树的幻海城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油渍自传动销钉缝隙渗出,我未动声色,只将手指在图纸边缘轻轻一抹,沾了点灰便按在裂纹旁侧。陈良立于身后半步,呼吸微滞。


    “拆。”我说。


    匠首们即刻上前,卸下连杆,露出断裂根部。冶铁坊主匠蹲下身,指尖抚过断面,眉头拧紧:“火候不匀,钢骨里藏了气孔。”


    我点头。“重炼轴材,用转炉分段控温,淬火时加盐水三度,不得急冷。”


    他应声退去。我又转向机械坊老匠:“抽水机的事,不能再等。图纸已得,今夜就画改型图样。”


    老匠一震,抬眼望来。“真要拿这铁兽去田里引水?”


    “正是。”我起身走到沙盘前,以杖划出河道与高地,“北方三郡旱情加剧,粟苗枯八成。若靠人力挑担、水车提灌,千顷地全废。唯有蒸汽机可昼夜不停,把河水送上高坡。”


    他沉默片刻,忽而跪地叩首。“老朽愿领此任。”


    我伸手扶起。“不必行礼,只争时辰。”


    当夜,工坊灯火未熄。我坐于案前,调出系统所授《蒸汽抽水机图》,结合黄河支流落差与渠系走向,将原离心泵改为双缸活塞式提水泵。新设计以曲柄带动两组活塞交替吸排,适合低水位河床连续提水。图纸绘毕,交由老匠主持组装。


    三日后,样机立于试场。锅炉燃起,蒸汽涌入缸体,活塞来回推拉,带动连杆牵动提水管。清水自模拟河床抽出,逐级升高三丈,落入上方蓄池。


    成功。


    我当即下令:“征调改良马车五辆,加装减震木架与滑轮组,七日内运往并州旱区。”


    陈良清点人手,选二十名士卒协同护送。临行前,我亲自检查每一段接口,封垫皆嵌石棉纤维,螺栓紧固无松动。又备足备用轴件、煤块与润滑油罐,随车同行。


    路途崎岖,行四百里,耗时七日。途中一次山道塌方,队伍绕行半日,幸设备未损。抵达当日,村寨百姓聚于坡上观望,无人近前。


    有老者拄杖立于田埂,颤声道:“铁器喷汽,惊了龙王,恐招大祸。”


    我不理会,只命士卒择河岸高地筑基台,铺设引水渠槽。机械坊老匠带人安装锅炉,接通水泵;冶铁坊主匠则率徒检查每一节管道焊缝。


    入夜点火。炭燃起,水沸,蒸汽渐积。第一声“嗤”响划破寂静,活塞开始往复运动。


    水流初如细线,缓缓流入干涸渠道。


    村民远远站着,不敢靠近。第三日清晨,清泉终于漫过焦土田垄,渗入龟裂的泥土。一人蹲下,伸手蘸了水,搓了搓指间泥块,忽然放声大喊:“湿的!地吃进水了!”


    人群骚动。


    我守机三昼夜,不断调整汽压节奏,防水流过猛冲毁田埂。待主渠贯通,下令开启全部支闸。水向四方分流,灌入千亩枯田。


    又三日,原本枯黄的粟苗竟抽出嫩穗,叶尖泛绿。田间微风拂过,焦土气息被湿润泥土味取代。


    一名老农扑通跪倒,额头触地,口中念道:“卧龙先生降甘霖……我等不死矣!”


    随即有人从家中取出画像,置于田头石台上,焚香叩拜。那画是民间所绘,粗陋不堪,却也依稀认得出纶巾长袍之形。


    陈良低声禀报:“已有七村自发供奉,称您为‘活诸葛’。”


    我未答,只盯着压力表。锅炉已连续运行六日,温度逼近上限。必须轮班添煤、定时冷却,否则必生隐患。


    “设值守制。”我说,“每村选十名青壮,教他们开关阀门、加水添煤,记清每时辰耗煤量与出水量。”


    陈良立即召集村民,当场示范操作流程。我亲授口诀:“火不可断,水不可空,压不可高,轴不可僵。”众人反复背诵,直至熟记。


    第七日,第二台抽水机部件运抵。冶铁坊主匠带人就地开炉,准备复制样机。我令其采用一体铸钢锅炉,外加双层箍束,提升承压能力。


    此时,北方三郡共十二处高旱田均已接入水渠。据报,受灌田亩达三千余顷,预计秋收可保六成收成。


    消息传回成都,刘备遣使欲嘉奖。使者到时,正见我蹲在基台旁,手持铜尺测量活塞间隙。他欲开口,被陈良拦下。


    “丞相未歇。”陈良低声道。


    我抬头问使者:“主公还有何令?”


    “主公闻旱情解,甚慰。另问,此机可否用于漕运?”


    “暂不能。”我答,“当前仅够抽水,若改拉船,需更强动力与传动结构。尚需时日。”


    使者记下,告退而去。


    当夜风雨骤至。雷声滚过天际,雨点砸在工棚顶上噼啪作响。我起身披衣,提灯巡检。水泵仍在运转,但汽压略有波动。令人排查,发现进水管口被杂物堵塞,已影响吸力。


    清理后,我立于渠边,看雨水混着河水一同涌入田中。远处村落灯火零星亮起,不再是往日那般死寂。


    次日辰时,粟田中新绿成片。风吹过,麦浪微动,仿佛大地终于喘出一口气。


    陈良送来最新记录:连续运行十日,总抽水量达百万斛,耗煤三百石,故障两次,均及时修复。民夫轮值有序,未有一人伤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可报主公了。”他说。


    我摇头。“再等三日。要看庄稼是否真正活稳。”


    午后,几名孩童跑入田间,蹲在苗旁叽喳议论。忽有一人跳起,手中举着半颗发芽的粟粒:“长出来了!它还在长!”


    笑声四起。


    傍晚,冶铁坊主匠寻到我,脸色凝重。“轴材虽经重炼,但连日高负荷,仍有微裂风险。若在运行中断裂,可能伤人。”


    我点头。“那就每台机配双轴轮换,旧轴每日查验,发现细纹立即更换。”


    他又问:“推广之事,何时开始?”


    “就地建厂。”我说,“选此地为北方动力司首站,你留三人授艺,三个月内造出五台。”


    他抱拳领命。


    深夜,我独坐灯下,翻阅各村水情简报。忽听外面喧哗。出门查看,见数十名百姓提灯持香,列队而来。为首者捧一陶盆,内盛新汲井水,说是“甘霖源”,请我亲手接入主渠。


    我接过水盆,倒入进水口。水流汇入管道,奔向远方田地。


    人群中响起低语:“先生亲手注水,此渠必通万年。”


    我未多言,只命人将此渠命名为“引生渠”。


    三日后,粟穗普遍抽齐,绿意连成一片。系统提示音悄然响起:


    【任务“旱区救农”已完成,奖励:轻型拖拉机图纸(权限未解锁),硝酸铵肥料配方(初级),经验值+500】


    我闭目片刻,睁眼看向北方地平线。那里,蒸汽机仍在轰鸣,白雾升腾,缠绕在田埂之上。


    陈良走来,递上一份急报:“成都来信,说南方试验田已备妥,等您回去主持新种试播。”


    我接过简册,尚未拆封,忽觉脚下一震。回头望去,一台正在运行的抽水机发出异响,曲轴连接处火花一闪,固定螺栓崩飞而出,钉入身旁木柱,深入寸许。


    喜欢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请大家收藏:()特种兵魂穿诸葛,靠系统称霸三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