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的一个夏天,很热,我光着膀子,只穿了一条底裤在房子里外跑来跑去。想必在那个年代,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经历过光膀子吧?那个年代,能够天天吹风扇的都算条件好的了。更多时候是蒲扇在手摇啊摇。
我小时候一到热天就长痱子,满身都是,手臂也有。有时候会有痱子公——就是两颗痱子挨在一起,看起来好大一颗。爷爷奶奶一天要给我扑两三次痱子粉。不时嘟囔着,“怎么你这个女娃娃这么费钱?”
写到这,我又想起了自己当时的嫉妒心。那应该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次嫉妒心。
有个阿姨,经常带着她那胖胖的孩子来买零食。她的孩子真的好胖,皮肤很光滑。那时候,她每次见到我都问我,“你的痱子还没消下去啊?都不漂亮了!”
要么就是,“ 你这么瘦啊?爷爷奶奶没给肉你吃吗?”
而爷爷奶奶总是夸奖她的孩子胖乎乎,好可爱,皮肤像剥壳鸡蛋惹人爱。
有一次,她抱着孩子再跟爷爷奶奶聊天,我就站在她的身后,孩子趴在她的肩上面对着我,我假意逗她的孩子玩。趁她不注意,我用食指和大拇指的指腹,轻轻地捏他手背的肉。我轻轻地捏起,他就侧着头,嘴巴微张着,口水流到他妈妈的肩膀上。
可能是不疼。
我又加大了一点点力度。
他应该感觉到痒痛了,他开始甩手。他一甩,我就松手,我又笑着伸手去摸他的脸,他对我笑。我也对他笑,但我不是善意的。我在笑的同时,手也加大了力度。
他“哇”了两声,她妈妈顾着聊天,只用手拍着他的背安抚他。
这样的事情,我做了有两三次。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的本性也没有那么好。
跟着爷爷奶奶住一起很自由,他们不会强迫我准时吃饭,所以我通常是感到很饿了才会去吃,他们的饮食也很简单清淡,,每日都是咸鱼蒸肉,鱼煲汤,一个小青菜。偶尔有炒鸡肉,或者煎福寿鱼,新鲜的菜式会让我多吃半碗饭。我很喜欢汤汁泡饭,所以,就算是肉吃完了,剩下的汤汁也不能丢,我要用来拌饭。
我问过爷爷,为什么我们家的伙食这么少?我在外公家有很多吃的。
爷爷说,“那是农村,这里是县城,什么都要花钱。”
哦,原来如此。在农村什么都有,不用花钱,在城镇就要花很多钱!一天,我刚从外面冲进小卖部,听到奶奶在跟一个人对话,我就冲到客厅,看到一个又高又黑又瘦又不好看的男人站在客厅中间,他一见到我就张开双臂朝我走来,我下意识地往后退,退到了墙边,他站到我面前,要抱我。我不吭声,侧头看了一眼奶奶,奶奶说,“你老子,你忘啦?”
原来是老子!
我立刻张开双臂回应。
爸爸太瘦了,硌得慌。没一会,我就挣扎着要下来了。
我问妈妈呢?
“妈妈在莞市,我这次回来就是要接你到莞市的。”
“莞市好玩吗?”
“好玩,又漂亮。”
“那爷爷奶奶呢?”
“我们在家守着小卖部!你跟爸爸走吧!”
临行前一天,我和爸爸一起到外公外婆家,大姨一家也在,想必是提前联系好的。分别前,外公外婆给了我们塞了红包,祝我们一路顺风,健健康康。我看到爸爸拉着外婆进屋里,塞给她什么,他们来回推脱了几次,外婆终于收下了。
这个七月,是我第一次坐长途大巴。
太臭了!
又很挤。
我在这补充说一下90年代的我坐过的大巴环境。
双层卧铺车,中间的过道不宽,但在旺季是挤满人的。那时候的人们出行不像现在的人这样轻便,大家都是大包小包的,一两个红蓝白格的行李袋,塞满了一年四季要穿的衣服,被子;水桶,桶里装满日常用品,凉席,小板凳等。路不是很好走,车子前进的速度也没有现在的快,一路上,有好几个接乘客的点,只要还能挤人,就一定拉他上车,没听说限载量。
我们是在熟人那买的卧铺票,我睡醒了两次,终于到站了。一下车,我就开始吐,吐了一些黄疸水出来,再深呼吸几口,就舒服多了。
爸爸一只手提着一袋行李,一只手拉着我,带我到一家小店吃饭。虽然是简单的小炒,但是,真的好香。我干完了整整一碗饭,又添加了一碗。
“小心点,别噎着。”爸爸叮嘱我。
饭后,爸爸带着我坐上了一辆公交车,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公交车,非常讨厌。几分钟停一次,摇摇晃晃,人又多,又臭。司机还爱急刹车。我上车没几分钟,胃里就开始翻江倒海了。售票员在那头挨个问“去哪?”撕票,收费。
爸爸高喊售票员,让她扯几个袋子过来。售票员也怕乘客吐得到处都是,她扯了几个袋子立刻挤了过来,我接过袋子,打开袋口,袋子的味道直冲天灵盖,加剧了我的胃的抽搐 ,刚进肚的饭菜如数进袋。
爸爸帮我把袋子打结,售票员提着装满呕吐物的袋子走到车头,丢进车头的垃圾桶里。
好不容易,终于到路口了。我们父女俩在霞光中走了一小会,终于到家了。
在我面前的是三大排由沥青纸和石棉瓦,竹子搭建而成的工地宿舍。而我们一家三口的宿舍是单独的,大小还可以。有一个房间,一个客厅,屋里的桌子都是用木板搭建成的,虽然简陋,但五脏俱全。妈妈已经给我准备好了生活用品和新衣服。
厨房在外面,也是由同样的材料搭建成的,敞开式,没有门。冲凉房和厕所是一体的,两三个平方,是共用的,但是其他工人很少用,所以,也勉强算是我们专属了。
其他的人在伙夫那吃饭的,我们是自己煮来吃。
家里有一只素未谋面的大黄狗,它一见我就狂吠。妈妈打它的嘴,它才消停,但很快,它就知道我是小主人了。
“怎么这么瘦?”妈妈脱掉我的衣服,窄小的领口,扯得我的面目扭曲,脸蛋发红。我跟妈妈的感觉亲近一些。
“他们也不给你买件新衣服!”
“爷爷说,我的衣服还合身。”
“领口这么小?还合身?”
“长度不是刚好吗?”爸爸放好行李后接话。
“刚好?”妈妈用我的衣服卷起来,愤怒地砸向他,“你回去几天也不知道带孩子去买新衣服!”
“那你不是买了吗?”
“我是我,你是你,你对孩子的关心呢?”
“还有头发,乱糟糟的!”
这是我对童年的第一次有关于他们的最清晰的记忆。这算是在我的清晰的记忆中的第一次聚在一起。
四年前的时光,是散的。
“对对对,我不关心!我不关心还把她接上来?”
“你真是不可理喻!”
爸爸生气地摔门而出。
妈妈在家帮我洗漱,换新衣服,吃晚饭。妈妈考虑到我坐了长途车,可能会没胃口,特意煮了两样,一粥一饭,还炒了一菜一肉。爸爸那天很晚才回来,我不知道是几点,但那时候我快睡着了。迷糊间,我听到了妈妈抽泣的声音。爸爸在低声安慰。
第二日早上醒来,爸爸妈妈都已经洗漱好了,他们就坐在床边看着我,我两眼一睁的那一瞬间有被吓到,但也被温暖到。
我们在厨房吃了早餐,就一起出门了。他们带我到附近的公园,商场逛了一圈,买了些穿的,吃的,理发,妈妈让理发师帮我剪了当时最流行的碎装短发,很清爽。回来的路上,我看到了背书包的小朋友,他们在公路上奔跑着。
妈妈注意到我的目光一直在追随着他们,就捏了捏我的小手,问到,“囡囡也想上学了吗?”
我不知道上学是要干什么的,但我在老家的时候也见过别人背书包,但我每次见到背书包的人,我都不敢靠近,说不上是为什么。
“我想要他们背上的。”
“书包吗?”
我点头。
“那背了书包就要上学的哦?”
我想了下,说好。
于是,爸爸妈妈就开始张罗着找学校了。
我们不是本地的,学费会贵一些。后来在本地人的介绍下,终于找到了一所还不错的学校,学费也是在接受的范围内。
在开学前,妈妈就带我去买了书包,铅笔等文具。还教我拿笔。这些都是新鲜的事情,我带着好奇心,学得很快。妈妈奖励了我一颗话梅糖。话梅糖,中间一颗话梅,被麦芽糖包裹着。味道咸咸的,甜甜的。
你们都是多久才见一次一次父母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准备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