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章 王海的报复

作者:LN三秒记忆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顾胤廷的视线在那几盒心脏处方药上停顿了几秒,眸色深沉,看不清情绪。他什么也没说,只是缓缓地,将抽屉推了回去。


    然后,他转过身,看向脸色有些发白、几乎僵在原地的洛施之,用一种仿佛无事发生的、带着些许酒后沙哑的语调问:


    “你饿吗?”


    “……啊?”洛施之一时没反应过来,话题的跳跃让她措手不及。


    “我饿了!”他径自走向厨房,打开冰箱。里面果然如他所料,只有几瓶矿泉水、酸奶、水果,和一些速冻食品,空旷得可怜。


    “你这儿食材倒是……简单。”顾胤廷关上冰箱门,转身看她,眼底闪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捕捉的情绪,“我看你那会儿也没吃什么,光说话了。给你煮点东西垫垫?”


    “你感觉好点儿了?”洛施之闪过一丝不解,随即拒绝,“我不饿,而且……”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带着点破罐破摔的坦诚,“我嘴巴挺挑的。”


    “哦?”顾胤廷挑眉,这个意料之外的坦白让他来了兴趣,他倚在流理台边,好整以暇地追问,“比如?”


    “……葱、姜、蒜、香菜,这些味道太冲的,我受不了。”她细数着,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只是语速稍微快了点,“太咸、太辣、太油腻的东西,吃着也觉得负担很重。”


    顾胤廷闻言,脑海里瞬间闪过餐桌上她面对那些浓油赤酱、香料纷繁的菜肴时,那微不可察的蹙眉和始终未动的筷子。原来不是客气,是她的味觉系统天生就排斥这些过于强烈的信号。


    他没再说什么,眼底掠过一丝了然,甚至带上了一点觉得这毛病有点可爱的神色。他转身,重新打开冰箱,目标明确地拿出两个鸡蛋,一小盒色泽红润的西红柿,然后在她那几乎可以当样板间陈列的调料架上,精准地找到了仅有的海盐和一小瓶油。


    他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动作熟练地开始清洗西红柿,那架势,竟与他在谈判桌上的运筹帷幄奇异重合。


    接下来的二十分钟,洛施之像是做梦一样,看着这个男人,在她那几乎从未开过火的厨房里,动作利落地烧水、打蛋……他高大的身影在那小巧的空间里显得有些局促,却奇异地带来了一种久违的烟火气息。


    厨房里渐渐弥漫开食物的香气。


    洛施之看着他的背影,十分恍惚。那个曾经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少年,那个在商界翻云覆雨的男人,此刻,正在她的厨房里,为她洗手做羹汤。


    而顾胤廷,背对着她,专注地看着锅里翻滚的蛋花,眼底却是一片翻江倒海的深沉。


    那一抽屉的药品,尤其是那几盒心脏处方药,像烙铁一样刻在他脑海里。结合陈叔之前那份“情况稳定,但需避免劳累”的报告,一个清晰的、关于她多年来如何独自艰难照顾自己的画面,在他脑中形成。


    这让他胸口发闷,那股横冲直撞的保护欲和占有欲,比之前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两碗热气腾腾的蛋花汤被端上餐桌。葱姜蒜全无,却香气扑鼻。


    “随便吃点。”顾胤廷将其中一碗推到她面前,自己在她对面坐下。


    她拿起勺子,吹了吹,送入口中。暖意滑入胃里,似乎也熨帖了她紧绷的神经。


    顾胤廷吃得很慢,目光落在碗里,余光却始终锁着她。他看着她一口一口地吃着,像只警惕又不得不接受投喂的猫。


    “你……”他斟酌着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平时胃不舒服,也吃那些药?”


    洛施之握着勺子的手紧了一下。她垂着眼,盯着碗里升起的热气。


    “嗯,常备药。”她试图轻瞄淡写。


    “我看种类很全,”顾胤廷的声音带上了力度,“比一般家庭药箱丰富得多。”他顿了顿,像是不经意,却又精准地刺入核心,“尤其是那几种处方药……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吗?”


    洛施之的心猛地一沉。


    他还是看到了。她最不想被他窥见的脆弱,就这样**裸地暴露在他审视的目光下。一种被侵犯领地的羞恼和无力感,交织着涌上来。


    她像一只受惊的刺猬,竖起了全身的尖刺。


    顾胤廷立刻察觉到了她的僵硬,他有些懊恼自己的急躁。


    “我只是……”


    他放缓了语气,带着一种罕见的、近乎笨拙的缓和,“担心你,照顾不好自己。”他的目光落在她微微颤抖的睫毛和泛红的耳尖,“就像这厨房,新得像没人用过。”


    顾胤廷没有久留。离开时,他站在门口,回头看她。


    “洛施之,”他目光深沉,“药,记得按时吃。”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句,像是在承诺,又像是在宣告:


    “有什么事……可以给我打电话。”


    门在她面前轻轻关上,隔绝了他的身影。


    洛施之背靠着门板,心跳得又快又乱。今晚发生的一切,像一场失控的潮水,冲垮了她辛苦维持的堤坝。


    而电梯下行中的顾胤廷,眉头紧锁。脑海里交替浮现的是她苍白的脸色、满抽屉的药品,和她低头吃饭时微微颤抖的睫毛。


    回去的路上,他吩咐陈叔:


    “去查。”


    “洛施之近几年的就医记录,要详细。”


    10.雷霆


    在“城市文化基金会”项目主导权上的失利,让王海心生怨恨。他在杂志社经营十几年,绝不甘心被洛施之这样一个资历尚浅的女人一再压制。


    他的报复,阴狠且有条不紊。


    他利用自己在宣传部的关系,在项目后续的审批流程上刻意刁难,试图拖慢进度,让洛施之团队疲于奔命,最终因无法按时交付而引咎负责。


    然而,洛施之对此早有预料。


    她一方面让团队严格按照要求补全材料,另一方面,直接绕开了王海可能施加影响的常规路径,通过顾胤廷提供、与基金会更高层的直接沟通渠道,迅速扫清了障碍。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


    王海开始在社内散播流言,直指洛施之与顾胤廷的“特殊关系”。


    “你们想想,顾胤廷和缙云科技,凭什么会对我们的项目这么上心?还亲自参与协调资源?”王海在茶水间故作玄虚,“洛主编年轻漂亮,能力‘非凡’,但这‘能力’也分很多种嘛……”


    这些含沙射影的话,经过好事者的传播,很快在杂志社弥漫开来。


    洛施之感到一阵恶心,但更多的是愤怒。


    她深知这种污名化对女性职业人的伤害有多大。


    她没有选择沉默或私下解释——那只会越描越黑。


    在一次气氛微妙例会上,当探究与揣测的目光再次投来时,洛施之平静地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清凌凌地扫过全场,最后精准地落在王海身上。


    “关于近期的一些关于我个人与合作方的不实传言,我在此正式回应一次。”她的声音清晰而冷静,“我与顾胤廷先生,是中学同学,目前也仅限于基金会项目上的工作往来。所有合作流程,均有据可查,公开透明,接受任何形式的审查。”


    她顿了顿,眼神锐利如刀,直刺王海:


    “利用男女关系这种低劣的揣测,来攻击一个团队的努力,是极其不负责任且肮脏的手段。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侮辱,也是对我们整个团队日夜付出的侮辱。我希望大家能把精力放在项目本身,而不是传播这种毫无根据的谣言。”


    她掷地有声,态度坦荡,瞬间压下了不少窃窃私语。王海脸色铁青,他没料到洛施之会如此直接、强硬地当众反击。


    但这并未让他收手,反而激起了他更疯狂的报复心。将矛头直接指向了洛施之负责的基金会项目本身。


    他匿名向有关部门和基金会高层举报,诬陷洛施之团队“内容导向存在偏差”“浪费公共文化资源”,甚至暗示其与合作方存在利益输送。他要彻底摧毁这个项目,将洛施之置于死地。


    然而,王海低估了洛施之的谨慎与周全。


    所有项目的核心方案、预算明细、决策流程,洛施之都要求团队留下了完整、清晰的文档记录和会议纪要。所有关键节点的决策,她都向总编陈珉才做过书面汇报和备案。


    当调查介入时,洛施之团队提供了详实的材料,条分缕析,证明那些被举报的“问题”实属子虚乌有。而关于利益输送的指控,更是无稽之谈——所有资金往来在杂志社和合作方都有严格的审计痕迹,干净得无可指摘。


    真相水落石出。举报的来源,指向性已明确得无须多言。


    陈珉才勃然大怒。内部竞争可以,但用如此肮脏的手段试图毁掉杂志社辛辛苦苦争取来的重点项目,这已经触碰了底线。


    就在陈珉才准备内部处理王海之时,一段录音被匿名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


    内容是王海与一家竞争对手的负责人私下会面,商讨如何挖走《津港文化周刊》的核心团队,甚至许诺提供传媒集团内部未公开的敏感信息,以换取个人利益。


    内外勾结,吃里扒外,证据确凿。


    这下,连最后一丝转圜的余地也没有了。


    陈珉才迅速上报传媒集团。鉴于王海的行为已严重违反职业道德和合同规定,甚至可能涉及商业犯罪,集团决定立即解除与王海的劳动合同,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王海收拾个人物品离开的那天,洛施之隔着办公室的玻璃窗,平静地看着他略显佝偻的背影。


    心中并无多少快意,只有一种淡淡的悲凉。


    职场的暗流不会因为一个王海的出局而停止。


    她也清楚地认识到,与顾胤廷世界的交集,就像是悬在她头顶的双刃剑,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时刻伴随着不可测的风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