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9章 暗夜追凶显神通

作者:陆离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玉门驿的平静,被一阵突如其来的马蹄声与呵斥声打破。


    时近黄昏,夕阳将小镇土黄色的城墙染得一片血红。林曦刚从镇外熟悉沙漠地形归来,风尘仆仆,正准备返回客栈休整。却见镇口一阵骚动,一队约十人的黑衣缇骑,簇拥着一名身着青色官袍、面色冷峻的官员,疾驰入镇,马蹄踏起滚滚黄尘。为首军官手持一枚令箭,高声宣喝:“奉凉州卫指挥使令,稽查边镇,缉拿要犯!闲杂人等,速速回避!”


    镇民们纷纷避让,脸上带着敬畏与不安。边陲之地,军令如山,这等阵仗,往往意味着祸事。


    林曦微微皱眉,不欲多事,侧身让到路边。那队缇骑却并未穿镇而过,反而在镇中心的小广场停下。那官员翻身下马,展开一卷文书,厉声道:“玉门驿里正、保甲速来听令!”


    很快,胖胖的李掌柜(兼着里正)和几个保长战战兢兢地跑来,跪地听令。


    那官员声音冰冷,穿透暮色:“查,昔年‘驼铃商队’劫案,有漏网逆匪潜藏于此地!据密报,匪首可能化名隐匿,或与本地刁民有勾结!限尔等三日之内,彻查全镇户籍,盘问所有近十年迁入之户,有无可疑行迹!提供线索者赏,隐匿不报者,同罪论处!”


    “驼铃商队劫案?” 林曦听到周围有镇民倒吸凉气,低声惊呼,脸上露出恐惧之色。他似乎听客栈伙计提过一嘴,那是十几年前一桩轰动边陲的大案,一支大型商队在西域道上被劫,人员死伤惨重,货物失踪,据说牵扯极深,至今未破。没想到今日旧事重提,且看样子,是要搞扩大化牵连。


    李掌柜冷汗直流,叩首道:“钦差大人明鉴!玉门驿小民安分守己,那案子过去这么多年……”


    “放肆!”官员打断他,“匪患不清,边关不宁!此乃上峰严令,岂容尔等置喙?!即刻去办!若有延误,严惩不贷!”


    缇骑们立刻分散开来,持刀挎箭,把守住镇口要道,气氛顿时肃杀起来。小镇往日平和的气氛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形的恐惧与压抑。


    林曦心中暗叹。那台巨大的、毫无理性的国家机器碾压个体的悲剧,在此刻的边陲小镇,露出了狰狞的一角。所谓缉匪,恐怕更多是上官为了政绩或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进行的一场劳民伤财、制造冤狱的闹剧。


    他回到悦来客栈,发现店内气氛同样凝重。伙计们窃窃私语,客人也少了些许。李掌柜愁眉苦脸地回来,立刻召集所有伙计和常住客人,宣布了命令,要求大家配合盘查,并暗示近期不要外出,以免惹麻烦。


    “这分明是找替罪羊啊!”一个常驻的胡商低声抱怨,“那案子水深的很,当年就糊里糊涂,现在翻出来,不知要牵连多少人!”


    “听说当年那商队背景不简单,护送的东西也不是普通货物……”另一人神秘兮兮地道。


    林曦默然听着,对这种官府的蛮横并无太多意外,却也不免为小镇百姓担忧。他注意到,客栈角落里,那位平日沉默寡言、负责打扫后院的老仆周老汉,听到“驼铃商队”几个字时,身体明显颤抖了一下,脸色变得惨白,眼神中闪过一丝极度的恐惧与悲愤,随即深深低下头,加快了擦拭桌子的动作,仿佛想将自己隐藏起来。


    林曦魂力敏锐,捕捉到了这一细微异常。但他并非多事之人,只是暗自留了心。


    接下来的两天,玉门驿鸡飞狗跳。衙役保甲挨家挨户盘问登记,外来人员更是重点关照对象。林曦作为近期入住、身份不明的“游学书生”,自然也被详细盘问了一番。他应对得体,出示了郭北县衙开具的路引(聂小倩通过关系办理),方才过关。但他看到,不少家境贫寒、或是无亲无故的独居者,被反复刁难,甚至稍有言语不合便被呵斥拘押,小镇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然而,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人性的光辉也不会完全泯灭。镇民们虽然恐惧,却也在私下里悄悄互助。有人给被拘押者家属送饭,有人暗中串联,统一口径,尽量不给人留下话柄。李掌柜也尽可能周旋,试图减少麻烦。


    第三天夜里,风波骤起。一队缇骑突然闯入镇东头一户只有老妇和孙子的家中,声称搜出“赃物”——一枚生锈的、刻有特殊徽记的镖师腰牌,与当年驼铃商队护卫所用制式相似!那老妇的独子,十年前离家外出谋生,至今未归,音讯全无。缇骑当即认定其子便是劫匪之一,老妇知情不报,要将其拘拿拷问!


    老妇哭天抢地,声称那腰牌是儿子当年做正当镖师时所佩,绝非赃物,儿子早已死在关外。小孙子吓得哇哇大哭。周围邻居闻讯赶来,虽心中不平,却敢怒不敢言。


    林曦正在客栈打坐,被哭闹声惊动,魂力感知到那处的混乱与绝望。他本不欲插手官府之事,但那老妇悲恸欲绝的哭声,那孩童惊恐的尖叫,触动了他心中底线。如此草菅人命,与邪魔何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他悄然起身,如一道青烟掠出客栈,隐在暗处观察。只见那老妇已被锁链套上,兵丁粗暴地推搡着。那带队官员一脸冷漠,挥手道:“带走!严加审讯!”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冲出一人,扑通一声跪在官员面前,连连磕头,声音嘶哑地喊道:“大人!大人开恩!那腰牌是小老儿……是小老儿偷偷放在她家柴垛里的!不关她的事!她儿子是清白的!求大人明察!”


    众人哗然!林曦看去,那跪地之人,竟是客栈那老仆周老汉!他浑身颤抖,老泪纵横,却眼神决绝。


    官员一愣,随即狞笑:“哦?原来你才是同党!竟敢栽赃陷害,更是罪加一等!来人,将他一并拿下!”


    周老汉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积压已久的悲愤,嘶声道:“大人!根本没有同党!那商队……那商队不是被匪劫的!是……”他话未说完,那官员脸色剧变,厉声打断:“住口!疯言疯语,扰乱视听!给我掌嘴!”


    一名兵丁上前便要殴打。


    暗处的林曦目光一寒。他瞬间明白,此案确有隐情,而这周老汉,恐怕是知情人,甚至可能是幸存者!官府并非真要缉匪,而是要灭口!那为了掩盖真相而肆意扭曲事实、迫害知情人的黑暗,在此刻暴露无遗!


    不能再等了!


    就在兵丁手掌即将落下之际,一股无形的巨力骤然将其推开!同时,场中所有人感到一股令人心悸的威压降临,仿佛被猛兽盯住,动弹不得!


    林曦的身影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场中,挡在了周老汉和老妇身前。他面色平静,目光却冰冷如刀,扫过那官员和众兵丁。


    “阁下何人?竟敢阻碍公务!”官员强自镇定,色厉内荏地喝道,他感受到对方身上那股深不可测的气息。


    林曦并不看他,而是转向周老汉,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周老丈,你可有证据,证明那商队并非被匪所劫?可知真相为何?”


    周老汉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呆了,看着林曦,仿佛看到了救星,颤声道:“有……有证据!小老儿……小老儿就是当年商队的账房!那商队……是护送一批……一批见不得光的东西去西域!是……是官军假扮马贼,黑吃黑啊!”他泣不成声,“全死了……都死了……只有小老儿装死躲过一劫……逃回来……不敢声张……那腰牌……是……是我偷偷留着的念想……怕惹祸才扔了……没想到害了人……”


    此言一出,全场死寂!所有镇民都惊呆了!官兵假扮匪徒,劫杀自家商队?这是何等骇人听闻的丑闻!


    那官员脸色瞬间惨白如纸,厉声道:“胡说八道!妖言惑众!给我格杀勿论!”


    众兵丁如梦初醒,拔刀冲向林曦和周老汉!


    林曦冷哼一声,甚至未动手指,魂力微吐,一股磅礴的气浪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冲上来的兵丁如同撞上一堵无形铁墙,纷纷惨叫着倒飞出去,刀剑脱手,摔得七荤八素!那官员也被气浪掀下马来,狼狈不堪!


    “真相已明,还要灭口吗?”林曦声音不高,却如同惊雷,在每个兵丁和官员耳边炸响,震得他们魂飞魄散。


    那官员瘫倒在地,指着林曦,哆嗦着说不出话。他深知此事若曝光,将是泼天大祸,不仅他性命难保,背后不知要牵连多少大人物。


    林曦不再理会他们,转身对周老汉和那惊魂未定的老妇道:“二位不必再怕。此事,我管了。”他又看向周围目瞪口呆的镇民,朗声道:“诸位乡邻可都听到了?今日之事,孰是孰非,自有公论。若官府再敢借此案株连无辜,我必不坐视!”


    镇民们面面相觑,既惊且喜,看向林曦的目光充满了敬畏与感激。有人鼓起勇气喊道:“仙长说得对!不能冤枉好人!”


    “对!放了周老汉和刘婆婆!”


    舆论瞬间逆转。那官员面如死灰,知道事已不可为,在兵丁搀扶下灰溜溜地上马,撂下一句“尔等等着!”的狠话,便带着人马仓皇逃离了玉门驿。他们未必甘心,但短期内绝不敢再回来放肆。


    一场无妄之灾,就这样被林曦以雷霆手段暂时化解。镇民们欢呼着围上来,向林曦道谢,替周老汉和刘婆婆解开锁链。


    周老汉跪在地上,对林曦磕头不止:“多谢仙长救命之恩!多谢仙长洗刷我儿冤屈!” 刘婆婆也拉着孙子一起跪下。


    林曦扶起他们,温声道:“举手之劳,不必如此。只是真相虽明,此地你们恐怕也难以安生了。”


    李掌柜叹道:“仙长所言极是。官府丢了这么大脸,定会报复。周老哥,刘家嫂子,你们还是尽快离开玉门驿,去外地投亲避祸吧。”


    众人纷纷称是,并主动凑了些盘缠给他们。小镇在恐惧过后,展现出难得的团结与温情。


    林曦看着这一幕,心中感慨。,那在极端环境下依然闪耀的人性尊严与互助精神,在此刻得到了体现。他帮助了这些人,也通过这些普通人的遭遇,更深刻地认识了这个世界的光明与黑暗。


    当夜,周老汉收拾行装前,悄悄找到林曦,将一本染血、字迹模糊的账册残本和一封密信交给林曦:“仙长,这是小老儿当年冒死带出的证据,牵扯太大,小老儿无力保全,留在身边亦是祸患。仙长神通广大,或许……或许有朝一日,能令真相大白于天下。” 他又补充道,“那商队护送的东西,据说……与西域一个古老的‘月神祭坛’有关,甚是邪门……”


    林曦接过那沉甸甸的证据,点了点头:“我暂且保管。你们一路保重。”


    送走周老汉和刘婆婆一家,玉门驿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经历此事,镇民们对林曦已是敬若神明,也对官府的霸道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林曦站在客栈院中,仰望边关清冷的星空。他本想低调穿行,却终究卷入了是非。但这次出手,他并不后悔。能力所及,护佑一方弱小,揭露一丝黑暗,亦是修行。那本账册和“月神祭坛”的线索,或许也与他西行的目标有着某种关联。


    前路依旧漫长,但经过此事,他的道心更加通透坚定。无论面对何种艰难险阻,守护心中那份对正义与真相的坚持,与追寻归途同样重要。


    喜欢我在聊斋当合同工请大家收藏:()我在聊斋当合同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