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8章 西出阳关遇故人

作者:陆离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离开那片被死寂笼罩的荒芜之地,林曦继续向西跋涉。地势逐渐抬高,空气变得干冷,景色也从中原的郁郁葱葱变为苍凉雄浑的黄土高原与戈壁边缘。天空显得异常高远,蓝得透彻,云朵如同大团的棉絮,低低地悬在天边。风吹过裸露的山脊和干涸的河床,卷起阵阵黄沙,发出呜呜的声响,仿佛古老岁月的叹息。


    在平凡的旅途中,通过细微的观察与深入的交流,揭示一个地方的历史脉络与人文内核。林曦此刻的旅程,便带有这种色彩。他不再急于赶路,而是放慢脚步,像一个真正的游学者,仔细观察着沿途的风物变迁,聆听着当地人的乡音故事。


    数日后,他抵达了一座名为“玉门驿”的边陲小镇。此地已是帝国疆域的西陲,再往西便是茫茫戈壁与传闻中的西域诸国。小镇坐落在一处河谷绿洲中,土黄色的夯土城墙饱经风霜,布满裂痕。城内建筑低矮,多为土坯房,街市上行人大多穿着厚重的羊皮袄,面容被风沙刻上深深的皱纹,眼神却带着边民特有的坚韧与豁达。空气中弥漫着牲口、干草、香料和烤馕的混合气味。驼铃声、马嘶声、以及各种听不懂的异域语言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浓郁的边关风情。


    林曦在镇口一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悦来客栈”住下。客栈掌柜是个姓李的胖胖中年人,一脸和气生财的模样,操着带浓重口音的官话,对林曦这位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中原书生”十分热情。


    “客官这是要出关?”李掌柜一边登记,一边搭话,“这个时节风沙大,可不是好时候啊。客官是寻亲还是做生意?”


    林曦微微一笑,含糊道:“游学至此,想见识一下塞外风光。”


    “游学?嘿,读书人就是不一样!”李掌柜竖起大拇指,“不过客官可得小心,这西边不太平,戈壁滩上有沙匪,晚上还有……不干净的东西。”他压低声音,做了个鬼祟的表情。


    林曦心中一动,顺势问道:“哦?掌柜的可知这西边,可有什么古迹或者特别的地方?晚生对上古轶事颇感兴趣。”


    李掌柜闻言,来了精神,一边擦着桌子一边道:“古迹?那可多了去了!往西走百十里,有前朝留下的烽火台,都塌了一半了。再往深处,听说还有更老的古城,叫什么‘白龙堆’‘楼兰’的,早就埋在沙子里了,邪门得很,没人敢去。”他顿了顿,凑近些神秘地说,“特别是最近,听说更西边的沙漠里,晚上有时候会看到鬼火,绿油油的一片,还有人说听到过唱歌的声音,可吓人了!老辈人说,那是古城的冤魂不散哩!”


    鬼火?歌声?林曦想起了郭北县醉酒老兵赵老三的话,心中警惕起来。他不动声色地继续打听:“可知具体在哪个方向?”


    李掌柜摇摇头:“那可说不好,戈壁滩大得很,方向难辨。不过……”他指了指客栈墙上挂着的一幅简陋的、绘在发黄羊皮上的地图,“客官要是真想找,或许可以问问镇西头的‘老马头’,他年轻时是这一带最好的向导,走过不少地方,见过不少稀奇事。不过现在老了,脾气也怪,不一定愿意见人。”


    林曦谢过掌柜,要了简单的饭食,在客栈大堂角落坐下,一边吃一边观察。客栈里南来北往的客人很多,有贩运丝绸茶叶的汉人商队,有牵着骆驼、高鼻深目的胡商,有押送物资的军卒,还有几个穿着破旧僧袍的苦行僧。他们谈论着物价、路途、各地的见闻,也夹杂着关于沙漠魔鬼、海市蜃楼的传说。林曦静静听着,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记在心里。


    第二天,林曦按照李掌柜的指点,找到了镇西头一座孤零零的土院子。院门虚掩着,院里拴着一匹老迈的骆驼,正在悠闲地反刍。一个须发皆白、脸上布满刀刻般皱纹、眼神却依然锐利的老人,正坐在门槛上,就着一个小火炉烤土豆,手里拿着一把牛角梳,慢悠悠地梳理着骆驼的毛发。这就是老马头。


    林曦上前拱手行礼:“老丈请了,晚生林曦,游学至此,听闻老丈熟知西边地理,特来请教。”


    老马头抬起眼皮,浑浊却精明的眼睛上下打量了林曦一番,声音沙哑得像磨砂纸:“请教?你们这些读书人,吃饱了撑的,总想往那要命的沙漠里钻。图个啥?”


    林曦不以为意,坦然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晚生对西域古道、上古遗迹颇有兴趣,想探寻一番文明的踪迹。”


    “文明的踪迹?”老马头嗤笑一声,掰开一个烤熟的土豆,递了一半给林曦,“沙漠里只有黄沙和死人骨头,哪来的文明?年轻人,听我一句劝,回去吧。那地方,不是你们该去的。”


    林曦接过土豆,道了谢,在老马头身边的石墩上坐下,也不急着追问,只是慢慢吃着烤得焦香的土豆,看着远处苍茫的天际线。这种不疾不徐的态度,反而让老马头有些意外。


    沉默了一会儿,林曦才缓缓道:“晚生途经郭北县时,偶遇一位退役的老兵,姓赵,他说多年前在西北沙漠迷路时,曾见过一座会发光的古城,不知老丈可曾听闻此类传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老马头梳理骆驼毛的手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波动。他哼了一声:“赵老三?那个酒鬼的话也能信?他怕是醉糊涂了,把海市蜃楼当成真的了。”


    “或许吧。”林曦微微一笑,话锋一转,“不过,晚生还听说,最近西边沙漠夜里确有异光出现,伴有奇异声响,不知与那古城传说有无关联?”


    老马头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你小子,倒是打听的清楚。不错,是有这么个说法。但那不是古城,是妖邪!是沙漠里的魔障!靠近的人,都没好下场!”他的语气带着警告,却也透露出他知道的比说的多。


    林曦心中了然,知道硬问无用。他从怀中取出乔老先生临别时赠予他的、那卷绘有古怪符号的残破舆图副本,展开其中标注了西北方向疑似遗迹的一页,恭敬地递到老马头面前:“老丈请看,此图乃晚生偶然所得,上面标注西北有此符号之处,老丈可认得?”


    老马头起初不以为意,随意瞥了一眼,但当他看清那羊皮纸上用朱砂描绘的、一个形似三重圆环嵌套着奇异星辰的符号时,瞳孔猛地一缩!他一把夺过地图,凑到眼前仔细观看,枯瘦的手指微微颤抖。


    “这图……你从哪里得来的?!”老马头的声音带着一丝急促。


    “一位研究金石的朋友所赠,据说乃其祖上遗物。”林曦如实相告。


    老马头盯着那符号,眼神变幻不定,良久,才长叹一声,将地图缓缓折好,递还给林曦,语气复杂:“没想到……这么多年了,还能看到这个标记……小子,你找的,不是什么古城遗迹。”


    “那是什么?”林曦追问。


    老马头站起身,望着西边绵延的沙丘,目光悠远,仿佛穿透了时空:“那是一个……入口。一个不该被打开的入口。老辈向导口耳相传,说沙漠深处,有一个被流沙埋葬的‘星陨之谷’,谷中有上古仙人留下的‘观星台’,能窥探天机,但也连接着大恐怖。那个符号,就是指向‘星陨之谷’的标记。至于发光的古城……”他摇了摇头,“或许是观星台残留的力量显现,也或许是……别的什么东西醒了。我年轻时不听劝,跟着一队寻宝的胡商去找过,差点把命丢在那里,只带回半张破图和一个教训。”


    他指了指林曦手中的地图:“你这图不全,缺了最关键的后半段,标注了如何避开流沙陷阱和应对‘沙魅’的法子。而且,就算有全图,现在去也是送死。季节不对,风沙无情,更何况……”他压低了声音,带着深深的忌惮,“那里的‘东西’,最近越来越不安分了。”


    林曦心中震动。“星陨之谷”、“观星台”、“连接大恐怖”,这些词汇与他追寻的星晷古道、归墟之谜隐隐呼应!老马头的话,虽然充满警告,却无疑证实了西北沙漠深处确实存在不寻常之地,而且近期有异动。


    他没有再强求具体路线,而是诚恳地向老马头请教沙漠行路的常识、辨别方向的方法、以及应对沙暴等危险的经验。老马头见林曦态度谦逊,并非那种莽撞的纨绔子弟,倒也说了不少实用的经验,虽然依旧坚决反对他前往“星陨之谷”。


    辞别老马头,林曦回到客栈,心中已有了计较。前方危险重重,但线索已然明确。他需要更充分的准备——熟悉沙漠环境的水和食物、可靠的向导(或许很难找到)、以及应对未知危险的更多手段。


    接下来的几天,林曦没有急于出发,而是留在玉门驿,像海斯勒那样深入体验当地生活。他逛遍镇上的集市,购买皮囊、肉干、馕饼等物资,向贩马的商人学习相马(虽然他用不上),向驼队伙计打听戈壁中的水源地,甚至跟着客栈伙计学习如何搭建简易的防风帐篷。他还去镇上的小茶馆听老人们讲述丝绸之路的古老传说、戍边将士的悲壮故事、以及各种光怪陆离的边疆奇谈。这些看似琐碎的经历,让他对这片土地有了更立体、更真实的了解,也让他躁动的心渐渐沉静下来。


    一天傍晚,他站在土城墙头,眺望西方。落日熔金,将无垠的沙海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几峰骆驼的剪影在沙丘上缓缓移动,驼铃声随风飘来,悠远而苍凉。一种混合着壮美、孤寂与未知挑战的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即将开始。这条“寻路”的西行之旅,将把他带向一个远超想象的神秘领域。


    喜欢我在聊斋当合同工请大家收藏:()我在聊斋当合同工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