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9章 赶往省城

作者:内个阳光彩虹小白马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晓晓的马车刚进村口,得到消息的大哥周文广、二哥周文贵就已经迎了上来。两人脸上没了往日的憨厚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委以重任的紧绷和兴奋。


    “六弟妹,按你之前信里交代的,靠近后山那片三十亩的缓坡地,里正已经点头,随时可以划给咱家用!”大哥语速很快,手里还拿着一张粗略画就的地形图。


    二哥紧接着汇报:“木料和青砖我也问过价了,镇上的王掌柜说咱家要得多,能给让半成利!就是这工匠……一下子要找齐能起三座大厂房的熟手,怕是不易。”


    苏晓晓跳下马车,脚步不停,一边往村后走一边清晰地下达指令,语速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大哥,你立刻带人去量地,按照我之前画的图纸,用石灰粉先把三个厂房的基址圈出来,预留出五尺宽的通道,排水沟的位置一定不能错!”


    “二哥,工匠的事我来解决。你先去把定木料和青砖的定金下了,别让人抢了先。另外,再去寻摸至少**二十口**七石以上的大缸,熬皂基要用。”


    “通知大嫂,让她把现在工坊里手脚最麻利、最靠谱的**十个**老人抽出来,明天开始,她们就是新工坊的组长,工钱翻倍!”


    “再去村里和邻村放话,咱们周家工坊扩建,要招**三百五十个**女工,**五十个**男工!女工要求手脚干净、能吃苦耐劳,男工要力气大、人品老实。三天后,在村口打谷场面试!”


    一道道指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清溪村激起了千层浪。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全村乃至邻村。三百五十个名额!这意味着几乎家家户户都能有人进去挣一份活钱!村民们沸腾了,有兴奋地奔走相告的,也有暗自盘算自家谁能选上的。


    苏晓晓没空理会这些议论,她此刻正坐在临时充作指挥所的旧宅堂屋里,面前摊开着账本,算盘珠子被她拨得噼啪作响。


    “扩建厂房,预计需木料**一百五十方**,青砖**八万块**,瓦片**两万片**,人工伙食每日至少需**五百文**的肉菜钱……”她喃喃自语,眉头微蹙,“与裕丰商行的契约要求我们下季度开始,每月供货量需达到**十五万块**,他们预付的三成定金**一千五百两**,看似不少,但投进去也刚刚够……”


    四嫂赵小梅端着茶水进来,听见这数字,手都抖了一下,咂舌道:“老天爷,一千五百两!这……这钱还没焐热就要花出去啊?”


    苏晓晓头也不抬,笔下不停:“四嫂,钱不是攒出来的,是滚出来的。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你明天跟我去镇上,我们要大量采购**猪油、牛油、烧碱、还有各种香料和颜料**。清单我晚上拉给你,量很大,你要做好跟各家商铺磨破嘴皮子的准备。”


    赵小梅一听要掌管这么大的采买,又是紧张又是激动,连连点头:“六弟妹你放心,我省得!一定把价钱压到最低!”


    果然如二哥所料,大规模招募熟练工匠遇到了困难。附近几个镇的泥瓦匠、木匠要么手头有活,要么就被其他家提前订走了。


    苏晓晓并不慌乱。她让二哥周文贵去请来了附近手艺最好、但也最是倔脾气的老师傅鲁老七。


    鲁老七叼着旱烟袋,眯着眼:“周家媳妇,不是我不给你面子,这工期太紧,人手又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苏晓晓亲自给他斟上茶,不疾不徐地道:“鲁师傅,我知道您的难处。我不要求您找来所有熟手。您只需要带**五个**,不,**三个**您最信得过的徒弟,做‘大工’,负责关键部位的搭建和指导。其他的‘小工’,我来提供。”


    鲁老七挑眉:“小工?那些没摸过瓦刀的村民?那可不行,坏了规矩,也建不好房子。”


    “规矩是人定的。”苏晓晓微微一笑,“我提供的小工,不是普通村民。我给您**五十个**男工,他们或许不懂砌墙,但他们有力气,肯听话。您把砌墙、上梁这些复杂活计拆开,比如专人负责和泥、专人负责递砖、专人负责搬运……您和您徒弟只需负责最关键的找平、垒砌和校准。这样,一个大师傅能同时指导**十个小工**干活,效率是不是就上来了?”


    鲁老七愣住了,拿着旱烟袋的手停在半空。他干了一辈子建筑,从来都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还没听说过这种……“分工协作”的法子。


    苏晓晓继续加码:“而且,鲁师傅,我不按天给您算工钱。这三个厂房,我给您包工。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完成,我额外给您**三十两**的奖金!每提前一天,再加**二两**!您带来的徒弟,工钱也比市面高两成。”


    鲁老七浑浊的眼睛里猛地迸发出一道精光。他狠狠吸了一口烟,将烟杆在鞋底磕了磕:“成!周家媳妇,你是个干大事的!就冲你这魄力和法子,这活儿,我鲁老七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秩序建立:新工坊的“法典”**


    工匠问题解决的同时,村口打谷场上,人山人海。


    苏晓晓没有亲自面试每一个人,她坐在一旁,观察着三位嫂子和被提拔起来的十个老组长的表现。


    大嫂张桂兰负责登记,她心细,问得也仔细:“家里几口人?以前做过什么活计?手脚快不快?”


    二嫂李翠莲嗓门亮,负责维持秩序和初步筛选那些一看就偷奸耍滑的。


    四嫂赵小梅则拿着苏晓晓拟好的“工坊规章”,一条条大声念给入选的人听:


    “第一,每日辰时中(早上八点)上工,酉时初(下午五点)下工,迟到早退扣五文钱!”


    “第二,进入工坊前,必须用皂角洗手,穿统一发放的罩衣,头发必须包起来!发现一次不遵守,扣十文!”


    “第三,严格按照组长教的步骤操作,不准私下打听、泄露配方!违者,立即辞退,永不录用,并送官究治!”


    “第四,手脚干净,不得偷拿工坊一针一线!发现偷窃,按物品价值十倍赔偿,并扭送官府!”


    “第五,做得好、手脚快的,每月评‘优秀女工’,额外奖励**一百文**!所在小组产量最高的,全组每人奖励**五十文**!”


    条条框框,清晰明了,赏罚分明。底下听着的村民们,有的紧张,有的兴奋,也有的不以为然。但所有人都明白,周家这工坊,规矩大,但机会也多。


    **归属感的萌芽**


    被选上的妇人脸上洋溢着光彩,仿佛拿到了通往好日子的凭证。没选上的,则满脸失落,围着几位嫂子恳求再给次机会。


    苏晓晓这时才站起身,走到人群前,声音清亮:


    “各位乡亲,这次没选上,不是大家不好,是名额有限。工坊以后还会扩大,还需要人!而且,眼下建厂房也需要人手搬砖运木,男工一天**二十五文**,女工一天**十五文**,管一顿午饭!愿意干的,现在就可以找我大哥报名!”


    一句话,又将失望的情绪扭转了过来。人们呼啦一下又围向了周文广。


    看着眼前这火热的、充满希望的场面,看着周家几个兄嫂各司其职、挥洒汗水的模样,苏晓晓深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混合着泥土、木材和人群躁动的气息。


    她想起了现代职场没日没夜的奔波,想起了刚穿越来时在死亡线上的挣扎。而现在,她站在这里,用自己的双手和头脑,从一个小小的煎饼摊开始,一步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产业,制定规则,凝聚人心,实实在在地改变着自己和许多人的命运。


    这种脚踏实地的创造,这种对生活绝对的掌控感,让她心潮澎湃。


    她抬眼望向省城的方向,心中默念:


    “文渊,你在前方搏杀功名,我在后方筑造我们的基石。我们的家,一定会越来越好。”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身上,为这个挽着袖子、发髻微松却目光坚定的女子,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清溪村的周家工坊,在这片喧嚣与秩序并存的忙碌中,如同一个正在孵化的巨兽,即将发出震撼四方的咆哮。


    喜欢别慌,老公和孩子也穿了请大家收藏:()别慌,老公和孩子也穿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