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4章 发现[数字经济]潜力,但存在[观念滞后]

作者:梦幻穹宇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那个念头,像一道划破永夜的闪电,在林望的脑海深处轰然炸响。


    他眼前的世界,瞬间变了。


    窗外省委大院的灯火依旧,办公室里钱主任奋笔疾书的沙沙声、孙博士敲击键盘的清脆声也依然在耳。但林望的感知,已经穿透了这一切。


    在他的【情绪图谱】系统里,整个江东省的宏大画卷,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缓缓展开。


    这不再是一张平面的、由各种情绪标签构成的地图。它变得立体,有了时间的维度。


    他能看到,代表着传统工业的那片巨大的、深褐色的板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地冷却、硬化。那些盘踞在上面的[守成]、[畏难]、[迷茫]的标签,像一层厚厚的火山灰,覆盖了一切,让这片土地显得暮气沉沉。偶尔有几处因改革而亮起的火星,也很快被这无边无际的灰烬所吞没。


    这是江东省的“过去”与“现在”。一个沉疴遍地、步履蹒跚的巨人。


    而他今天呕心沥血设计的“八亿方案”,就像一位高明的老中医开出的固本培元之方。它能调理气血,能止住颓势,能让这个巨人重新站稳,甚至能让他有力气再次挥动拳头。


    但,也仅此而已。


    这副药,治标,却不治本。它无法让巨人返老还童,更无法让他长出翅膀。


    林望的目光,越过这片沉重的褐色,投向了那些被他刚刚捕捉到的,星星点点的蓝色光芒。


    这些光点,微弱,分散,像散落在黑暗旷野里的萤火。它们藏在省城大学城的创业孵化器里,藏在几个高新区租金便宜的写字楼隔间里,甚至藏在一些由废旧厂房改造、连暖气都没有的“创客空间”里。


    每一个光点背后,都是一个年轻的、鲜活的生命。他们或许正在为下一轮融资而彻夜不眠,或许正在为一行代码的错误而抓耳挠腮,或许正在对着几份泡面畅谈着颠覆世界的梦想。


    他们头顶的标签,与这片土地上绝大多数人截然不同。


    不是[保住位子],不是[渴望提拔],而是[创新]、[野心]、[颠覆],以及一种近乎偏执的[改变世界]。


    这些标签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潜在的、渴望挣脱所有束缚的强大暗流。


    这,才是江东省的“未来”!


    林望的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他终于看清了病灶,也找到了那颗能够真正让江东省脱胎换骨的“仙丹”。


    数字经济!


    不是作为传统工业的点缀和补充,而是作为全新的、能够引领整个省份跨越式发展的主引擎!


    这个认知,让林望浑身的血液都燥热起来。他恨不得立刻冲到白板前,擦掉那个代表着“存量”与“增量”的太极图,画上一条全新的、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


    然而,下一秒,一股冰冷的理智,就将这股狂热的冲动浇灭了。


    他转过头,看着办公室里那两个仍在埋头苦干的身影。


    钱主任,这位可敬的老黄牛,他戴着老花镜,几乎把脸贴在了稿纸上。他思考的,是如何让登记站的流程更严谨,如何让每一分“还债钱”都发到真正的老工人手里。他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事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平和稳定。


    孙博士,这位骄傲的海归精英,他专注地盯着笔记本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翻飞。他思考的,是如何构建一个逻辑无懈可击的数据库,如何用模型来筛选出最有潜力的企业。他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事情,是数据、效率和科学。


    林望的目光,又落在了那只并排放在桌角的搪瓷茶缸和骨瓷咖啡杯上。


    一个代表着过去几十年的工业荣光与情怀,一个代表着与世界接轨的精英主义和方法论。他们刚刚才在自己的撮合下,达成了脆弱的“停战协议”。


    现在,如果自己走过去,告诉他们:“两位,我们刚才讨论的一切,都只是开胃小菜。我有一个更好的主意,我们要搞一个叫‘数字经济’的东西,我们要让全省的企业都上网,都用数据说话,我们要培养程序员,我们要搞风险投资……”


    林望几乎可以预见到结果。


    钱主任会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他,然后勃然大怒,认为他是在“好高骛远”、“瞎胡闹”。他头顶那枚[固执]的标签,会瞬间变成深不见底的黑色。老主任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会被彻底浇灭。


    而孙博士,或许能听懂这些名词,但他头顶的[疑虑]和[轻视]标签也同样会亮起。他会认为,在一个连基础工业数字化都步履维艰的省份,谈论全面的数字经济,无异于痴人说梦。这不符合他信奉的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型。


    观念的滞后。


    这四个字,像一座无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压在了林望的心头。


    他看得到未来,但身边的人,甚至这片土地上的绝大多数人,他们的目光还停留在现在,甚至过去。


    他手里的“仙丹”,对于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病人来说,不是灵药,而是穿肠的毒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林告诫自己,必须冷静。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是明天上午九点,在陈刚副省长面前,把那“八亿方案”落实下来。这是“治标”的第一步,也是让这个虚弱的巨人,能有力气去接受“治本”疗程的前提。


    想通了这一点,林望紧绷的神经松弛了下来。他重新走回桌边,那股子发现新大陆的狂热已经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长远的谋划。


    “钱主任,孙博士,休息一下吧。”他拿起暖水瓶,给钱主任的搪瓷茶缸续满了水,又给孙博士的咖啡杯里,倒上了白开水。


    孙博士抬头看了他一眼,又看了看自己杯子里的白水,没说什么,端起来喝了一口。


    “方案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林望坐下来,看似随意地问道,“对了,孙博士,我一直挺好奇。以您的专业眼光来看,咱们省除了这些传统工业企业,在那些纯粹的互联网或者说高科技领域,有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团队或者公司?”


    这个问题,像一颗被随意丢进池塘的小石子。


    孙博士停下了敲击键盘的手,扶了扶眼镜,沉吟了片刻。他头顶的标签,显示出[思考]和[整理]。“纯粹的互联网公司,几乎没有。”他给出的答案,很干脆,也很残酷。“我们省的土壤,不适合这类企业生长。缺乏资本,缺乏市场,更缺乏人才。零星有几个,也都是做一些本地生活服务的网站,或者给政府做外包的小团队,技术含量很低,商业模式也走不出去。”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种学者的客观,和一丝不易察ar的优越感。仿佛在说,真正的互联网,是属于京沪深杭的,跟江东无关。


    “我倒是听说过几个。”孙博士的那个女助理,一直没怎么说话,此刻却插了一句嘴,“好像在大学城那边,有个叫‘拼团乐’的,做本地生鲜团购,听说用户还不少。还有一个叫‘云端课堂’的,做线上家教,模式挺新颖的。”


    “小打小闹而已。”孙博士立刻评价道,带着不容置喙的权威,“这种社区团购和在线教育,商业模式已经被一线城市验证过无数遍了。他们做的,只是拙劣的模仿,一旦巨头进入江东市场,他们会第一个死掉。没有核心技术壁垒,谈不上什么潜力。”


    林望没有反驳,只是静静地听着。他知道,孙博士说的是事实,但这位精英学者看到的,是“商业模式”和“技术壁垒”,而林望在他的【情绪图谱】里看到的,是那些团队头顶上闪闪发光的[野心]和[创新]的标签。


    那是金钱和技术都无法衡量的,最宝贵的火种。


    “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干啥?”钱主任终于写完了最后一行字,他抬起头,揉着发酸的脖子,正好听到他们的对话,立刻皱起了眉头,“网上卖点菜,电脑上教教课,那能算产业?一不纳税,二不解决大批工人就业,一阵风就过去了。咱们省的根基,还是在工厂,在车间,在这些能生产出真东西的企业身上!”


    他指了指桌上那份红星机械厂的报告,头顶上那枚[观念滞后]的标签,明亮得有些刺眼。


    这就是现实。


    一位是只相信数据和模型的顶尖技术官僚,一位是只相信经验和实体的老派实干家。他们代表了江东省决策层里,两种最主流的思维方式。


    而“数字经济”,恰恰不属于他们认知里的任何一种。


    林望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他知道,时机未到,多说无益。


    他将三人连夜赶出来的几份材料,仔细地整理好,放进自己的公文包里。一份是“八亿方案”的精简版,逻辑清晰,重点突出。一份是孙博士团队出品的“资金监管数据库构架”,充满了科技感和专业性。还有一份,是钱主任亲笔手书的“老工人登记站实施细则”,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子严谨和温度。


    这三份材料,就是他明天要去闯那龙潭虎穴的“三板斧”。


    “好了,今天就到这里。两位早点休息,明天,还有一场硬仗。”林望站起身,对着两人说道。


    钱主任和孙博士都点了点头,脸上写满了疲惫,但眼神里,却都有一种被调动起来的亢奋。


    走出办公室,深夜的冷风一吹,林望发热的头脑清醒了许多。


    他抬头看了一眼省委大楼那漆黑的轮廓,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数字经济”的战略,绝不能在明天的会上提。那不仅会吓到陈刚副省长,甚至可能让周良宇书记都对自己产生“不踏实”的印象。


    但是,他又不能完全放弃这个思路。


    他必须在汇报那“八亿方案”的时候,像一个最高明的间谍一样,不动声色地,将几颗属于“未来”的种子,悄悄地埋进这份属于“现在”的方案里。


    比如,在讲到“工业数据云平台”时,是不是可以多加一句,这个平台未来不仅可以服务于工业企业,还可以为全省的“信息服务业”提供底层算力支持?


    比如,在提到“数字化转型服务中心”时,是不是可以建议,这个中心吸纳的专家,除了从工厂里来的技术骨干,还应该包括几位省内小有名气的“互联网创业者”作为顾问?


    这些细节,微不足道,不会引起任何人的警惕。但它们就像楔入木头里的细小钉子,当时不觉,日后却能成为撬动整块木板的支点。


    林望的嘴角,勾起一抹只有自己能懂的笑意。


    他忽然觉得,官场,就像一门最高级的烹饪艺术。


    明天,他要去见陈刚副省长。他要做的,不是把一头生猛的未来之兽,直接扔到餐桌上,吓坏所有的食客。


    他要做的,是端上一盘所有人都熟悉的、香气扑鼻的红烧肉。


    只是,他会在里面,悄悄加上一味谁也尝不出来,却能改变所有人味蕾记忆的,神秘调料。


    喜欢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请大家收藏:()官场沉浮: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