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A俞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秋意渐浓时,铺子门口的老槐树落了满地叶子。牧也正蹲在门口扫叶,忽听身后传来熟悉的拐杖声,回头见叔公站在巷口,手里拎着个布包,左眼的清亮里多了些风霜。


    “来看看你。”叔公走进来,往柜台上一放布包,“从千佛洞带回来的,慧能那串佛珠,我找人重新串了串。”


    布包里露出串紫檀佛珠,最后那颗“悟”字珠被打磨得发亮。牧也接过来,指尖刚碰到珠子,玻璃罩里的共鸣玉突然泛起微光,与佛珠上的纹路隐隐相和。


    “雪山之后,我去了趟青云观。”叔公坐在老藤椅上,看着窗外的落叶,“阿禾的坟前长出了株野菊,云松子的衣冠冢上,也爬满了常春藤。”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张照片,“还找到这个。”


    照片是黑白的,拍的是青云观的旧貌,屋檐下的铜铃清晰可见,一个穿道袍的年轻人站在门口,身边跟着个扎小辫的姑娘,手里攥着布偶——正是阿禾。


    “是云松子和阿禾。”牧也指尖划过照片边缘,“百年前的样子。”


    “时间过得真快。”叔公叹了口气,“当年我总觉得守玉是苦差事,现在才明白,能守着点什么,是福气。”


    正说着,门帘又动了,进来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怀里抱着个旧木箱,小心翼翼地放在工作台上:“牧先生,您看看这个。”


    箱子打开,里面是尊巴掌大的木雕,刻的是锁龙树的模样,树干上的符号与牧也见过的分毫不差。“这是我太爷爷留下的,说是什么‘镇物’,最近总梦见树底下有声音,吵得人睡不着。”


    牧也拿起木雕,共鸣玉的光晕更盛了。他忽然想起锁龙树底那团被封印的混沌,或许邪祟虽除,树本身的“气”却留了下来,与这木雕产生了呼应。


    “这木雕啊,是有灵性的。”牧也从抽屉里拿出一小截朱砂,在木雕的符号上轻轻点了点,“它不是吵你,是想告诉你,该去看看锁龙树了。”


    年轻人半信半疑地走了。叔公看着牧也的动作,笑了:“你越来越像你祖父了。”


    “他要是在,肯定嫌我多管闲事。”牧也也笑了,将木雕的事记在本子上——这是他新养成的习惯,把遇到的奇事都记下来,像当年的祖父一样。


    傍晚时,王伯送来刚蒸的馒头,看见叔公就嚷嚷着要留他吃饭。饭桌上,叔公说起大漠的风沙、雪山的冰棱,王伯听得眼睛发亮,时不时问上一句“后来呢”。牧也坐在旁边,听着他们说话,忽然觉得,那些惊心动魄的过往,原来也可以说得这样平常。


    饭后,叔公要走了,说还要去东海看看那艘沉船,“给守玉的姑娘添点新土”。牧也送他到巷口,看着他拄着拐杖的背影消失在暮色里,拐杖头的羽毛纹在路灯下闪了闪。


    回到铺子,座钟刚敲过九点。牧也擦了擦铜镜和共鸣玉,将那串佛珠挂在旁边。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落在玻璃罩上,映出三个淡淡的影子——像是云松子、祖父,还有他自己。


    他关了灯,锁上门,巷子里的风卷着落叶沙沙作响。远处的蛙鸣已经稀了,只有座钟的“滴答”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晰。


    牧也知道,明天醒来,他还是那个修旧物的牧也,铺子里的阳光会照样落在工作台上,王伯的吆喝声会照样飘进巷口。


    只是他心里清楚,有些东西,再也不一样了。


    就像那面铜镜,照过百年的风雨,终究照见了此刻的安宁。


    就像那块共鸣玉,聚过九片的碎片,终究守住了人间的寻常。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