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章 被打断的倒计时

作者:楚婉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很快就到了高中的最后一学期,本来应该学习压力很大,但我却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可能是对那些模拟考和作业都已经习惯了吧。而且我也有自知之明,以我的成绩,充其量也就能考上一所二本,只要发挥不失常的话。而且在母亲的朋友中,我并不是成绩最差的孩子,这多少也让母亲有点面子。母亲总让我学习 Z 姐姐,不过我并不是不想学,而是真的学不来——有心无力啊。


    最后一学期刚开始时,校长来我们班讲话,内容大多是一些鼓舞人心的话。现在想来,那大概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吧。毕竟大考时,最重要的是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这很大程度取决于心态。心态不好,或者想太多的人,往往发挥不出真实水平。想到这,我就联想到了 Z 姐姐。其实我一直很疑惑,她的成绩那么好,可是高考时却发挥失常。我猜,大概是因为压力太大,想得太多吧。


    校长讲话的时候,我在想,这些事应该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毕竟别的不好说,我的心态还是很好的。母亲总说我没心没肺,现在看来,这没准还是我的优势。虽然成绩不好,但发挥稳定。几次模拟考下来,成绩波动不大,用数学术语来说,就是“标准差很小”。如果放在股票市场,我这支股票可是风险最小的,感觉还不错。


    新学期我的同桌换成了具同学。他的综合成绩比我高,我想着或许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些东西。不过,具有时比较强势,说话直来直去,容易伤到别人自尊。比如有一次,英语老师在讲评模拟考试卷时,说班里有位同学做填空题时找到了正确单词,却因拼写错误而不得分。本来老师是想提醒我们注意拼写,可具却自言自语道:“真是个废物啊!” 这句话一出口,虽然不是对我说的,但我内心还是一颤,忍不住联想到自己,想知道在别人眼中,我是不是也是“废物”呢。当时的性格就是这样敏感,总爱对号入座,直到现在都难以改变。


    家里对我的高考也很重视,比三年前的中考更重视。母亲每天都给我准备好吃的,熬好银耳汤等我下晚自习回来喝。那段时间我的身体很好,从未感冒发烧,大概是母亲照顾得特别好。小姨也常打电话关心我,叮嘱我不要压力太大,就算考得不好也没关系。当时觉得,小姨比我父亲还关心我。父亲仿佛已经从我的人生轨迹中消失了,我甚至快记不起他的样子。不过这么多年我早已习惯,所以心里也没什么波澜。


    在学习压力大的同时,同学间也会发生一些小插曲。首先是凌和环的事。某天晚上快 10 点时,我接到了凌的电话。那头很嘈杂,她让我帮她打掩护,如果她妈妈给我打电话,就说我和她在一起。我没多想就答应了,挂电话前还提醒她注意安全,早点回家。母亲听到我们的对话,问我这样是不是不太好。我心想,她有分寸,应该不会有事。其实我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觉得朋友开口帮忙,就该帮,这才叫义气。后来她妈妈也没打电话来。


    我猜她一定是和环在一起,不方便跟她妈妈说,不然会很麻烦。我挺能理解的,因为我初中的时候,也曾为了避免麻烦而对母亲撒谎。虽然知道不对,但我明白那种心情。


    之后是 R 的事。某天晚自习后,我和凌、R 一起回家。路上 R 说她的手机前几天被偷了,现在需要再买一个。凌问她手机里有没有重要信息,R 说:“没什么重要的,就是和 J 的通话记录比较多。” 听到这我心里一紧,这下糟了,凌肯定会察觉。我守了那么久的秘密,怕是要曝光了。没想到凌听后毫无反应。第二天一早,J 把我叫到教室外,问:“你是不是跟凌说了我喜欢 R?凌今天问我了。” 我心想,这下完了,解释不清。我赶紧说:“真的不是我,你要相信我,我发誓没跟任何人说。” 然后把昨晚的事告诉了 J。J 说:“我相信你。” 那一刻我长舒一口气,心里特别感激他——这是第一次有人对我说“相信我”,被信任和肯定的感觉真好。


    本以为高中最后一个学期会悄然无声地过去,可 5 月 12 日这天改变了一切,也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记得很清楚,当天下午 2 点左右,我们正在听英语老师讲解模拟考试卷,同学们都拿着红笔订正。这时,我感觉有人踹我的凳子,持续了很久,我很生气,转头想警告对方,结果发现后面没人。这在高三很常见,因为有些同学要出国,不参加高考,座位空着,班主任也不太管。我很疑惑,是我感觉错了吗?


    正想着要问同桌时,不知谁喊了一句:“地震了,快跑!” 班里同学立刻冲向门口往楼下跑。当时我们在三楼,跑到二楼楼梯时正好面对老师办公室,玻璃门碎了,玻璃片朝我们飞来,我下意识用校服挡住脸。就这样,我们跑到一楼,看见水池里的鱼不见了。抬头看教学楼,楼与楼之间的连接处在碰撞。随后,我们被安排到操场,才知道地震时应该去空旷处才安全。


    在操场上,各班列队,物理老师来了,很多同学围着问问题,毕竟这是物理知识范畴。我物理不好,就没凑热闹。最好玩的是,几乎每个同学手里都还拿着一支笔,大概是地震时大家都在改卷,情急之下没放下笔。我们在操场等了很久,大家想借老师手机打电话回家,可是电话打不通,这大概是震后常见现象吧。


    傍晚 6 点左右,老师说没事了,可以回家。但书包还在三楼,最重要的是我的自行车钥匙也在里面。我们几个女生不敢上楼,因为余震不断。M 和 T 自告奋勇上去,回来时拿着我们的书包,说:“我们飞快地把桌上的东西塞进你们的包了。” 我们给他们比了个心,心里满是感谢。


    回家路上,我等红灯时差点摔倒,地还在晃。到家后,我迫不及待想见母亲,因为我们住在一楼。结果看到她和牌友在院子里打牌。我心想,她还说我没心没肺,看来是遗传。她看到我很平淡地说:“回来了。” 我问:“你也不给我打个电话?” 她说:“打不通呀,没事,成都没事的。” 我笑了笑,但还是很开心她平安。


    后来才知道,地震时母亲刚下公交,一下车就站不稳,抱着广告牌站了很久。她还以为是老毛病犯了,结果看到车停下、车身在抖,才知道是地震。母亲以前经历过唐山大地震,所以很熟悉这种感觉。我则是第一次经历,什么都不懂。


    我问母亲那天地震时出去干嘛,她说:“去给你找宾馆。” 我惊讶:“找宾馆干嘛?” 她答:“为了你的高考呀。” 原来她想在考点附近找房间,方便我中午休息,不用担心封路迟到。不得不说,母亲想得很周到。


    当晚,我们和 Y 叔叔、J 阿姨去了 L 阿姨家。我和几个姐姐睡沙发,大人们在客厅打牌。据说地震后会有余震,有人提议去空旷地搭帐篷,但下雨的可能性大,于是作罢。最后决定把 L 阿姨家当大本营,因为她家位置方便。


    那晚小孩们睡着了,大人们一直打牌,估计是怕大家睡得太沉遇到危险。我隐约记得凌晨 3 点左右来了一次余震,比之前更剧烈,所有人都往外跑,最搞笑的是小孩都没管父母,自己先跑。这大概是本能吧。震感持续了十秒左右,结束后大家都松了口气。


    第二天,电视台停播娱乐节目,改播地震灾情。这才知道是汶川地震,整个地方被毁,地裂了,很多人被困在地下,只能等救援。看着那些新闻,我心情十分压抑,那时才真正懂得生命的可贵。


    学校因为余震不断而停课,但高考是否延期一直没有消息。那时大家对学习的积极性下降了,觉得生命更重要。后来新闻说将有较大余震,叔叔阿姨们商量把车开到外面过夜。结果傍晚时车流拥堵,像大撤离一样,最后什么事也没发生。此后虽还有余震,但母亲完全没感觉,反倒是我,地稍微一晃就很敏感。


    学校断断续续地上课,高考是否延期仍是未知。大多数同学不想延期,想早点考完早轻松。可这不是我们能决定的。那段时间很煎熬。真是运气太好,几十年一遇的大地震,偏偏在我们高考那年遇上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