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第三章 大难不死 三圣传承

作者:一袭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啾啾,啾啾啾。”


    不知过了多久,忽闻耳边传来一阵鸟啼之声,少女被这动静惊醒,缓缓睁开双眼。只见眼前竟是一池天然的深蓝色的湖泊,而此刻自己正躺在岸边。


    “我这是死了吗?”少女口中喃喃自语着。


    随后,她抬眼望去,却见身旁不远处还躺着一名大汉。


    少女微微一怔,随即摇摇晃晃地向那人在的方向走去。待看清那名大汉的面孔,她的双腿倏地一软竟是不受控制跪倒在地,两行清泪从她苍白的面颊滚落,一滴一滴,砸落至尘土中。


    “李大哥,我们相识不过数日,却得你以性命相护,此等恩情,叫龙衣何以为报。”话罢,少女仰头望向天空,可眼中所见却是白茫茫的一片雾气,什么也看不清。


    她继而道:“只恨如今我身陷此处,也不知何时才能够走出这个地方……就请你暂时在这崖底委屈一段日子,待他日龙衣若得以脱困,必定前来接你,为你重新再立一座碑。”随后,便在一旁找了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将李侍卫安葬。


    待做好这一切,少女起身向眼前的土堆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边道:“李大哥,这儿风景好,也很安静,你在此处好好睡吧,不会再有人打扰你了。”


    时逢正午,本是日头正烈的时候,可这崖底却是一片冷气森森。一时间,这山崖上下,竟好似阴阳两隔之所在。


    李龙衣一连打了几个寒颤,显然被冻的不轻。忽然间,自那湖泊深处竟猛地冒出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气萦绕在她周身,而后沿着四肢百骸蔓延,竟就连血液也几乎凝滞。


    她用力抿了抿苍白的嘴角,将几乎就要脱口而出的痛苦呻吟死死压在喉间。随后,深吸了两口气,那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带来阵阵刀割般的痛感,却也让她那原本模糊的意识为之一清。


    “如今父帅还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二位兄长亦为我所累,就算是为了他们,我也绝不能止步于此……”念及此,李龙衣不再理会身体里那几乎要将她吞噬的寒意,目光重新聚焦在前方雾气弥漫的未知所在,迈开了脚步。


    早已麻木的双腿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走着,只是凭着一股顽强的意志在驱动。踩在湖岸湿滑的路上,身形抑制不住地摇晃,她却硬生生稳住身形,不曾停下。


    就这样走了两天一夜,仿佛忘却疲惫的李龙衣饿了就吃地上捡的野果,渴了就喝枝叶上的露水,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离开这里。


    终于,前方浓密的雾气似乎稀薄了些,数道朦胧的光刺破了周遭的阴霾,渐渐驱散着身上的冰寒之气。


    这股难得的暖意让她僵硬的四肢得以恢复了些许知觉,麻木许久的五感也逐渐苏醒,“呼,总算是挺过来了……”李龙衣这么想着,心中也不由一松。


    然而,只见她脸上的血色还尚未恢复,那股救赎般的暖意就在片刻之间陡然消失,随后体内寒意瞬间升温,变成一股霸道无比的热流,在体内横冲直撞,所过之处如烈焰灼烧。


    这股热流将残存的寒气蒸腾殆尽,而先前被冻得几乎凝滞的血液,此刻却是如同那沸腾的岩浆般在血管中奔腾。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刚渗出皮肤,瞬间就被炙热的体温所蒸发。


    才脱彻骨之寒,又陷焚身之苦。李龙衣在这种非人的折磨下直被逼得弯下腰,只见她单手抵住膝盖,指尖因太过用力而攥得发白,似乎稍有松懈,整个人便会在这极致的痛苦中彻底崩溃。


    即便如此,她那低垂着的眼神却仍未涣散,李承旌、李侍卫、还有柳三刀等人的背影在她几乎要被烧穿的意识中撑起了一片清明。


    此时的李龙衣半跪在地上猛烈地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火辣的痛楚,可正是这份痛楚也在一次次告诉她还不能倒下。她挣扎起身,目光死死盯着前方那发出微弱光芒的地方。


    “想必前方就是出口了……”心中这么想着。


    可眼前那看似近在咫尺的地方,在此刻却像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每踏出一步,李龙衣都感觉身形较往常比重了数十倍,背上像是压了一座无形的大山,仿佛要将她彻底打入绝望的深渊。


    她的意识在剧烈的灼热与沉重的压力下逐渐涣散,只是凭着一种动物的本能在驱使着双腿。就在她感到最后一丝力气也要耗尽,即将倒下之际,前方的缝隙处却吹来一阵清凉的风,如游丝般拂过她的面颊。


    这阵风是如此轻微,却又感受得真真切切,它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拉回了她飘散的意识。随即整个人的精神也为之一振,只见她身形一挺,终是穿过了横在眼前的那道狭隘岩缝。


    刹那间,天光破云,先前那阵微弱的风此刻正呼啸着向她席面而来,顷刻间卷走了满身的疲惫与尘埃。那风中仿佛蕴含着盎然的生机,夹杂着草木与泥土的湿润气息,钻入李龙衣的身子,竟是将原本在体内肆虐的灼热之感一扫而空。


    紧接着,她清楚地感受到在小腹的位置隐隐之中生出一丝若有若无的气劲,先是过会阴,随后又沿着脊柱与任督二脉悄然上行,最后聚集于头顶的百会穴。


    相比之前的两种冷热气劲所带来的痛楚,这第三股气劲显得是如此地柔和,所过之处,竟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畅。随着呼吸起伏,它仿佛与整个人融为一体。此刻,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在李龙衣体内深处弥漫开来。


    她不得其解,只是扶着岩壁,顺势倚靠在一旁的石头上。由于之前在黑暗中行进了太久,此刻这突如其来的光亮刺得她眼睛生疼,一时间竟难以适应,当下不得不紧紧闭上双眼。


    在一片混沌之中,耳边能清晰地听到周围的风声、呼吸甚至是心跳,可唯独眼前却只有一团光晕在剧烈翻腾,什么也看不清。她索性不再勉强,只是静静地闭目凝神。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李龙衣眼中的刺痛感才逐渐消失。当她再次睁开双眼,映入眼帘的景象却是让她心头一震。


    原来那眼前的并非是想象中的出口,而是一个近数十丈宽的台地,台地的正中央则摆放着一副巨大的棋盘,好似凭空出现却又像本就嵌于这山谷之中。


    再细看,只见那棋盘光滑如镜,宛如以整块天然玉石打磨而成,上面清晰地刻着纵横一十九道墨线,黑白双子交错位于其上共同构成一部壮观的棋局。


    纵观其上的百余枚棋子,黑者如深渊凝墨,白者如初雪覆石,二者相互纠缠绞杀,竟形成了数十处险恶万分的所在。


    此刻,四下寂静无声,唯有那棋盘上的肃杀之气回荡在深谷之中。


    见此情景,李龙衣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她虽往日鲜少与人对弈,不谙围棋之道,可凭着缜密的心思却也看出这盘棋局中所蕴含的天地至理。


    每一枚棋子的落处,都暗合周天运转之道;每一处气眼的争夺,都对应着阴阳消长之机。


    眼前的哪里是普通棋局,分明是一盘以天地为局、以阴阳为子的旷古奇阵!


    “看来眼下这玄妙阵法,恐怕才是真正的难关……”李龙衣暗道不妙。


    一时间,她有些恍惚,不明白自己到底进入了一个什么样的所在,这里明明是悬崖之下的山谷,可一路走来却经历了诸般匪夷所思的遭遇。


    即便如此,此时摆在她面前的也只有这一条路,要想离开此地,眼下唯有破阵。


    李龙衣深吸了一口气,心中的困惑与杂念被暂时压下。只见她缓步走上一旁的高地,盘腿而坐。如同俯瞰沙盘的将帅一般,不一会儿就将那棋盘上纵横交错的格局尽收眼底。


    岂料正当她思索着破局思路时,自棋盘之上突然传来“轰”地一声巨响,刹那间,那场上的棋子仿佛突然活了一般。黑子幻化成龙,盘踞深渊,气势雄浑,带着凛冽的寒意;白子如凤,翔于九天,灵动飘逸,伴着灼人的炙热。二者相争,就好似之前那两道火寒气劲一般。


    见此情景,李龙衣回想着之前体内三种气息流转之感,一个念头猛地在她脑海划过:“刚不可久,柔不可守。阴阳并非只能对立,亦可相生。这局棋看似处处拼杀,气眼紧锁,可实则真正的生机却不在于争,而是在化。”


    “原来如此,这阵法的意图并非是要我在棋艺上胜过布局之人,而是要我解开这阴阳失衡的死局!”


    想到这里,她的目光转而望向棋局的天元所在。天元,也是棋盘上最中心的点位。那里的杀气是全局最重的地方,就如同有一个巨大的漩涡般,在不断吸取着场中的生机,使得周围的棋子都为之僵死。


    按常理而言,这是绝对的死路,此处落子无异于自取灭亡。然而,李龙衣却在这纷乱的杀机之下看到了一种极致的平和。所谓物极必反,死之极处或许便也是生机所在。


    当下,她不再犹豫,伸手从一旁的玉筒中夹起一枚白子,轻轻指向天元。说来也怪,这棋子似乎能看穿她心中所想,只见它突然不受控制地开始剧烈抖动,随即脱手而出,仅一瞬,便稳稳地落在了天元之上。


    “嗒!”


    棋子落盘,清脆之响,霎时回荡在这寂静的幽谷之中。


    随即,异变陡生!


    只见那白子非但没有被吞没,反而使得整个棋盘的势态为之一变!原本肃杀的气息开始疯狂涌动,场上的一十九道墨线散发出夺目的白光。再看那巨大的漩涡竟也开始逆转,强行吸收着场中的杀伐之气。


    阴阳流转,相克相生。


    棋局中先前的诸多险恶之处在此刻纷纷化解,有的因气脉贯通而重新焕发生气,有的又因气息扭转而自然消融。一时间阴阳二者逐渐重新归于平衡,就如同万物归根复命,这局和棋的结果也仿佛是对天地法则的诠释。


    随着周围的烟尘渐渐消散,谷中也恢复了原本的寂静。


    此刻李龙衣抬眼再望,只见方才那盘动人心魄的棋局竟已凭空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条清幽小径,看样子年岁已久,似乎是由山体自然崩裂而形成,好像它本来就在那里,不过是自己才看见而已。


    “刚才的一切难道都是幻觉?”她低着头沉思道。


    说来也是,自打跌入谷中以来,遇见匪夷所思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可眼下她心中只盼着能够早些离开这里,随即也不再多想,继续向深处走去。


    随着步履渐深,忽然自远方飘来阵阵花香,她不禁发觉这画面就如同在哪里见到过一般,是如此地熟悉,可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直到走完最后一段窄道,来到出口。


    前方是一片异常明亮开阔的所在,见此情景,李龙衣的脑海中猛地浮现起幼时在家中所读过的异闻录。


    “这里莫不是……桃花源?!”她惊呼道。


    尽管此前已经历了诸多怪异之事,按说心绪要稳于常人,可现下李龙衣还是为眼前所见而感到震撼不已。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传闻中的桃花源,竟然真的存在于世。


    “小友,你总算来了。”


    正当她感慨之际,耳中却突然听到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可四下观望,却是一个人影也没看到。心中不禁有些苦闷,只得对着空气回道:“你是谁,我认识你吗?”


    话音甫落,那道声音又自远方传来:“小友,你虽识不得老夫,可老夫却一直在等你。”


    “等我?你我素不相识,你等我做什么?”李龙衣诧道。


    “自然是要解你心中困惑。”另有一名女子声音响起,比起之前那位听上去似乎还要年轻一些。


    “你知道我在想什么?”


    “知道。”


    “如此说来,之前我体内的三股气息,还有那古怪的棋局都与你们有关了?”


    “可以这么说,却也不全是。”


    李龙衣被这云里雾里的话弄得有些糊涂,可也意识到对方似乎并没有恶意。


    毕竟,单看这传音入密的本事,就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而对方不仅能做到,谈吐之间甚至还游刃有余。


    犹记刚出上京之时曾听李侍卫提起过,这隔空传音在江湖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一般的高手都可以做到。


    而传音入密就不同了,除了要求内力深厚外,还要极高的境界方可施展。想来对方要是真有意加害,自己怕是有十条命也不够。


    李龙衣回想起自己一路走来都是与鸟兽为伴,现下难得遇见活人,还愿意给自己答疑解惑,她不想放过这个机会。


    随即放下戒心,朝着远处恭敬地鞠了一躬,边道:“请恕龙衣先前无理,不知前辈身在何处,可否见面一叙?”


    只听那名女子的声音再次响起:“你这丫头倒还乖巧,也罢,我们就在前方林中,你且来吧。”


    见对方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李龙衣也不再多言,只见她三步并作两步,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那女子所说的林前。


    那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桃花林,眼下虽已过了桃花繁盛的时节,可林中的桃花却依然是花影缤纷,开得枝繁叶茂。


    桃树下伴随着溪水潺潺,落英飘落至水面,荡开金色的涟漪。观这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之景,就如同仙境一般,不似人间所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