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王侯将相

作者:怀絮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月在众人注视下拔出剑,目的中在维持秩序而无意恐吓。


    恩威并施一向有效,进展还算顺利时,她松了口气。


    千里外的悬月照着王府,也照着赶路的姜潼。


    一个时辰前,西陵军前线将士来报。


    “报——!”


    “禀郡主,小的是李当,西陵军一名千户,奉将军之命冒死赶来报信,您一定要救将军啊!”


    李当伏在姜潼两步远的地面,忙道。


    “说清楚。将军怎么了?”


    姜潼不受控的想到最坏的结果,她通身都快要止不住的抖,但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几日前我等奉将军之命前去驰援宣城守备军,金川人当即撤退几十里,将军还有裘副将同守备军商量战术,前几仗同往常一般顺,按照以往金川军队的惯例,他们不会再自讨没趣,早就该撤回金川,将军见他们没有要走的意思,准备在昨日决战中让他们有来无回,可是真正到了那天,裘副将并没有按原先说好的同主力军进行包抄,金川早就设了埋伏,弟兄们同将军无路可退,直入大漠,我们几个奉命前来报信,避开宣城一路疾行还遭遇暗杀,到了王府就只剩下我一个,将军和其余亲信被困大漠,至今生死不明。”


    金川十二部处于大夏西部一带,盘踞于西陵脚下即南侧,建昌帝未登基时,金川人就已经在他们脚下的无垠大漠生活了百年。


    相较于中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漠北常年粮食、盐铁、布帛匮乏。


    无论生存条件如何恶劣,骨子里流淌的烈性不允许部落首领俯首称臣,金川人的野蛮掠夺逐渐对大夏边疆有了威胁。


    建昌元年,太祖皇帝以西部悍蛇屡犯国之疆土为由,命姜达大将军挂帅西征,将军幸不辱命,大伤悍蛇,一战封侯那年他才二十三。


    安定侯为西陵争来三十余年的太平安定。


    在大夏,没有永远的少将,却永远都不缺少将。


    姜达的儿子姜戎玉从小随父出征,是吃金川沙子长大的。


    建昌二十九年,姜达所率的安定军被困土碉堡,姜戎玉胆识过人,领了三百人虚张声势把金川两万大军溜在沙地跑,给援军挣来了宝贵时间,才得以破僵局反败为胜。


    那年,姜戎玉在父亲封侯的年纪当了王,镇守边沙的西陵王,举家前往封地前,安定侯主动请辞,留在天都颐养天年。


    建昌三十四年,建昌帝崩,谥号夏武帝,庙号太祖。


    其与淑德皇贵妃沈婉莹之子夏宇烆继位,建年号天祐。


    新旧交替时国内局势动荡,金川部伺机已久,不同以往的小打小闹,三十万余大军压境,边境危矣。


    已经快花甲之年的姜达再度出山,同西陵王姜戎玉挂帅西征。


    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最后的决战中,姜达不慎暴露要害被金川十二部首领赫连莫,他三十年前的手下败将一箭封喉,僵身于马背。


    而姜戎玉就在他身后,几乎是违背人性本能的决定,他俯身勒马接过父亲利刃稳住军心,才得以取得最终鱼死网破的胜利。


    赫连莫逃回大漠,姜戎玉退兵西陵。


    入殓时,姜戎玉在姜达棺前起誓,终有一日,要取赫连莫首级为父报仇。


    五年间,金川总在边境线起骚乱,都只是小打小闹,得了过冬粮和马就作罢。


    同西陵军开启了长达几年的躲猫猫式迂回战术。


    而今时隔五年,赫连莫主动兵犯西陵,姜戎玉精心部署没有让他活着回去的打算,排兵布阵准备对金川十二部部进行毁灭性围剿。


    原定作战计划为姜戎玉率部分亲信和半数西陵军绕后切断金川军撤退路径,而裘副将则需与他正面接应,如此布下天罗地网,金川军才能被尽数歼灭。


    而裘争的叛变令所有人都大为震惊。


    现下的宣城和金裕关定然在他把控内,可想绕过这两地顺利驰援姜戎玉就是天方夜谭,西陵军队都随父亲出征了,哪里还有援军让她领去支援。


    西陵守备府或许可以一试。


    “时月,我去守备府找指挥使,你把他安置下去。”


    姜潼掠过地上士兵时瞥了一眼倏地停住。


    从那声急呼开始,姜潼整个人就被眼前这个人带偏了,此人所言她都听进去且在逼着自己想对策,思绪回笼,自己才想起来要打量他。


    他的知无不言同身上披的铠甲一般密不透风,除了胸前可怖的血迹,没有一丝伤口和打斗痕迹,其与地方也都只是沾了些风沙。


    “你,站起来。”发布施令的人盯着他起身,“转一圈。”


    审判的眼神落在全身,一处也不放过,姜潼了然。


    “过来报信的有几人,一路遭遇了几次暗杀,每次都在何处,有多少人?”


    一连抛出几个问题,得到的是长达几秒的静默,李当扑通一声跪下,抖得更厉害。


    吧嗒声混杂着啜泣,在木板上炸开花的不知是汗是泪。


    姜潼已然没有耐心,将人一脚踹倒。


    咝——


    裂曦剑发出剑鸣稳稳指在他的咽喉处。


    “郡主!郡主别杀我!”对上姜潼眸间的阴郁,他慌忙撇开。


    “是裘争,裘争让我这么说的,他说只要你带兵去了大漠,就放了我弟弟,郡主,我只是想活命啊!我弟弟还在他手里,我是被逼的啊郡主!”


    “将军呢!将军在哪!”


    剑锋又近了一寸。


    “昨日将军率亲信进军后行军路线不慎暴露,便迅速撤退回来取消战术,眼看就要到宣城,可是裘争却命人关了城门,将军同西陵军还有金川部都被关在门外,主力军耗去大半后裘争才命人开了城门清剿金川部,将军没死却也受了伤,被裘争关起来了,至于关在哪,小的真的不知道。”


    若是姜潼真的就此信了他的跑去大漠中了套一去不回,裘争借题发挥,诬告他们父女企图勾结金川十二部谋反,自己不迫于威清剿叛军,姜家才真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如今姑且先信下这个人的话,如何救下父亲,才是头等的。


    “念在你尚未铸下大错,姑且饶了你。”


    姜潼撤了剑,时月命人将他带到后头安置下。


    “裘争此番是想让姜家背上通敌叛国的罪名,那么他就是不愿与主将蛇鼠一窝的英雄,眼下局势对我们不利,宣城去不得了。”


    “裘副将跟了咱们王爷十年啊,将军向来在军中公私分明,属下不明白他为何要这样做。”


    时月的父亲是西陵军退下的百户,家中遭遇变故,她十岁那年被姜潼带回府后,就跟着姜潼当她的亲卫。


    主仆静默一瞬。


    她问姜潼,姜潼问谁呢。


    “总之,他把姜家当了垫脚石,是想踩着西陵军将士的尸体上位。”


    “我呸!狼子野心的东西。郡主,咱们带着府中侍卫把王爷救回来吧。”


    姜潼先将手轻轻搭在她的肩膀处拍了拍。


    她又何尝不想这么做,可眼下,她要考虑的不止是父亲的安危,西陵王府上下一百多号人的安危也系在她身上。


    往最坏处想,裘争若是同金川十二部勾结,整个西陵都将陷入水深火热,到那时不止宣城,连西陵城中百姓也将面临一场浩劫。


    西陵王有调兵权,同时也担任着守护边境百姓安危的职责,如今姜戎玉下落不明,姜潼就要稳住后方,护住家,守住城。


    她这样安慰时月,又何尝不是在安慰不安的自己。


    “眼下,天都那边还没有动静,我要立刻进京禀明实情,你去拿纸笔。”


    “姑娘,进京路不好走,我同你一道去。”时月拿来纸笔铺平,边磨墨边道。


    “不可,府中上下一百多号人,武婢侍卫除外,老弱妇孺者也不在少数,你需留下替我看顾好他们。”


    说到这里,姜潼笔下一停,带着些语重心长道:


    “书房进门第二道书柜下挪开有一条密道直通城外,必要时带着他们从那里走,卖身契也在书房,或走或留,不要强求。”


    时月眉头拧成一团,眼眶明晃晃闪着光,豆大的泪珠掉在纸上,晕花了姜潼笔下的一点。


    “姑娘,时月是您带过来的,是您的亲卫,职责就是保护姑娘也只想保护姑娘,旁的时月都不在乎,您让我跟着您同去天都吧。再不行,咱们请指挥使一同杀去宣城。”


    姜潼攥了攥笔,呼出口气,她没得选。


    “时月,我能信的人只有你了。你不会让我失望的,对么?”


    母亲走后,父亲整日忙于军务,常年驻守金裕关。姜潼就担起了料理整个王府的担子,这重担时常压的那时年幼的她喘不过气。


    每每夜里独自拭泪时,都是同她年纪相仿的时月在一旁安慰她,逗她笑。


    若非万不得已,她不会就这么撇下她。


    时月绷着嘴点点头,姜潼放下笔将她拥进怀里,轻轻摩挲她的后背。就像那些年时月她哄自己那般。


    “我会活着回来同你汇合的,嗯?”


    听她这么说,时月忍不住抽泣的更凶了。


    西陵距天都五百里,她跟马不吃不喝赶路最快也要八个时辰。


    眼下宵禁,还要躲着城中守卫军,便更耽误时辰,终于出了城门她也不再有所顾及,卯足了劲儿跑。


    “驾!”


    “驾!”


    殊不知自己正一步步往为她打造的火坑里跳,埋在地里的麻绳腾空而起,马儿来不及反应被绊倒在地。


    姜潼被甩飞后双脚蹬在树上勉强着地,靠着撑在地上的手找回平衡,隐匿在黑暗处的刺客现身。


    撒一眼,四十人的样子,一齐举剑刺向地上的人。


    她倏地闪开,裂曦剑夺鞘而出,锋芒划过冲过来的几人眼底。


    三两下倒下一排,头一回沾到血,许是因为兴奋,它比姜潼的戾气还重些。


    眼看又一群人逼近,姜潼拽住最前面那人的腕骨,一剑封喉,又将他踹回人群,倒下一大片。


    尘烟四起,四十人要么断了气,要么倒在地上将起不起。


    方才打斗间,姜潼看出这群人用的武器是西陵军中所制,还是正牌刺客,想来是裘争已经知道了,特意在此设伏。


    她抬起臂弯蹭开溅在脸上的血,半张嘴喘着粗气。尽管眼□□力损耗大半,却拎起一个发出呻吟的刺客的领子。


    “裘争在哪?”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