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拟定搜查方案直至夜深,韩论非坐在一旁静听,却只听得一知半解,倒像个置身事外的闲人。
比起追捕凶犯,他更疑心西京城中潜藏着什么非人之物。甚至——韩论非不由瞥向有些心不在焉的兄长——他觉得阿兄心中,或许亦存着同样的猜想。
待最终方案商定,众人纷纷告退,帐中终于只剩他们兄弟二人。烛火摇曳,映着两张各怀心事的脸庞。
韩祁的目光落在韩论非置于案上的那盏莲花灯上,“你来寻我,所谓何事?”
韩论非这才恍然忆起站在帐外时的初衷,低声说道:“阿兄既不告诉我她在何处,那能否……将这盏灯转交于她?”
“她?云卿?”韩祁眉峰微蹙,眼底掠过一丝复杂。
云卿向来机变百出,心思深沉非同龄少年可比。当初得知二人纠缠一处时,他唯恐九郎心思单纯,易受算计。自己这个阿弟素来贪玩,性情疏阔,惯是转眼即忘的性子。却未曾想时隔多日,他竟仍对她念念不忘。
烛火在韩祁眸中跃动,映出几分罕见的迟疑。当初将二人强行分开,原有几分为护九郎周全的考虑,而今看来,这番安排究竟是对是错?
“放下吧。”韩祁终是淡淡应允,目光却陡然转厉,“眼下正值年节,阿兄懒得训诫于你。但西京城正值多事之秋,这几日好生待在宫中,多陪伴母亲与稚儿,莫要四处乱跑。可听明白了?”
韩论非见兄长松口,不管心中作何想法,当即笑着应道:“知道了。”
他悄悄抬眼看了看韩祁的神色,又将那盏莲花灯往案前轻轻一推,又补了一句,“阿兄莫要忘了,一定要给她。”说完,这才退出帐外。
不料帐外正立着一人,在与近卫低声说明身份,请求通传。韩论非漫不经心地瞥去一眼——来人瞧上去清正和善,恰如春风拂面,自有一派令人心折的气度。
然而当韩论非眼中一抹不易察觉的金光流转而过时,他骤然警醒。
此人名唤刘舂陵,乃是阿兄门下宾客,眼下正在东篱书院任教。
韩论非也曾去过书院数次,为何此前从未看出,这人竟是个深藏不露的修道之人?
他步伐不着痕迹地一滞,审视的目光如冷刃般掠过对方周身。刘舂陵似有所觉,却只从容向他颔首致意,唇角含着一缕春风似的浅笑:“九殿下。”
韩论非心下稍安,料想阿兄欲要将此事交由刘舂陵处置。他虽暗藏一丝隐忧,却更愿相信以兄长的能耐,必能平息风波。
回到自个营帐,他毫无形状仰卧榻上,舒坦地长吁一口气。正当神思昏茫之际,脑中忽地犹疑是否暗中跟随此人先探探此人的深浅。岂料此念方生,还未及细想,便觉周身一僵。口不能言,手足俱缚,这熟悉的感觉,分明是道门禁锢术!
韩论非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身子不受控制地僵直腾起,竟直往帐外“飞”去。早已候在暗处的那人一把攥住他的后襟,拎小鸡似的将他提起,旋即纵身一跃,挟着他往沉沉夜幕高处掠去。
冷冽的夜风刮过耳际,记忆中在桃村被无机道人禁锢的耻辱霎时涌上心头。韩论非涨红了脸,勉力转动眼珠欲瞪视对方,却只能瞥见那人身侧的半片衣料在风中猎猎作响。
不过片刻,韩论非只觉周身禁锢一松,当即凌空翻掌,挟着劲风直向对方击去。
刘舂陵身形微晃轻巧避开,眼中掠过一丝惊异:“哦?你竟能自行冲破禁锢术?”
“这等粗浅伎俩,也配困住小爷?”韩论非借势后撤数步,警惕地盯住对方,“刘舂陵,你深夜绑人,意欲何为?”
刘舂陵对这般嚣张态度几不可察地蹙眉:“没个规矩。依礼数,你该唤我一声师叔。”
韩论非闻言冷笑:“我不去寻那无机老儿算账,他倒派人找上门了?当日他与妖树勾结,弃桃村百姓于不顾,这笔账小爷尚未与他清算!”
“你怎知他当真一走了之?”刘舂陵信手自袖中掣出一柄竹骨扇,腕间轻转将扇底倏然迎向韩论非。不待少年反应,他已如鬼魅般掠至近前,扇骨精准点向其眉心:“且让师叔看看,你是如何破的禁锢术?”
韩论非岂会任由刘舂陵探查自己的底细?刹那间,他眉心骤然涌起一股磅礴灵力,如坚盾般抵御外侵。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刘舂陵的灵力却如春风化雨般温润绵长,非但没有强行突破,反而似游鱼入水、归鸟投林,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的神识之中。
刘舂陵愈往深处探去,眼中惊异之色便愈深一分,仿佛在无尽迷雾中触碰到什么不可思议的存在。
片刻之后,刘舂陵收回了查探的扇骨,韩论非顿时如离岸已久的鱼般贪婪地深吸一口气。
刘舂陵神色凝重地望向韩论非:“道门心法讲究层层递进,《化生》乃是外门筑基之学,有淬炼筋骨、强身健体之效。可你所修心法并非《化生》——”他话音微顿,眼底掠过一丝锐光,“而是心法中独辟蹊径的《归墟》。”
《归墟》之于修道者,可谓要求极严。须知天地万物,清浊二气,皆可化为修士自身灵气。
而问道之途,皆系于个人对日月星辰、世事变迁的感悟。故而修行之法门,世间可化为己用的灵气,亦各有其限。
然眼前这少年竟与《归墟》心法浑然天成,能从天地万物间吐纳灵气,如呼吸般自然。
刘舂陵向前逼近半步,声音稍显疑问:“你可是曾经……遭过大火焚身之劫?”
听见问话,韩论非想起曾险些与小桃子一同赴死的经历,冷声应道:“是又如何?”
“难怪师兄会看中你。”刘舂陵唇边掠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不过数日未见,你竟已淬炼了皮骨。走吧,悬于空中终非久谈之地,且寻个清净处细说。”说罢,他率先提气纵身,如孤鹤凌空般向南山峰顶掠去。
按照无机道人的坑人不带埋的性子,刘舂陵作为他的师弟突然寻上门来,定然没什么好事。
他略作迟疑后,终究还是催动灵力,紧随对方而去。
但见那道身影独立于南山之巅,韩论非方落定身形,刘舂陵便信手抛来一柄长刀。
刀未出鞘已自嗡鸣不绝,清越如玉磬乍响。韩论非翻腕接住,指节轻转间刀锋出鞘——霎时金光喷薄如朝阳,刀身隐隐透出几分炽热。
世上少年郎君,谁不爱神兵利器?
他心头虽掠过一丝欣喜,面上却仍凝着戒备,下颌不自觉地绷紧:“你这是何意?”
“不过是个见面礼。”刘舂陵唇角噙着似笑非笑的弧度,“总好过某些人,非要人画上百张安宅符才舍得给对耳坠。”
韩论非猛然抬眸。刘舂陵所说的耳坠,正是令苏语卿凝眸难移的“末萤”。
当日他再度登门欲购时,移门道人竟以奇货可居为由,索价百金。他无奈之下,只得绘符相抵,方换得那对流光溢彩的耳坠。
他竟然也与移门道人相识?究竟是修道之人皆互有牵连,还是出现在他身边的道人,皆非偶然?
“既入道门,总需兵器傍身。此刀名‘炽阳’,望你好生待之。”刘舂陵斯条慢理说道。
“拿好你的东西!”韩论非反手将炽阳掷了回去,刀鞘在空中划出一道清弧,“谁要入你们道门?当初修这劳什子道法,本就是无机老儿卜卦称我阿兄有性命之忧,我才被他诓去洛阳郊外。自桃村一别,我便不想再与那老儿有任何牵扯——”他目光如刃,直刺对方,“自然也包括与他相干的所有人事。”
刘舂陵信手接住飞回的刀柄,唇角笑意未减:“可若手中无刀,何以斩妖?”他忽而压低嗓音,“西京城妖氛日盛,你当真不知?”
韩论非不悦地蹙眉:“你既为兄长门客,自当竭诚效忠于他。斩尽妖邪,与我何干?”
“若我说……我并未应承此事呢?”刘舂陵倏然展开折扇掩去半面,只留一双含笑的眼,“修道之人向来清贫难继,许多旧相识早已改换门庭。而今我也在东篱书院谋了个教职,终日与诗书为伴。今日前来,不过是应了无机师兄所托,顺道关照你一二。”
折扇轻合,他眼底笑意如潭水微澜:“毕竟师门传承,总不好当真断了香火。”
他似想起什么,自腰间解下个看似朴素的囊袋抛去,“这是他嘱我转交的,说是你遗在桃村的旧物。”
韩论非握住那眼熟的囊袋,指尖触及布料细腻的纹理,桃村往事霎时涌上心头。他忽然嘲讽地轻笑一声,眼中却凛冽如寒冬。
“无机老儿先前以我阿兄性命为饵诱我入道,如今你又拿西京安危相胁?你们究竟所图为何?”他语带讥诮,指节攥得发白,“我都快要怀疑西京的妖怪,是不是你们故意放进城去的。”
“不过贺你初窥门径,何须多虑?”刘舂陵扇沿轻摇,气定神闲,“有些事,若没有证据,还是莫要妄言为好。”
韩论非蓦地嗤笑出声,“虽然搞不懂你们为何抓着我不放,可你真当我是三岁稚子般好哄骗?”
他眼底锐光一闪,无论是无机老儿还是眼前的刘舂陵,又是赠道籍又是赠宝刀,看似慷慨,实则都是要引他去杀妖除邪。这般步步为营的安排,倒像是故意要磨砺他这把未开刃的刀。
“你真的不管?”韩论非又问了一句确认。
“无月无星,倒是个良夜。”刘舂陵笑了笑,对韩论非显而易见的忌惮浑不在意,只望着远方,不知从何处又取出一支竹笛,凑近唇边吹出一曲清越悠扬。
韩论非渐渐放松心神,舒展着伸了个懒腰,转而朝西京城的方向极目远眺。
但见眼前唯有层峦叠嶂,夜色中山影连绵如墨,哪里望得见西京城的半点轮廓?
韩论非这才恍然,即便站在南山之巅,距西京城再近,终究也是看不见那座繁华都城,更不必说城中那些渺小如尘的百姓。
他想起在洛阳时那个未曾宣之于口的承诺,心头忽然涌起沉甸甸的责任。
然而对于他们背后的真实目的,韩论非此刻却并无深究之意。眼下重中之重,是解决西京的无头尸案。
“横竖闲着也是闲着,斩个妖除个邪,能有多难?”他唇角扬起洒脱的弧度,朝刘舂陵伸出手,“你这把炽阳,既然说要赠我,那便好好还来吧。”
刘舂陵笑眼盈盈,双手托举奉上。
他拿回了那柄炽阳刀,夜风拂过他的衣袂,带来几分凉意。锐利的刀锋在沉夜之中绽出凛冽清辉,映亮他坚定的双眸:“韩氏儿郎从无庸懦之辈。长兄为储君镇守都城,二姊巾帼不让须眉,三兄更是开疆拓土、平定八方的骁将。我虽行九,亦怀凌云之志。此刻西京的清平,合该由我来守。”
群山寂寂,唯有刀鸣铮铮作响,仿佛在回应少年掷地有声的誓言。
刘舂陵听罢却只含笑摇头:“少年人啊……”
随即轻振衣袖,温声提醒道:“听说无机师兄赠了你一卷《神妖谱》,不妨翻开看看像什么妖怪作祟,也好早作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