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胤帝拿起书籍,翻开一看,书籍不厚,几十张页数,只见开篇写着:
密巡司,乃鹰犬之司,朝廷设此衙门,使司法不得公正,朝廷体面不得保全,密巡司林永亭、侯缜、庞硕、李为君,揣摩圣意,曲意逢迎,只令圣人愉悦,而置法度于无物。
看着上面点名骂的四个人,胤帝眼里多了几分怒意,但还是看了下去:
崔家一案,三法司皆判无罪,朝野皆知,天下人无有异议,此案迟迟不结,原因为何?在百官持公道而不迎圣人心意,前朝宦官指鹿为马,意在铲除异己,此事追根究底,道理亦同,密巡司揣摩圣意,而接手此案,绕过三法司,定罪斩首,使圣心大悦,鹰犬之司坐实矣......
再往后翻,全是痛斥李为君等人的话,胤帝越看越气,怒然将书籍拍在桌上,骂道:“简直混账!”
“崔二郎杀妻案,证据确凿,铁证如山,三法司、内阁都无异议,崔天霖却在这里著书混淆是非,煽动舆论,其心可诛!”
看着胤帝一脸怒意,吕青松肃然道:“陛下,要不要奴婢派人捉拿崔天霖?”
萧老将军开口道:“不可,祖训有言,不可使读书人因言获罪!”
“一旦捉拿崔天霖,只会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更多人著书,到时候读书人著书千万,会让陛下仁德受损!”
吕青松恼道:“那你说怎么办?就眼睁睁看着,不管不顾?”
萧老将军沉声道:“老夫没说不管,但不能这么管。”
说完,他望向胤帝,抱拳道:“陛下您圣裁。”
这不跟没说一样吗......吕青松暗骂了一声,也看向了胤帝。
胤帝黑着脸,却碍于祖训,无法降旨捉拿崔天霖,心中烦闷不已,板着脸起身道:“换衣服,出去转转。”
二人立即道:“遵旨。”
很快,三人换好了衣服,离开了皇宫,坐着马车,行驶在大街上,吕青松和萧老将军坐在马车车夫位置上,为胤帝赶马,吕青松回头问道:“陛下,咱们去哪?”
车厢内的胤帝沉默不语,他还没想好要去什么地方,忽然心头一动,开口道:“去密巡司。”
“是!”吕青松当即挥动马鞭,三人坐着马车,没过多久,便来到了密巡司。
密巡司大门紧闭,吕青松跳下马车,走过去敲了敲门,见没人应答,来到马车旁边道:
“陛下,奴婢想起来,林永亭说过,李为君这几日在赶制肥皂,这会密巡司没人,想来他是去东市卖肥皂了。”
胤帝道:“去东市。”
吕青松当即坐上马车,握住缰绳,朝着东市而去。
东市之中,仍旧是那个摊位,李为君和庞硕懒洋洋的坐在摊位后面。
因为第一批肥皂畅销,打出了名气,第二批肥皂,卖的很快。
只是一上午时间,二百两银子的货,就已卖出去一半,李为君算了算,用不了几天,这些肥皂就能全部卖出去,连本带利,收四百两。
等全部卖光之后,把这四百两银子,再投入进去,如果顺利,到五月底的时候,密巡司的公帑,便能达到八百两之多。
赚钱还是有些慢啊......李为君思索着,现在是因为本钱少,做的肥皂少,市场需求又大,所以卖得快,一旦本钱多起来,做的肥皂多了,供大于求,赚钱速度就会慢下来。
李为君望向了京城之外,或许得开拓一下销售渠道.....
正在此时,他瞧见远处来了三道熟悉身影,眼眸一亮,快步走了过去,“李大人!”
“吕大人,萧大人。”
庞硕正美滋滋的把玩着手中多出的二两银子,听到李为君朝着三个人走去,称他们为大人,有些讶然,他还认识当官的?
当看清楚对方模样,庞硕脸色一变,这不圣人吗?
他以前是长安令,属于京官,每个月初一、十五的朔望朝,百官都会入朝参拜圣人,所以见过胤帝。
李为君竟然还认识圣人?
再一看胤帝旁边,赫然是司礼监掌印吕青松,担任兵部尚书的镇国公萧武,萧老将军!
庞硕倒吸了一口凉气。
合着密巡司背景最大的,不是林永亭,侯缜,是最底层的李为君啊!?
我的天,我还敢拿他的银子......庞硕握着银子的手都抖了起来,感觉手中的二两银子,格外的烫手。
同时,他注视着李为君和胤帝交谈着,刚才李为君,叫圣人为大人,显然不认识圣人,圣人神色如此自然,难道,是没透露身份?
他揣起银两,走了过去,胖脸上带着笑容,拱手道:“密巡司主管庞硕,见过三位大人。”
胤帝看了他一眼,有些意外,没想到庞硕竟然也在,见对方没有暴露他的真实身份,投给对方一个赞赏眼神,能在凤阳郡主手底下逃生,确实不失眼力劲。
胤帝收回目光,望向李为君,问道:“听说你在东市卖肥皂,我就过来看看,卖了多少?”
李为君笑道:“一上午时间,卖了有一半。”
胤帝意外道:“生意这么好?”
李为君解释道:“上一批肥皂卖出去之后,反响挺好,这次来买的人多了,所以卖的快。”
胤帝哦了一声,不再吭声。
李为君问道:“李大人有心事?”
胤帝讶然,“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李为君看着他拧紧的眉头,有些无语,这谁看不出来啊,就差把心事两个字写在脸上了,问道:
“李大人有何心事,跟我说说,我帮你分忧分忧。”
穿越前,爸妈就教导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李为君铭记在心。
面前这位李大人,先是帮他从狱中脱困,后来又安排他进了密巡司,这已经不是滴水之恩了,江河之恩都不为过。
如果不是他,李为君已经因为梭哈九族掉脑袋了,这会李大人遇到了困难,他很乐意帮他解决一下。
胤帝叹了口气,“圣人遇到了一件很棘手的事,我帮不上忙,所以愁得慌。”
李为君问道:“是什么事?”
胤帝沉声道:“崔天霖,知道吧?”
李为君心头一动,看来是崔家开始报复了,点头道:
“知道。”
胤帝继续说道:“崔天霖的儿子,因密巡司而死,他把这笔账,算在了密巡司头上。”
“崔天霖,是京城大儒,在读书人心里很有威望,他出了一本抨击密巡司的书,当下甚是火爆,在读书人中反响很大,如今五大书院,还有京城的读书人,无不在痛骂密巡司。”
“朝堂之上,内阁,御史台,三法司,以及文武百官,都在上奏,奏本都快把密巡司给淹了。”
胤帝看着李为君,肃然道:“他们请求圣人,裁撤密巡司。”
裁撤密巡司?
李为君瞳孔一缩,他刚刚和密巡司一起,在京城站稳脚跟,密巡司一旦被裁撤,失去容身之地不说,等大伯来了,自己岂不是一点忙都帮不上了,立即问道:“圣人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