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巡司?”
崔天行惊声道:“什么密巡司,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崔天霖红着眼眶,咬牙切齿道:“说是先皇设而不用,但谁知道有没有这回事。”
说着,他将事情原委,告知给了弟弟。
崔天行愤怒不已,“这不是鹰犬之司吗!”
这时,门外响起动静。
“这又不是午时三刻,怎么能行刑的!”
“圣人降的旨意,明显有问题,内阁,三法司,还有满朝文武,怎能人人不言!”
“唉,圣人如此独断专行,我大胤如何能好的了!”
愤怒声音,传入灵堂。
崔天行一看,是四大望族的人,前来吊唁,赶忙上前迎接。
来的三个人,一个姓卢,一个姓王,一个姓郑,都是古稀之年的老头,他们与崔天霖一样,都是读书人口中称赞的大儒。
走入灵堂之后,三人来到同样是古稀之年的崔天霖身边,安慰道:
“崔兄,事情我们听说了,你节哀。”
“弘志这孩子,小时候便聪明伶俐,我一直觉得他有宰辅之才,唉!”
“真是家门不幸啊,怎么就娶了这么个祸事回来!”
“就是,年轻人留宿青楼而已,实属正常,读书人中,有几个不去青楼的,这王氏,死的该!”
三人连连叹息,卢老看着老泪纵横的崔天霖,安慰道:“崔兄,这不是你儿子的错,是密巡司的错!”
郑老沉声道:“崔兄,咱们不能无动于衷,不然,崔家将名誉扫地!”
王老附和道:“是啊,崔兄,你要振作起来,不能让崔家蒙羞!”
崔天霖咬着牙道:“你们说的对!”
“是密巡司的错,不是我儿子的错,密巡司就不该存在!”
如果密巡司不存在,他的儿子就不会死了。
“老夫要著书抨击密巡司!”
崔天霖眼睛发红的看着棺材,发出低吼道:“老夫一定要让密巡司,还有密巡司的那个李为君,受尽天下人的唾骂,让他生不如死!”
崔天行肃然道:“大哥,让崔豹回来吧,他最喜欢的侄子死了,这个事,得让他知道!”
崔天霖挥了挥手,“你派人去告诉他。”
崔天行点头道:“好,我去办!”
接下来的几天,崔家上下,里里外外挂着白。
不仅有京城望族前来吊唁,还有富商巨贾,以及五大书院的读书人,都来吊唁。
三天之后,一口棺材,从崔家而出,在祖坟之中下葬。
崔天霖怀着痛苦的心情,在弟弟崔天行的陪同下,回到家里。
“崔豹呢,为何还不见回来?”
听到询问,崔天行沉声道:“派人去了他家,说是他出了远门,最快也要半个月之后才能回来。”
崔天霖埋怨道:“真不知道他一天到晚都在干什么!”
说完,他转头看着崔天行,从袖子中取出一沓写满文字的纸张,说道:“天行,这是老夫写的抨击密巡司的文章,你让你手底下的那几十家书肆,全都做成书籍。”
“四大望族的王家,卢家,郑家,还有五大书院那边,老夫都已经打过招呼,他们会全力配合,售卖此书。”
崔天行点头道:“明白,我这就下去安排。”
崔天霖深吸了口气,转头望向密巡司所在的通化坊,满脸狰狞道:
“老夫一定要让密巡司的人,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让他们这辈子都活在唾骂之中!”
二十天时间,一晃而过。
转眼,来到了四月底。
密巡司内。
第二批肥皂,已经做好,院子里,李为君和庞硕坐在板凳上,包装着每一块肥皂。
一想到用不了多久,密巡司的公帑便能从二百两变为四百两,二人的动作就快了许多。
李为君一边包装着肥皂,一边看着旁边的庞硕,想到了大伯梁璋,问道:
“庞大人,这都一个月过去了,我大伯怎么还没到京城?”
庞硕低头快速且熟练的包装着肥皂,闻言脱口而出道:“哪有那么快啊。”
“我听说,你大伯所在的县,距离京城很远,朝廷的人过去,就得一个月,往返一趟,最快也得两个月。”
说着,他神色严肃看着李为君,说道:“说句实话,我倒是不希望你大伯这么快来京城。”
“内阁那边,调你大伯来京城,就是要置他于死地。”
“你大伯要是知道他是因为什么事被调来的京城,肯定也不愿意来的这么早,来的越早,死的越快。”
李为君想了想也是,“但愿我大伯能察觉到其中的危险,能拖多久是多久。”
庞硕摇头道:“拖不了多久,吏部的任命文书,也有时限,最晚六月初,你大伯要是六月初还没来京城,罪过可就大了,所以我想,他应是在六月初,抵达京城。”
李为君道:“到时候,我去接他。”
庞硕笑道:“到时我陪你一块去。”
李为君也露出笑容,“好!”
二人包装好了肥皂,便装到车上,前往东市。
而此时,皇宫之中。
两仪殿内,传出一声怒声:“混账东西!”
吕青松看着胤帝一脸愤怒的将龙书案上的好几沓奏折全部推到地上,连忙俯下身子,将他们捡起来。
“捡它们干什么,放那!”
听到胤帝的爆喝,吕青松立即直起身子,看向了站在一旁的萧老将军。
却见萧老将军闭着眼睛,手上打着五禽戏,看也不看这边。
吕青松凑了过去,小声道:“萧老将军,你没看陛下正在气头上吗,赶紧帮忙劝劝。”
萧老将军睁开眼睛,望向龙榻御座上的胤帝,抱拳道:“陛下,您圣明!”
“......”
吕青松一脸无语看着他。
胤帝仿佛没有听到一般,看着满地的奏折,越想越气,板着脸道:
“已经五天了!内阁,御史台,还有法司,各部衙门,天天上奏,要朕裁撤密巡司!”
“密巡司办事得当,为什么要裁撤!”
萧老将军抚着长髯,看着胤帝,说道:“陛下,老臣好像知道他们为什么上奏,要您裁撤密巡司。”
胤帝转头看向了他,等待着他的下文。
萧老将军放下手掌,缓缓说道:“老臣听闻,大儒崔天霖,著了一本书,卖的甚是火爆,一经问世,便被一抢而空。”
“老臣还特地买了一本回来,发现里面的内容,与密巡司有关。”
说着,他从袖子里抽出一本装订好的书籍,放在了龙书案上,“老臣来的时候,还把这本书带来了,请陛下御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