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帝缓缓说道:
“在圣人心里,密巡司是有功的,要圣人裁撤密巡司,圣人焉能答应。”
“圣人现在气的想要捉拿崔天霖,但碍于祖训,投鼠忌器啊。”
胤帝叹了口气,“圣人现在陷入‘捉拿崔天霖则失人心’,‘不裁撤密巡司则失舆论’的两难境地。”
“圣人为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日夜心中烦闷,我这个近侍之臣,看在眼里,能不愁吗。”
“再任由事态发展下去,恐怕圣人顶不住压力,只能为了民心,而裁撤密巡司。”
胤帝注视着李为君,说道:“到时候,你恐怕就要从密巡司里搬出来了。”
“不过,你也不用担心,我会给你安排一处宅子,让你在京城之中,有个安身之所。”
李为君抱拳道:“多谢李大人的好意。”
“不过,我会和密巡司共进退。”
密巡司,在他眼里,就是与锦衣卫一样的特务机构。
握着这样的权柄,不仅不怕成为他人案板上的鱼肉,还有能力让他人成为案板上的鱼肉。
这是他在大胤王朝站稳脚跟的唯一机会,李为君绝不容忍裁撤密巡司的事情发生。
得想个办法.......李为君斯思绪飞转着。
胤帝听出他的态度,叹了口气,说道:“为君啊,你莫要小看读书人的笔杆子,能杀人的,不只是刀,笔杆子也可以。”
李为君心头一动,忽然有了一个主意,说道:
“李大人,我觉得,密巡司不能任由这些读书人泼脏水,而无动于衷。”
“再这样下去,会牵连到圣人的仁德名声。”
胤帝苦笑道:“我也知晓这个道理,但是,如之奈何?”
李为君提议道:“他们可以动笔杆子,密巡司也可以,他们著书,密巡司也著书!”
胤帝眸光一闪,“这倒是个办法。”
“待我回去,让人想想怎么写。”
李为君摇头道:“不必劳烦李大人,这书的内容,我已经想好了。”
说完,他回头看向庞硕,“庞大人,收拾东西,回密巡司!”
“好!”
庞硕知晓事态严重,当即开始收拾东西。
李为君走过去帮忙一起收拾,同时看向胤帝,吕青松、萧老将军三人,问道:“三位大人,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回密巡司?”
胤帝颔首道:“也好。”
很快,众人离开东市,回到了密巡司。
众人走下马车,发现密巡司的大门竟然开着。
走进去之后,发现林永亭和侯缜竟然已经来了。
得到胤帝微服私访的消息,林永亭便判断他可能会去密巡司,便带着侯缜过来。
刚来不久,林永亭和侯缜便看到李为君和庞硕,带着胤帝、吕青松、萧老将军走了进来。
“见过李大人,吕大人,萧大人。”
林永亭立即上前,向三人行礼。
侯缜站在他身后,跟着行礼。
胤帝笑吟吟点了点头,转头看着李为君,说道:“你忙你的吧。”
李为君也不废话,直接来到办公堂厅,坐在椅子上,摊开纸张,拿起毫笔,快速写了起来。
林永亭有些疑惑,这是咋了,凑到庞硕跟前,小声问他原委。
庞硕立即将原委告诉给他。
林永亭顿时神色凝重,心中担忧不已。
但他也没有办法,只能看李为君的了。
“我写好了!”
很快,李为君开口说了一声,放下笔,将纸张递给了胤帝,“李大人,你看看如何。”
胤帝接过纸张,看到他给书起的名字,念了出来:
“《密巡司肃冤集》。”
他一边往下看,一边念了出来:“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
胤帝眸光一亮,“写得好!”
这话的意思,是刑狱之案没有比死刑判决更为重要的,死刑判决没有比查清犯罪事实更重要的,查清犯罪事实没有比检验更为重要的。
“开宗明义,不错。”
胤帝投给李为君一个赞赏眼神,随即继续往下看,同时念给众人听:
“近来京城之内,有大儒著书,言密巡司冤杀人犯,将密巡司比作鹰犬之司,此乃大谬,今密巡司司吏李为君,详写崔家之案经过,以正视听。”
“密巡司肃冤第一案,‘崔家之案’。”
纸张上,将王氏因何与崔二郎产生矛盾,又因何被杀,如何被虐杀,三法司如何判决无罪,密巡司是如何以如山之铁证,证实崔二郎该死,上奏天子,最终崔二郎被押赴刑场,写的很是详实。
“好,写得好!”
胤帝眼眸发亮道:“这份内容,一经问世,便可堵住读书人,还有满朝文武的悠悠众口。”
“不过,就这几张纸的内容?”
我也想水啊......看到胤帝投来的目光,李为君心里想着,嘴上说道:
“事情就只够写这么多。”
“这样可不行啊。”胤帝摇了摇头,说道:“书肆雕刻书版,编制成书,最少需要一百页的内容,你写的这些内容,顶多十页。”
“太少了,这么点内容,没法出书。”
李为君已经想好了对策,说道:“这个简单,咱们自己来出书,不就行了?”
话音甫落,堂内的众人都对他投去古怪目光。
李为君皱眉道:“有什么问题?”
萧老将军笑呵呵道:“你知道出书要多少钱吗?”
李为君还真不知道,原主并没有给他留下与著书有关的记忆,好奇道:“很贵吗?”
“贵?何止是贵。”萧老将军手上比划出一个数字,肃然道:“字数最少,也就是一百页的书籍,一本书的成本是一百文钱,一次最低要出一百本书,也就是十两银子。”
“京城有一百二十万人口,有两成的人识字,也就是二十四万人,十两银子,出一百本书,卖出去,才能影响多少人?”
“那些大儒,出一次书,书籍数量,便多达五万本,也就是花费五千两银子!”
萧老将军沉声道:“据老夫所知,这次崔天霖,整整出了三十万本书,花费了三万两银子。”
“而且,崔天霖这次不是往外卖书,而是往外送书,一个铜板都不收,只要你识字,就可以拿走一本回去慢慢看。”
“现在京城的百姓,之所以提到密巡司,便咬牙切齿,痛骂不已,这就是原因。”
萧老将军看着李为君道:“你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靠著书以正视听,挽回密巡司的声誉,不说出书的数量与人家等同,至少得一半吧,就是十五万本。”
“也就是说,你要花费一万五千两银子。”
“这钱,谁来出?”
萧老将军指了指李为君,又指了指他身边的庞硕,以及一旁的林永亭、侯缜,“你出,还是他出,还是他们两个出?”
“......”
李为君沉默不语,密巡司凑钱出来,顶多凑出个一千多两银子。
一千多两银子,能出一万多本书。
这些书扔出去,还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万一没有效果,名声没赚回来,辛苦一个多月赚来的钱,也都打水漂了。
他可以接受,但密巡司不是只有他一个人。
就在此时,庞硕举起手,在众人目光注视下,肃然说道:“我密巡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豁出去了,我出三千两银子!”
林永亭开口道:“说的对。”
“我也出三千两。”
说完,他看向了侯缜,只见侯缜竖起三根手指,表示他也出三千两。
李为君心中大为感动,同时咬了咬牙,走到胤帝身边,抱拳道:“李大人,能不能借我二千八百两银子?”
他也要为密巡司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