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弘志宛若斗败的公鸡,耷拉着脑袋,一脸惶恐,他不难想象接下来会是什么下场。
他看向了父亲崔天霖,却见父亲双眼失神的看着地面,浑身在颤抖着,显然对他即将面临的下场,无能为力。
这时,伴随着一声惊堂木声响,林永亭淡淡道:
“三位大人,刚才一致说,法司办案,只讲证据,现在如山铁证摆在面前,可以结案了吧。”
孙旭尧、黄明举、韦万石沉默不语。
证据确凿之下,再为崔弘志开脱,就会牵连到他们。
见他们不吭声,林永亭嘴角噙着一抹笑容,瞥了一眼崔天霖,他没有去问崔天霖知不知道他儿子虐杀了他的儿媳,此刻他知情不知情,无关紧要。
要紧的,是定罪结案,上呈胤帝。
林永亭从椅子上站起身,看着崔弘志,漠然说道:
“崔弘志虐杀妻子王氏,证据确凿,按照大胤律法,判处斩首!”
他又看向了体若筛糠的管家和婢女,“你们二人,密巡司给过机会,你们仍旧隐瞒,知情不报,伪造证据,以同罪论处,亦判处斩首!”
“签字,画押!”
庞硕在旁疾笔而书,写完之后,将供词依次递给崔弘志和管家、婢女。
崔弘志手掌颤抖接过笔,签下名字,便意味着死,他不死心的望向父亲,希望他能保自己一命。
然而,却见崔天霖闭上了眼睛,身子一歪,从椅子上滑落到了地上。
“崔鸿儒!”孙旭尧、黄明举、韦万石见状,吃了一惊,连忙将他扶起,仔细一看,对方竟已因悲愤晕厥了过去。
崔弘志不由的想要起身过去扶住自己的老父亲。
然而,一只手掌忽然伸了过来,按住了他的肩膀。
崔弘志抬头一看,瞧见一身飞鱼服的李为君,漠然俯视而下。
“先签字画押。”
崔弘志嘴唇颤抖了两下,只得动手签字,画押。
李为君这才松开手。
崔弘志双膝跪地,爬到了崔天霖身边,看着父亲紧闭着双眼的面庞,鼻子一酸,扑在他的身上,痛哭流涕道:“爹,孩儿不孝,不能为你养老送终了!”
三法司众人,不忍转头。
密巡司的四人,却一脸冷漠看着他。
“你之下场,咎由自取,你确实不孝!”
林永亭不客气的补了一刀,随即望向侯缜,“侯大人,你来将崔弘志,还有崔府管家,婢女,押入大理寺狱。”
侯缜点了点头,将崔弘志从地上拽了起来,然后按住刀柄,冷眼望向管家和婢女,等他们签字画押之后,押着三人去往大理寺。
一时间,密巡司公堂上,空荡了起来。
林永亭收起供词,看向三法司众人,说道:“圣人已在宫里等候多时,咱们即刻入宫吧。”
说完,他大步离开了密巡司。
三人沉默不语,紧随其后,前往皇宫复旨。
密巡司公堂上,霎时只剩下李为君,还有庞硕。
庞硕看了一眼躺在草席上的王氏遗体,对着李为君道:“她怎么办?”
李为君想了想,说道:“送她回娘家吧。”
卷宗中有写,王氏是京城王家出身,京城王家,小有名气。
可以想象,王家为了能将女儿嫁入四大望族之一的崔家,定是花了很大的代价,以为傍上了一颗参天大树,结果却是将王氏推向了深渊。
庞硕点了点头,和李为君一起,抬着被白布盖住全身的王氏遗体,到了马车上。
小太监此时看向二人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敬佩,毕竟,这么大的案子,竟然真就在这小小的密巡司里给破了,等到二人钻入车厢内后,立即为他们赶车,前往京城王家府上。
车厢内,庞硕呼出一口气,满面笑容,看着李为君,“崔家二郎杀妻一案,已是满朝皆知,大家都以为是王氏的过错,如今这个案子,被你这么一破,咱们密巡司,要在京城一战成名了!”
李为君摸了摸身上的飞鱼服,也露出了笑容,问道:“咱们会得到赏赐吗?”
庞硕笑哈哈道:“哈哈哈,密巡司为圣人分了这么大的忧,圣人肯定不会吝啬,咱们办完了事,回去等着受赏吧!”
——————
皇宫,两仪殿。
胤帝坐在龙榻御座上,闭目养神。
内阁首辅严锡元,坐在下方座椅上,低着头,不知在想什么。
就在此时,一名侍卫站在了殿门处,对着龙榻御座方向拱手道:
“陛下,审案的人回来了。”
严锡元抬起头,望向了殿外方向。
胤帝缓缓睁开眼睛,“让他们进来。”
“是!”
很快,林永亭一身飞鱼服,手捧供词,率先走了进来。
孙旭尧、黄明举、韦万石低着头紧随其后,走入殿内,站在他的身后。
“奴婢林永亭,回来复旨。”
说完,林永亭将供词高高举起。
吕青松立即上前,将他高举的供词,放在了龙书案上。
胤帝瞥了一眼供词,没有第一时间伸手拿来看,而是看着林永亭,问道:“定罪了吗?”
如果没有定罪,那这供词,看了也是白看,改变不了结果。
林永亭恭敬道:“定了。”
胤帝心中对这个案子,不抱什么幻想,三法司一起给出了无罪判决,小小的密巡司,又能如何呢。
然而,听到林永亭的话,胤帝不由坐直了身子,有些惊讶。
严锡元也露出惊异之色,属实没想到,密巡司竟然真的翻案了。
胤帝问道:“定的什么罪?”
林永亭道:“斩首。”
胤帝眸光掠过一抹喜色,斩首?竟然判了斩首?!
自从知晓了这个案子,胤帝做出的第一反应,是要让三法司给崔弘志定罪。
因为崔弘志是四大望族之一的崔家出身。
如果能将崔家的人定罪论处,便是有力的打压望族威望。
但他没想到,三法司竟然给出了无罪判决!
这样的结果,让胤帝大为光火,降旨让三法司重审,然而结果依旧。
十几天时间,他让三法司重审了多次,次次结果一样,朝野之间,已经开始传言他这个皇帝,这样做不是为了寻求真相,而是借着此事,测试臣子们是否忠诚,京城中的一些读书人,甚至著书称赞三法司的人有着不畏皇权坚持真理的高尚德行,言外之意就是他这个皇帝是个不明事理的昏君。
胤帝对这些读书人恨得牙痒痒,可是,这些读书人有太祖祖训撑腰,他也拿这些读书人没什么办法。
再发展下去,不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如果不是林永亭请求把这个案子交给密巡司来办,他这会已经做出了妥协。
胤帝立即伸手拿起龙书案上的供词,翻开来看,一目十行,看完之后,感觉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脸上露出淡淡的笑容,甚至愉悦的发出了一声轻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