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9章 暗流惊惶与人心向背

作者:轻舟之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顾晏辞在雨夜中完成的那个血腥的蜕变,外界无人知晓。但郑泊远的死讯,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汹涌的漕运司,激起了层层波澜。


    消息是清晨时分,由一名尖着嗓子的小太监前来漕运司衙门“例行公事”地传达的,语气平淡得像在说今天天气不好。然而,这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在各房各司间炸开了锅。


    “听说了吗?郑……郑主事没了!”


    “值房里……说是自尽……”


    “自尽?怎么可能!昨儿下晌我还见着他,还好好的,还在核对‘丙字漕路’三年前的旧档呢!”


    “嘘!小声点!不想活了?上头说是自尽,那就是自尽!”


    低语声在走廊角落、茶水房里迅速蔓延,恐惧像无形的瘟疫,在每一个底层胥吏和小官的心中滋生。众人交换着眼神,那眼神里充满了惊疑、兔死狐悲的寒意,以及深深的忌惮。郑泊远,那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甚至有些迂腐,却十年如一日埋首案牍的老实人,怎么就突然“自尽”了?而且偏偏是在顾按察使来临安查案,并且似乎对他青眼有加之后?


    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自明。一股冰冷的寒气顺着每个人的脊梁骨往上爬。连郑泊远这样刚刚攀上一点希望之火的人,都被轻易掐灭了,他们这些蝼蚁,又算得了什么?


    漕运司档房


    往日里还算有些人气的档房,此刻死寂一片。几个书吏埋首在堆积如山的卷宗后,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弄出一点响动,引来不必要的关注。与郑泊远相熟、曾被他指点过文书格式的年轻书吏王诚,脸色煞白,握着毛笔的手微微颤抖,一滴墨汁滴在宣纸上,迅速晕开,他也浑然不觉。他脑海里反复回放着郑泊远前几日对他说的悄悄话:“王诚,好好干,顾大人是位能做实事的好官,这漕运司的天……或许真要变了。” 可现在,天没变,郑主事却没了。王诚猛地低下头,将脸埋进阴影里,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和恐惧将他淹没。他悄悄将郑泊远前几日借给他参考的一份笔记,塞进了袖袋最深处,再也不敢拿出来。


    漕运司廊下


    掌管一小段河道闸口事宜的八品小官赵经历,正与同僚李典史低声交谈。


    赵经历面露忧色:“郑主事这一走……他手上那些‘丙字漕路’和永丰仓的旧档核查,怕是……”


    李典史赶紧拉了他一把,紧张地四下张望,压低声音:“老赵,慎言!这时候还管什么旧档新档?保住自家性命前程要紧!我看哪,那些陈年旧账,还是烂在故纸堆里最安全!” 他眼神闪烁,显然已打定主意,对自己经手过的、可能涉及敏感内容的文书,能毁则毁,能藏则藏,绝不再沾手分毫。


    漕运司后院角落


    一个平日负责洒扫、看似愚钝的老衙役,在无人注意的角落,悄悄将一小块用油纸包着的东西,塞给了石坤手下一位扮作杂役的亲兵。那是他昨夜偷偷溜进郑泊远值房外围洒扫时,在窗棂缝隙里捡到的一小片被撕扯下来的、带着潦草字迹的纸角,上面似乎有个模糊的“墨”字印记。老衙役什么也没说,混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同情和决绝,随即又恢复了那副麻木的样子,佝偻着腰走开了。他儿子也曾因得罪上官被冤屈致死,郑泊远的遭遇,触动了他心底最深的痛楚和一丝微弱的反抗之意。


    漕运司副总兵(孙敬斋倒台后暂代主持事务)值房


    暂代副总兵一职的官员,是李相门下另一名不那么起眼的亲信。他此刻正襟危坐,听着下属的汇报,脸上看不出喜怒,但指尖却在微微敲击桌面。


    “大人,郑主事‘自尽’,底下人心惶惶,不少差事都停滞了,您看……”


    代副总兵打断他,声音冷硬:“慌什么?郑泊远自身账目不清,愧对朝廷,以死谢罪,乃是咎由自取!传令下去,各司其职,不得妄议!至于他手头的公务……”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全部封存,没有本官手令,任何人不得擅动!尤其是涉及历年账目、漕路安排的,一律上缴,由本官……亲自审核!”


    他心中冷笑:顾晏辞,你刚找到一条狗,我就当着你面把它打死了。现在,我看你还怎么查!这漕运司,还是我说了算!他要趁此机会,将一切可能遗留的隐患,彻底清理干净。


    郑泊远的死,如同一阵阴风刮过漕运司。有人被吓破了胆,选择明哲保身,彻底沉默;有人物伤其类,心生悲凉,却敢怒不敢言;也有人,在极度的恐惧和压抑下,那一点点未泯的良知和积压的怨愤,反而被激发了出来,选择了用最隐秘的方式,倒向那看似渺茫的希望一方。


    人心的向背,在这突如其来的死亡阴影下,悄然发生着微妙而危险的变化。而这变化,如同地下暗流的涌动,终将影响到表面看似坚固的冰层。


    顾晏辞在按察使司衙门,很快收到了石坤关于漕运司内部种种反应的密报。他看着那份记录着恐慌、沉默与零星倒戈的纸条,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的寒意,又深了一层。


    恐慌吗?沉默吗?这就对了。他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追随李崇矩的下场。也要让那些心怀一丝正义的人知道,沉默和畏惧,换不来平安。


    唯有将那座压在所有人心头的大山彻底掀翻,这漕运,这官场,才能透进一丝真正的光亮。


    而这一切,将从孟谦开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