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章 鬼漕浮踪与御书房低语

作者:轻舟之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贾仁“伏法”,漕运案尘埃落定的官样文章,仿佛一层薄薄的纱幔,暂时遮住了京城官场暗流的汹涌。顾晏辞依旧是那个冷峻持重的按察使,按部就班地处理公务,应对着那些或明或暗的打量与试探。唯有在深夜独处的书房,那紧抿的唇线和眼底未曾熄灭的火焰,才泄露出他内心的不甘与怀疑。


    他从不相信贾仁是终点。


    “大人,”石坤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在书房外响起,“您吩咐核查的漕运旧档,有发现了。”


    顾晏辞眸光一锐:“进。”


    石坤将几卷抄录清晰的账目呈上,手指点向其中一行行数据:“江南‘永丰仓’,发往京师的漕粮,连续三年,其‘耗米’申报数额几乎毫厘不差,精准得反常。河道运输,风水无常,损耗岂能年年恒定如一?更蹊跷的是,核对京师仓场最终入库记录,这批粮每岁总会短少数十石,积年累月,数目不容小觑。”


    他深吸一口气,低声道:“就像……有一条看不见的‘鬼漕’,年年准时从那庞大的漕运体系中,神不知鬼不觉地吸走一口血。贾仁倒了,但这‘鬼漕’,似乎并未停歇。”


    顾晏辞的手指抚过那冰冷而诡异的数字,心中波澜骤起。系统的裂痕,官僚机器无法完全自圆其说的漏洞,终于被他抓住了尾巴!这条“鬼漕”,便是撕开黑幕的新突破口!


    然而,“鬼漕”虚无缥缈,如何追踪?就在顾晏辞对着那堆数字凝神苦思,试图找出更具象的线索时,陈宇带来了一个看似无关的消息。


    “晏辞,”陈宇压低声音,“今日陛下临朝后,与几位阁老叙话,谈及年关京师治安与商事,似是随口提了一句:‘听闻江南来了个叫钱如海的商人,生意做得颇大,近日却似有些讼事缠身?京城首善之地,商事亦需清明,尔等留意些。’”


    顾晏辞执笔的手微微一顿。陛下?在此时,突然提及一个江南商人的名字?语气如此随意,仿佛只是君王对都城秩序例行的关切?


    一种近乎本能的直觉告诉他,这绝非偶然。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都是一条不容错过的线。顾晏辞立即下令:“调阅钱如海涉讼案卷,此人,本官要亲自问话。”


    一切合乎规程。钱如海被带来时,表现得如同一个常见的、因纠纷而略显焦躁的富商,大呼生意不易,声称自己乃守法之人。顾晏辞例行公事般询问了几句,便命石坤带人“仔细查验其随身行李,勿有疏漏”。


    随后,便有了那“意外”的发现——从一只精巧木箱的夹层中,搜出了一本用密语记录的私账。


    破译后的内容,令书房内的空气骤然凝固!


    账本清晰记载着钱如海多年来,通过“采购”古董、字画等方式,向一位代号“墨翁”的京城人物输送了巨额利益。而“墨翁”给予的回馈,除了各项官府便利,赫然包括:“丙字漕路,特货顺达,计X次”、“戊戌年冬,永丰仓米,溢价X成收”等触目惊心的字眼!


    “丙字漕路”!“永丰仓”!


    顾晏辞的心脏猛地一缩!冰冷的数字与这黑账上具体的交易记录,瞬间严丝合缝地对接上了!


    “鬼漕”不再虚无!“墨翁”二字,如同黑夜中的灯塔,骤然照亮了深藏的魑魅魍魉!


    贾仁果然只是个可怜的替死鬼!这条侵蚀国本的巨蠹,真正的操纵者,是这个风雅而贪婪的“墨翁”!其手笔,其隐秘,其代号透露出的气息……李相的身影,已几乎呼之欲出!


    他必须走下去。


    “石坤,”顾晏辞的声音沉静如水,却蕴含着前所未有的决心,“即日起,秘密彻查所有与‘永丰仓’、‘丙字漕路’过往三年相关的所有人员、船只、文书,巨细无遗!”


    “陈宇,动用一切手段,查明‘墨翁’真身!我要知道,他究竟是李相麾下哪条恶犬,还是……”他顿了顿,眼中寒光乍现,“……那匹藏得最深的老狼本身!”


    “是!”两人领命,眼中燃烧着斗志,迅速离去。


    顾晏辞独自立于窗前,望着沉沉夜色。手中的线索滚烫,他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他必须更加谨慎,更加周密,斩断这“鬼漕”,揪出“墨翁”!


    与此同时,紫宸殿御书房内。


    烛火通明,映照着皇帝沉静无波的脸。大太监王公公悄步上前,为他续上一杯热茶。


    皇帝指尖轻轻敲着龙案,仿佛无意间提起:“顾晏辞那边,似乎又找到些新由头,忙起来了。”


    王公公躬着身子,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顾大人年轻有为,尽心王事,确是干才。”


    皇帝端起茶盏,轻轻吹开浮沫,嘴角似有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弧度,轻声道:“才干是有的,心思也够缜密。不过,和李琮矩那只老狐狸比……”


    他微微顿了顿,呷了一口茶,才缓缓吐出后半句,声音轻得像一声叹息:


    “……还是嫩了点呀。”


    王公公头垂得更低,不敢接话。


    皇帝放下茶盏,目光投向窗外无边的黑夜,仿佛能穿透宫墙,看到那场正在暗夜里重新掀起的波澜。


    “雏鹰欲搏苍狼,光有锐气和运气还不够。”皇帝的声音低沉下去,像是在对王公公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还得再磨砺磨砺,看看他的爪子,到底有多利,又能飞得多高。”


    御书房内重归寂静,唯有烛火噼啪作响。帝王的低语,消散在温暖的空气里,不留一丝痕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