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章 八百就八百!

作者:飞星骑士2025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听完夏华这番深入浅出、鞭辟入里的分析,众人深感醍醐灌顶、拨云见日,一方面心头轻松了很多一方面都对夏华愈发敬慕佩服,传说中的“运筹帷幄之中”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我们现有多少乡勇?”夏华看向曲吉东。


    “六百二十人。”曲吉东回答道。


    程飞慨然主动请缨:“我程家有二三百家丁,可调拨大部分前来助战!夏哥放心,这些家丁几乎都受过我程家的恩惠,个个忠心耿耿、敢于用命,平日里也勤练武功,还是能打的!”


    “那就是差不多八百人。”夏华笑道,然后眼神森然一凝,“八百就八百!”


    八百就八百,张辽威震逍遥津,大破孙权十万大军;


    八百就八百,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权上位,开创贞观之治;


    八百就八百,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权上位,开创永乐盛世。


    “我们可用的兵力肯定不止八百,”陈明道,“高杰军来袭,扬州城百姓可以躲在城里避难,城外的难民和村镇百姓则无处可躲,必会首当其冲成为高杰军劫掠祸害的目标,我们大可发动他们。”


    夏华点点头,他目光灼灼地看着众人:“时间紧迫,大伙儿赶紧都动起来吧!”


    随着夏华的调遣和指挥,团队的骨干们一起紧锣密鼓地忙碌了起来。


    杨宁、绣春率领部下们加大了对情报的侦察和搜集;


    曲吉东等人加大了对乡勇们的训练;


    严森根据夏华的指示,组织工匠和难民们抢修军事工事;


    程德、程飞也不遗余力地帮忙,夏华掏钱,他们提供门路和各种便利,紧急订购制作了更多的兵器、军械和各类军需物资,生死攸关之际,夏华顾不上那么多了,通过程家的灰色门路,特地买了一批弓弩、火铳、火药、火油和一百多套盔甲。不管用不用得上,有备无患。


    虽然历朝历代的朝廷官府都把民间私藏私造盔甲定为等同于谋反的大罪,但,明末这些年来,天下大乱,明军、农民起义军、清军天天打来打去,军阀和地方武装遍地开花,叛军乱军层出不穷、四处横行,必然导致大量的兵器军械流入了民间,几十年前,夏华想私下里买些盔甲是极难的,现在完全不是难事,只要有钱、有门路外加胆子大。


    最重要的还是人,程德、程飞急急给夏华又送来四五千难民,夏华也派人分头前往周边村镇宣传“乱军将至,不想家破人亡的,要么去城里,要么赶紧逃去别地,要么就来君临村”,君临村正是第一个,全村大部分人跑进了夏华的庄园里。


    登上一处高台,夏华看着下方密密麻麻、成千上万的人,举起一个大喇叭筒,用最大的嗓门吼着讲话:


    “各位兄弟姐妹、父老乡亲!马上要有大队官军来我们扬州了,是江北四镇里镇守徐州、泗州的高杰的部队,但很不幸,这些官军不是来保护我们的,而是来祸害我们的!高杰此人,心狠手辣、残暴不仁,他的部队也跟土匪强盗流寇没区别,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徐州、泗州,都被他们祸害得惨不忍睹,现在,这些贼人就要来祸害我们扬州了!


    我们怎么办呢?城里进不去,逃又能逃去哪里?唯一的办法,就是拿起武器跟他们拼了!保卫我们的家园!保护我们自己和我们的爹娘妻儿!不要怕!那些贼人也是一条命,谁怕谁?人多力量大,我们这么多人,大家众志成城,就能打败那些贼人!是男人的,留下领取武器,还会有粮食和银子,打败了贼人,立功者都有重重的奖赏,胆小怕死的,赶紧带着家小走吧!”


    听完夏华的讲话,人群轰然骚动起来,成千上万人的说话喧闹汇聚成一道道巨大的声浪,很快,人群涌动起来,有人神色惶恐慌张,选择了离开,有人犹豫不决、迟疑不定,但更多的人选择留下,特别是那些难民,对他们来说,他们已经受够逃难的苦,从家乡逃到了扬州,又逃离扬州的话,接下来逃去哪里?不逃了!豁出去,拼一把!更何况,还有粮食和银子呢!


    “夏公子,我们听你的,跟贼人们拼了!”


    “对!拼了!死就死,怕个球!”


    “老子最恨的就是这些狗屁官军!不但不保护我们老百姓,还带头祸害!连流寇都不如!”


    “我不想再逃难了,逃来逃去,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跟夏公子干了!”...


    选择留下的人们群情激奋,很多人怒火中烧、咬牙切齿,在怕的同时更有恨和怒,泥人尚有三分火气,这世上没几个人愿意受欺负,更没几个人在受欺负后不记仇,只不过,一来手里没家伙,二来没人组织和领导,三来人少力量小,夏华给了他们武器,组织和领导他们,还聚拢了万人,这足以刺激得很多人爆发出心头的仇恨、愤怒和血气之勇。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再怎么慷慨激昂、正义凛然、深入人心的大道理都没有银子管用,夏华很清楚这一点,随着他一挥手,一二百个乡勇吭哧吭哧地抬着几十个大箱子走到高台前,打开后,现场的惊呼声犹如山呼海啸,这些大箱子里装的尽是金锭银锭。


    “杀一个贼子赏银五十两!本公子有的是钱!你们只管给我放手杀!”夏华豪气冲天地大声道,“死了别怕!死了,家里抚恤二百两!死前杀贼子的奖赏也会一文不少地发给家人!”


    看到这么多的金银,人们本就在升温的热血几乎要燃烧了起来,杀乱军贼人不但能保护自己和家人,还能得到奖赏,死了也有抚恤,如何不愿?又见夏华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金银,证明他实力雄厚,顿时都对夏华信心大增。


    “杀贼子!杀贼子!杀贼子!...”人们大吼大叫起来,万人齐喊,汇聚成了一股股怒涛狂澜般的巨大声浪。


    仅一个白天,夏华手上的兵力就猛增到了一千八百余,约八百人是原来的乡勇和程家的家丁,一千多是新加入的难民、居民中的青中壮年男丁,人人都被分发到了武器,绝大部分是长枪,在夏华的命令下,原来的乡勇们跟新兵们进行混编,实施“以老带新”,虽然时间非常仓促,但肯定会有效果。


    高杰军不日侵犯扬州,面对将被乱军荼毒的城外居民和难民,本可躲入城内或溜之大吉以置身事外的夏华昂然挺身而出,自掏腰包“散尽家财”组织居民、难民们自卫反抗,这一行径毫无疑问地属于大义之举,消息传开后,有人难以置信,有人冷眼旁观,有人为之惋惜,还有人暗暗嘲讽等着“看好戏”,更多的人钦佩赞叹不已,有人专程从城里或外地前来投效。


    “欣荣老弟,这就是夏哥、夏公子。”庄园里,在程飞的引路下,一名青年风尘仆仆地来到正忙得团团转的夏华跟前,一见到夏华就激动不已。


    “夏公子,你...哎呀!见到你太好了!没想到你比我还小呢!”青年兴奋得两眼直放光,犹如看到了偶像。


    夏华看着这名青年,见对方二十岁出头的样子,衣着华贵,一看便知是有钱人家的少爷,长得五官端正、仪表堂堂,身材匀称结实,虽一身书生文人的打扮,但举手投足间却有一股江湖好汉式的豪爽气息。


    程飞介绍道:“夏哥,这是卢欣荣,泰州卢家的二公子。”


    夏华微笑拱手:“卢二公子,幸会。”


    “夏公子,久仰,久仰!”卢欣荣一边回礼一边喜笑颜开。


    经程飞讲述,卢家是扬州东边泰州的一户富商,跟程家是商业伙伴关系,主要是做粮食、布匹、铁器生意的,近期来,夏华通过程家“疯狂大购物”,程家从卢家进货的数量一下子翻倍激增,货多了,路上押运就要更当心了,万一出岔子,肯定会损失惨重,所以,卢老爷为锻炼卢欣荣这个年轻的二儿子,特地派他押运货物到扬州。


    抵达扬州后,卢欣荣耳闻了高杰军将至扬州的事,又听说“城外有位夏公子倾家荡产地收容难民,还准备组织难民和村镇居民们抵抗高杰军”,当即被提起浓厚的兴趣,缠着程飞带他来见夏华。


    “夏公子,你此举真是义薄云天!我卢欣荣对你佩服得心悦诚服、五体投地!”卢欣荣满眼发自真心的敬慕看着夏华大发感慨道,“这个鬼世道,世态炎凉、人心不古,狼心狗肺、损人利己之徒多如蚊蝇河沙,忠肝义胆、侠骨丹心之辈却少似凤毛麟角,我以为只能在书里看到古时那种仗义疏财的英雄豪杰,没想到今日能看到活生生的一位!”


    “呵呵,卢二公子,你过奖了。”夏华笑了笑,心里暗想,这种彩虹屁就算了吧,你真敬佩我,就从你家里掏几十万两银子给我。


    卢欣荣的下一句话让夏华大感意外:“夏公子!夏哥!我也要跟你一起干!”


    “啥?”夏华一惊。


    卢欣荣神色认真而郑重:“我根本就不想经商做生意,都是我家老头子逼我的,我打小最崇拜的就是你这种英雄豪杰!你正在干大事、行义举,我要加入!轰轰烈烈才是男儿本色!那些货都白送给你了!哦,我随行还带了一百多名家丁,跟你的团练并肩作战!打那些贼人!”


    夏华反复看着卢欣荣,觉得这家伙有点中二,但这种中二正是年轻人特有的、敢想敢干并且说干就干的热血。


    “好!”对这个主动上门投效的、有钱又有人的有钱人家的儿子,夏华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发现有问题再踢不迟,他笑呵呵地伸手拍了拍卢欣荣的肩膀,“以后,咱们就是兄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