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章 你不要过来啊

作者:飞星骑士2025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驾!驾!...吁——”


    一骑快马飞驰而来,直至夏华跟前,马背上的杨宁一把勒住缰绳,翻身跳下马:“华哥!”他气喘吁吁、大汗淋漓,面皮紧绷、神色惶急。


    夏华看着杨宁这个样子,预感到了什么,心头一沉:“怎么了?有坏消息?”杨宁现在是夏华团练的夜不收大队大队长,专门负责四处侦察情报。


    杨宁喘着气:“有官军要来扬州了!是高杰的部队!”


    听到“高杰”这个名字,夏华的心头愈发下沉:“干!这货要来了!”


    高杰是何人?此人是李自成同乡,原是李自成部下的一个农民军将领,但后与李自成妻邢氏私通而叛出农民军、投靠了明朝,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明军将领,反过头来与农民军为敌,他虽军事水平不高,能力一般,但他一来为获得明廷的信任,二来他知道他再投降回到农民军里绝对没好果子吃,所以在跟农民军交战时十分卖力,逐步成为明末明军的一个高级将领。


    本来,高杰在明军那么多高级将领里并不特别,但他在关键时候抓住了一个“历史机遇”。


    什么历史机遇呢?这要从已经自挂东南枝的崇祯帝说起。


    崇祯帝是不是个好皇帝姑且不谈,但他在国破时没有逃跑,更没有投降,而是自尽殉国,确实是条汉子,然而,他在自尽殉国时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明文指定皇位继承人,更严重的是,他的三个儿子都没有逃出北京、逃到南京,全被李自成俘虏了。


    这下麻烦就大了。


    明朝有一正一副两个首都,前者是北京,后者是南京,北京沦陷了,南京还有一套朝廷班子,只要有个名正言顺的新皇帝,这套班子就能运转起来,可偏偏就独缺这个名正言顺的新皇帝。于是,南京的王公大臣们乱成了一锅粥,急急忙忙地在现存的皇族宗室成员里挑选合适的皇位继承人。


    涉及到皇位,事情就复杂了,参与这件大事的王公大臣们没几个是完全出于国事公心的,几乎个个都把自己的私人利益掺加在其中,你拥护这个王,我支持那个王,扯皮扯淡,扯得一地鸡毛,最终勉强达成共识,拥立崇祯帝堂兄、福王朱由崧为新君,即眼下在南京的那位南明第一位皇帝弘光帝。


    朱由崧能当上皇帝,靠的不是那些手里只有笔的文官,而是几个手握军权的大将,其中之一就是高杰,因此,高杰在这个“历史机遇”中成功地押对了注,一下子成了从龙大功臣,不但被弘光帝封为伯爵,还升任总兵官,提领江北四镇之一。


    所谓江北四镇,是弘光朝廷为巩固政权和边防,在江淮地区设立的四个军区,扬州虽是江淮的一部分,但本不属于四镇辖区,高杰是徐泗总兵,提领的军镇原是徐州和泗州,然而,他垂涎扬州繁华“油水多”,想要霸占扬州,所以悍然率军南下,打着驻守扬州的名义妄图把扬州变成他的私人地盘之一。


    或许有人会问,高杰这么肆意妄为,南明朝廷、弘光帝不管吗?答案是:不管。弘光帝能坐上龙椅,靠的就是高杰等几个大将,哄着惯着他们还来不及呢,哪里敢管和管得了他们。


    高杰是社会底层出身,从未接受过正儿八经的教育,又多年来生活在刀光剑影中,所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不用说了,贪婪、凶恶、蛮横。听说高杰要来扬州,扬州人的态度就是后世《风云》里步惊云的那句台词——


    你不要过来啊!


    历史上,高杰意欲进占扬州府城,扬州人在当地官员们率领下坚决反抗,高杰入城不得,恼羞成怒,纵容部下军士在城外的集镇乡村肆意烧杀奸淫掳掠,这就是南明初的“高杰之乱”,扬州地区被高杰军祸害得“烟火蔽日”“僵尸遍野”“自杰渡河掠徐至扬,四厢之民,何啻百万,杀人则积尸盈野,淫污则辱及幼女,讵奈杰之必得”。


    眼下,得知高杰要来,夏华一阵阵心烦意燥,这帮兵痞一到,他的庄园很有可能会成为高杰军的目标之一。


    “高杰手下有多少兵马?”夏华问道。


    杨宁回答道:“四万多。”


    “艹!”夏华忍不住骂了一个脏字。


    紧急召开的团队骨干会议上,人人脸色阴郁、冷峻、凝重,现场气氛沉闷而压抑。


    “好不容易有点样子了,被这帮御敌杀贼脓包无能、祸害百姓浑身是劲的兵痞一通搅和,很多事都要从头开始了!”严森恨恨地道。


    曲吉东看向夏华:“华哥,好汉不吃眼前亏,把能搬走的东西都搬到城里吧,你有银子,又有程家帮助,不成问题的。”


    “东西好搬,人呢?”陈明道,“现在已经有好几千人听从华哥的,华哥肯定不能不管他们的死活,把他们都带进城肯定办不到,安排他们暂时迁往别地太费事,撂挑子撒手不管,华哥的威信和名誉可就要毁了!”


    陈明说的是实情,任何一个地方的人都不会太欢迎过多的外地人来到自己的家乡,比如扬州城外的难民们,扬州人可以接受他们待在城外,肯定不乐意让他们进城,扬州的官员们为确保城里的社会治安稳定,杜绝外来人口带来的方方面面的隐患,也不会允许难民们进城。


    夏华对陈明的话深以为然:东西好搬,人怎么办?


    同在现场的程飞提议道:“要不,破财消灾?拿出十万八万两银子给高杰换取他不侵扰我们?”


    陈明摇头:“这种军头武夫,个个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你给他十万八万两银子,非但换不来他的手下留情,反而会刺激得他胃口大开,他会断定你有更多的银子,向你索取更多,你不给,他就会明火执仗地抢,因为你在他的眼里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他宰割。”


    翁永祥瓮声瓮气地道:“躲又躲不掉,跑又跑不了,那就跟他们拼了!”


    杨宁苦笑道:“人家有四万多兵马,我们才多少人?怎么拼?”


    众人议论纷纷着,夏华陷入幽邃的深思:


    高杰军即将来扬和祸扬,躲到城里会没事,但夏华的根据地在城外,东西可以搬到城里,那几千名追随他、拥戴他、服从他的难民基本上没法带进城,他如果自顾自己、不管难民们,他将会名誉扫地,安排难民们暂时迁往别地,一来太费事,二来队伍散了,人心也容易会散。


    夏华要干大事,除了银子,还要有人,他现在难以把扬州本地人纳为己用,所以,他的人口基本盘就是那些难民,他绝不能失去难民们的人心,关键时候,他不能退缩,必须挺身而出,成为难民们的主心骨。


    另一方面,夏华嗅到了一丝机遇的味道,他现在虽然又有银子又有人,但还是布衣白身一个,他要干的大事需要他获得官方给的正式职务,即将爆发的高杰之乱对他而言未尝不是一次机会,高杰来意不善且气势汹汹,全扬为之惊恐震动,如果有人在这个时候“表现耀眼”,成为保卫扬州的英雄,那么...


    当然,英雄不是那么好当的,一个成功的、活着的英雄的背后,是不知道多少个失败的、丢了性命的英雄。


    只是,天底下哪有稳赢不输、毫无风险的机会?风险越大的机会,往往成功收益也越大。


    “你可是要干大事的人,怎么能连这点胆魄都没有?”夏华在心里问自己,也激励自己。


    深深地吸口气,夏华闭上眼,片刻后,他睁开眼,眼神犀利地看着众人,缓缓地道:“我决定,正面对抗来袭的乱军!”


    此话一出,众人神色表情各异,大多数是惊诧错愕,陈明有点难以置信地看着夏华:“华哥,你确定吗?”


    夏华重重地点了一下头:“他们不来侵扰我们,我们和他们井水不犯河水,但他们如果打上门来,我们只有跟他们硬碰硬了!”


    陈明上上下下地看着夏华,然后也重重地点了一下头:“华哥你下令,我们都坚定服从!”


    “是的!华哥,我们都听你的!”“夏哥,我这条命本来就是你救的,若不是你,我早死了,你要我拼命,我绝不皱一皱眉头!”“华哥,你说吧,我们该怎么做?”其他人也都态度坚决,无人害怕畏缩,也无人质疑或反对夏华。


    夏华笑了笑,他沉着冷静地分析道:“高杰看似实力强大、势不可当,那只是表象罢了,首先,他是有四万兵马,但他不可能都带到扬州来,他不要他的老巢徐州和泗州了?他不要防着流寇和鞑子了?所以,他顶多只会带万儿八千人来扬州,并且不会携带什么重型的器械;


    其次,高杰部下的士卒兵丁大部分是原先的流寇还有他四处征战一路招募甚至强征逼迫入伍的,这种军士,基本上没接受过完善和正规的军事训练,虽有实战经验,却无战术章法,更无勇悍意志,绝非能征善战的锐士,试问,高杰军何时取得过硬仗大捷?而且高杰军一直也就跟流寇打打,打得过就追,打不过就跑,仅此而已;


    第三,高杰军来扬州是为了啥?为了占地盘、捞油水,为了抢钱、抢粮、抢娘们,基于这种心态,他们岂会勇猛无畏、舍生忘死?横的怕不要命的,只要我们不怕死,跟他们斗狠、拼命,他们就会心虚胆怯、不敢硬来;


    最后一点,高杰是江北四镇的总兵官之一,这江北四镇的军头们虽在拥立当今皇上这件大事上同心合力,但他们的关系并不融洽,互相争权夺利,且彼此之间颇有仇怨,矛盾重重,这一点也能成为我们对付高杰的关键。”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