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章 修建军事基地

作者:飞星骑士2025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次日清晨天刚亮,基本上一夜没睡但照样精神抖擞、容光焕发的夏华去拜访了他的房东。


    夏华和他现在的追随者们共有四十多人,都住在君临村外延一处已半荒废的、有十多间房舍的田庄,这处田庄属于村里一家严姓富户,家主名叫严森,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其父已在数年前病逝,因为他是独子,所以严家的家产积蓄、房舍田亩土地什么的都由他继承了。


    夏华的房东正是严森,经过这些天,他已经比较了解严森了,严父是做生意的,积攒下不少家资,君临村近半的田地是严家的,严森则对经商完全不感兴趣,而是热衷于舞刀弄枪、骑马射箭、看书读史,尤爱军事战争兵书和历史名将传记,同时人品端正温厚,是个“地主家的好儿子”。


    严家的宅院里,登门的夏华和迎接他的严森互相行礼:


    “严公子,早!”


    “夏公子你也早啊!”


    严森长得浓眉大眼、相貌堂堂并且个头非常高,足有一米九几,这在后世都是大高个子,在这个时代更是非常少见。


    客套寒暄后,夏华说出了他的来意:“严公子,你家的那处田庄可否转卖给我?”


    严森有点吃惊:“为何?夏公子你是打算在扬州安家落户定居了吗?那你干嘛不在城里买房子呢?”他多多少少知道夏华做生意、跟四大家族有往来的事,估计夏华现在“很有钱”。


    夏华叹口气,一脸的悲天悯人:“严公子你是知道的,我和我的那些同伴都是从北方的战乱之地逃难到扬州的,在扬州,像我这样的外地难民太多太多了,大部分人过得饔飧不继、贫病交加,我现今赚了点钱,很想帮帮那些跟我一样的外地难民,我打算在你家的那处田庄新盖些房子,尽我所能地接纳一些无家可归的难民。”


    严森听得心头敬意大生:“夏公子可真是慈悲为怀、菩萨心肠呀,这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在下当然支持!卖!半价卖!”


    夏华心头感动,这严森确实是个厚道实在人,在沉吟一下后,他决定对严森说出更多的实话:“严公子,不瞒你说,在接纳和安顿了足够多的难民后,我打算从中挑选青中壮年的男丁加以行伍训练,把他们组建成乡勇团练。”乡勇团练,即民间地方自发组建的武装力量。


    “乡勇团练?”严森再次吃惊,“夏公子你这是...”


    夏华正视着严森:“严公子,北方是什么局面,天下又是什么大势,你肯定也有所耳闻,流寇被鞑子击败后四散奔逃,保不齐会有几支流窜到扬州来,在他们屁股后面,鞑子也会来,不管是流寇还是鞑子,都是蝗虫狼群,他们所到之处,生灵涂炭、寸草不生,扬州已不再是一处世外桃源,我们必须要有自保的能力呀!”


    “说得对!”严森一拍大腿,他随后又有些担忧,“但...夏公子,接纳安顿难民、组建乡勇团练都是要花很多钱的,我就算拿出全部的家产,恐怕也只是杯水车薪。”


    夏华自信一笑:“严公子你放心吧,钱的事尽管交给我,你只要向我提供地方就可以了。”


    严森又惊又喜:“真的?好!没问题!对了,夏公子,我也要加入!”他目光炯炯闪亮。


    夏华伸手拍了一下严森的肩膀:“当然可以!”


    带着已成为夏华“新小弟”的严森回到田庄后,夏华叫来十几个部下,给了每人十几两银子:“你们去城里和周边的村镇招募泥水土木石匠,要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待遇优厚,”他又看向严森,“你去趟程家,告诉程家大公子或二公子,我这里需要越多越好的各种建材,特别是水泥,可以投入生产了。”


    “呃...水泥是什么?”


    “呵呵,你跟程大公子或二公子说了,他们自然知道。”


    “好!”


    有钱办事自然是无往不利,很快,一批接着一批被夏华的部下们招募聘用的工匠来到了严家的田庄。


    “夏公子,你打算建什么房舍呢?”工匠们问道。


    夏华伸长手臂,原地转了一圈:“我打算把这里建满房屋,还要建一道环绕这里的围墙,房屋可以简单点,但围墙必须高大坚固结实,能挡得住土匪强盗流寇的攻击,唔,里面也要建一道围墙,两道围墙就像‘回’字那样。”


    工匠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夏公子,这可是个大工程啊!”“是啊,这么一大片地方,方圆起码有两里地了!”


    夏华豪气万丈:“放心!本公子有的是银子!诸位师傅只需专心干活就行,进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越快越好,管吃管住,一人一天一百文,当日结算。”


    众工匠都大喜:有你这话,我们就放心了,只要你出得起银子,别说盖房子、建围墙了,就是修长城都没问题,一天一百文,一个月就是四五两银子呢,还管吃管住,这公子真阔气!


    有工匠提醒道:“夏公子,光靠我们,人手不够,还需要很多小工杂工跟我们一起干活。”


    夏华回答道:“放心吧,马上就有,数量管够。”


    又有工匠提醒道:“夏公子,田庄周围大片土地都是良田啊,也要盖房子?不耕种了吗?”


    夏华点头:“嗯,不耕种了,也用于盖房子。”


    明年四月份,满清大军就杀来了,哪还有工夫种田呀,只有打退了清军,获得足够大和安全的根据地后才能慢慢种田发育,前期这段时间内的粮食消耗全部靠买,大半年时间而已,夏华手头的银子足够了。


    夏华以严家田庄为圆心,盖房子、建围墙,是要建立他的私人军事基地,这个基地建在扬州城里是最佳的,有现成的城墙保护,但扬州府的官员们怎么可能允许?他只能建在城外。


    根据夏华的构想和众工匠的专业规划,这个基地占地面积约一点五平方公里,东西长约一点五公里,南北宽约一公里,横跨一条小河两岸,从而解决取水排水问题,又能提供水力,基地内外两道围墙,里面那道围起来的面积约占基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夏华要求房屋可以简单点,但围墙必须坚固结实,因为那些房屋都是临时使用的,明年扬州之战打响前,他肯定要带着所有人撤到城里,围墙是保护人员安全的,肯定要坚固结实,但只是用于抵挡土匪强盗流寇的,可不是用来抵挡满清大军的。


    中午时,一支船队出现在基地覆盖区域横跨的那条小河的主流上,每艘船上都打着程家商号的旗帜,每艘船上都堆着满满当当的物资,有的是粮食,有的是木料、石料等各种建材,还有铁料等。


    “夏公子!”为首船上的程飞在下船后兴高采烈地走向夏华。


    “程飞兄!”夏华也喜气洋洋。


    “第一批到了,接下来的会夜以继日、源源不断地送来。”程飞神采飞扬,“我们办事,你放心!”


    “那当然,绝对的!”


    “另外,我们明天就安排第一批外地难民来你这里。”


    “非常好!程飞兄,谢谢你了,还有尊兄。”


    “客气啥!能跟夏公子你一起干出一番大事业,我求之不得啊!”


    “能认识你和尊兄并得到你们的倾力相助,真是我的荣幸和幸运!”夏华发自肺腑地道。


    晚饭时,夏华召集了他团队现在的所有骨干人员,开始分配任务。陈明不在,他和另外九人还在黄家的那处宅邸里看着黄应龙,许云峰也不在,他带着九个人去南京了。


    “诸位,”夏华看着众人,他稍有些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我们的事业,正式开始了!从明天起,大家都要比以前更辛苦了,但没办法,时不我待啊,顶多明年春,鞑子大军就要杀到扬州了,我们必须抓紧时间。


    曲吉东、翁永祥、谭东、栾树文、李保海、陈家鹏、蔡晨旭、陈军、王梓楷,还有押住你们七个,外加陈明和许云峰归来后,训练乡勇、组建团练的事务就交给你们了。”


    被点到名的曲吉东等人都精神振奋:“是!华哥!”“明白,夏哥!”“你尽管放心吧!”


    杨宁急道:“华哥,我呢?”


    夏华笑道:“你重操旧业继续干夜不收,因为我们需要专门四处侦察情报、打探消息的人手,就由你和绣春负责。”


    “好!”杨宁也兴奋不已,绣春郑重点头,“是!”


    “严森,”夏华看向严森,“庄园的建设事务交给你。”夏华的这个军事基地肯定不能叫什么城堡,对外声称是庄园。


    严森同样摩拳擦掌:“没问题!”


    夏华继续看着严森:“我们的庄园不但要收容很多难民,还要成为练兵场和兵工厂,唔...什么是兵工厂呢?就是我们要有自行打造兵器盔甲、制作军械设备的能力,所以,我们另要招募越多越好的铁匠和制造兵器军械的能工巧匠,最好还要有火器工匠,在庄园里建立工坊,铁料、燃料什么的,我会联系程家解决。”


    严森想了想,有点迟疑:“铁匠不难招募,但制造兵器军械的能工巧匠和火器工匠估计不太好招募。”


    “没事,慢慢来。”夏华道,“我大明有两地火器工匠最多,一是北方九镇边境,二是南方沿海的浙闽粤,北方已沦陷,肯定有很多火器工匠南逃,浙闽粤在多年前是官军与倭寇激战的地方,当地的火器制造业十分发达,这方面的工匠是非常多的,我们可派人前去聘请。”


    严森的思路被打开了:“我明白了,交给我吧!”


    夏华把各项事务都交代完,拍拍手:“诸位,一起加油吧!”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