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章 不被刀架到脖子上不知道死

作者:飞星骑士2025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夏华很推心置腹地道:“汪公子,古人云,覆巢之下无完卵,我们都是大明人,大明朝这艘船要是沉了,乘坐在船上的我们又岂能独善其身?眼下,国家处于危亡之际,正是我们报效国家、为挽救国家出力的时候呀!”


    汪书沐微微皱眉道:“夏公子,没那么严重吧?朝廷不是已经在应天府恢复了吗?福王也在应天府登基了。依我之见,北方虽然还不太好说,但南方肯定很快就会稳定下来,我们不需要为此杞人忧天。”


    我去你的杞人忧天!夏华险些爆粗口,他强忍住心头的窝火,语重心长地道:“汪公子,话不是这么说的,北方也好,南方也好,都是咱汉家的土地,一损俱损,北方又有流寇荼毒又有鞑虏祸害,山河破碎、民不聊生,我们怎能在南方长久偏安苟且?必须彻底地消灭流寇、驱逐鞑虏,天下才能真正地恢复太平、重新安定下来呀!”


    汪书沐显然对夏华的这个话题不感兴趣:“那是皇上和朝中的王公大臣们操心费神的事,跟我们有何关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何须为此多虑?”


    夏华继续努力:“汪公子,实不相瞒,身为一个故土沦丧、流落异地他乡的人,我望眼欲穿想要返回家乡,所以,我想招募豪杰壮士、筹集钱粮、打造兵器军械、组建义军与朝廷王师并肩作战,不知你和汪家可否助我?”


    汪书沐吃惊不已地瞪大眼:“什么?夏公子你想做这种事?你...”他面色愈发疑惑,“夏公子,你这是何必呢?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很凶险的,夏公子你完全可以在扬州安逸度日,何苦投身兵戈戎马?”


    夏华神情庄严:“国家危难,男儿自当挺身而出,汪家难道不愿?”


    汪书沐摇摇头:“夏公子,我汪家只是良善商贾,只想安稳做生意赚钱,不想招惹麻烦。”


    夏华真想把汪书沐喷个狗血淋头:“汪公子!天下大乱,你汪家如何置身事外?”


    汪书沐回答道:“再怎么打仗,就算改朝换代,难不成还不让人做生意了?”


    夏华无语了,他完全明白汪书沐及其背后的汪家的立场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且麻木不仁、鼠目寸光,不被刀架到脖子上不知道死。


    夏华之所以在签完契据、拿到银子后留下来继续跟汪书沐喝茶,目的便是尝试说服汪家跟他“共图大事”,干大事光有银子还不够,还需要方方面面的社会人脉关系网、各种白的灰的黑的门路等等,汪家当然拥有这些,如果他们愿与夏华合作或助夏华一臂之力,夏华的宏图大计自然会事半功倍,但汪家毫无这个意愿。


    话不投机,夏华懒得继续浪费时间,起身拱拱手:“汪公子,在下还有事,就不打搅了,告辞。”一直在外面候着的曲吉东、翁永祥等人被夏华招呼进来搬金银。


    “夏公子,你这就走了?”汪书沐连忙起身想要挽留,“都临近正午了,我已略备薄酒,还请赏光...”


    夏华没搭理汪书沐,拂袖离去。


    走着走着,夏华猛地转身:“你们俩跟着我干嘛?”


    亦步亦趋在夏华身后的两个女子连忙乖巧施礼:“汪公子已将我二人赠予夏公子您了。”她们俩就是刚才在夏华身边摇扇子和倒茶的。


    “我不要,你们回去吧!”夏华扭头继续走人。


    二女当即都慌起来:“夏...夏公子,您不接纳我们的话,我们回去后会被责罚的...您就...您就要了我们吧...”说着都已眼中泪花闪闪。


    夏华重新看了看此二女,毫无疑问,她们俩都是汪家养的扬州瘦马,并且还都是顶级的,被汪书沐当成礼物送给他了,一个身材婀娜多姿、曲线曼妙,线条优美的菱形脸上嵌着一双七分灵动、三分柔媚的狐狸眼,柳亸花娇、韶颜稚齿,肤白犹如新剥鲜菱,嘴角边长着一粒细细的黑痣,


    另一个长得明眸皓齿、清丽可人,苹果脸蛋,眉如翠羽,一双月牙眼顾盼生辉,小巧的翘鼻子,腰如束素,纤细苗条,同样亭亭玉立、楚楚动人。


    “你们俩叫什么?”夏华问道。


    “回公子,婢子唐诗诗。”


    “回公子,婢子宋词儿。”


    夏华笑了笑:“名字挺不错的,不知道有没有元曲,你们俩会干嘛?”


    唐诗诗和宋词儿回答道:“回公子,我们通晓琴棋书画,还会歌舞,还会...”都红着脸小声地补充道,“还会暖被窝。”


    夏华干笑一声:“我对琴棋书画歌舞没兴趣,暖被窝也不需要,倒是需要有人给我铺床叠被、洗衣做饭,你们俩愿意么?”


    唐诗诗和宋词儿连连道:“愿意,婢子愿意。”


    夏华见此二女愿意给他当婢女,便不再拒绝了,唐诗诗和宋词儿这种女子就是达官贵人、有钱人的玩物,还会被当成礼物送来送去,他不要,此二女一来回去后会被责罚,二来下次不知道会被送给谁,假如她们的新主人不是啥好人,她们以后的命运就不用说了,夏华干嘛不学雷锋做好事呢?


    离开汪家的这处园林后,夏华一行先带着金银返回君临村,稳妥放好并安排好人手严密看管,然后吃午饭,饭后午休时,好事成双,郑家的那一百万两银子也送过来了,跟汪家的一样,部分是黄金,部分是白银。


    “夏公子,一百万两,一两不少。”带钱过来的人正是郑元化,他本来没必要这么纡尊降贵亲自跑一趟,但他需要当面亲手拿到夏华的肥皂香皂“秘方”,不想经过第三个人的手。


    “爽快!”夏华笑得光彩照人,签完契据后把“秘方”递了上去。


    郑元化接过“秘方”迫不及待地打开来,刚看两眼就把眼珠子瞪得滚圆:“就这么简单?”


    夏华笑容可掬,活像一个奸计得逞的骗子:“对啊,所以成本非常低廉,利润非常丰厚。”


    郑元化感到就跟闪了腰岔了气似的难受,又像吃了一只苍蝇一样恶心并且这只苍蝇还是从粪坑里现捞出来的,一百万两银子就买了这么个“秘方”,他真恨不得反悔把银子抢回来,但他的理智阻止了他的冲动,气闷闷地离开了。


    “郑三爷慢走,不送啊!”在笑颜如花地送走郑元化后,夏华单独叫来许云峰,递给他十几个银元宝和几个金元宝。


    “云峰啊,算算日子差不多是时候了,你挑几个精明强干的兄弟跟你带着吴应熊和吴宜去南京一趟,跟吴三桂的人在约定的地点换人,记住,要确保我们在吴三桂手里的人都平安无事,还有,一路上多加小心,多留个心眼,防止吴三桂的人在你们回来时跟踪尾随半路上埋伏报复。”夏华嘱咐道。


    许云峰肃然领命:“明白!华哥放心,我一定办好这件事!”


    交代完和安排好这件事后,夏华准备再次出门,冲凉,换衣服,脏的衣服裤子外加袜子都丢给了唐诗诗和宋词儿:“洗干净了。”


    二女脸上的表情都一言难尽:“还真让我们洗衣服啊?”无奈,夏华现在是她们的主人,她们只能老实服从。


    一身清爽,夏华正要出门,却见吴宜眼中带泪、畏畏缩缩地过来:“夏大哥...”


    “嗯?”


    “我...”吴宜低着头,双手攥着衣角,轻咬嘴唇嗫嚅道,“我不想去南京。”


    “不去也得去。”夏华看着吴宜,语气坚定不容分说,“你不去,你爹派来的人还以为我把你害了呢,那我就没法换回我的兄弟们的家人了。”


    吴宜不说话了,神色有些恍惚。


    夏华轻叹了一口气,对吴宜,他本来没感觉,吴三桂再怎么臭名昭著,他的儿子们有份,女儿们则是完全没关联的,所以吴宜是无辜的,而且当初在南下的路上,她还救过夏华的命,对遭到清军残害的汉人,对在战争动乱中凄惨无比的人,她都表现出极度的同情,由此可见,她本性善良,所以夏华对她渐渐心生怜悯和不忍。


    “好了,回去吧,”夏华温声道,“以后...有缘再见吧!”


    吴宜抬起头看着夏华,眼中泪花闪闪。


    夏华没工夫当暖男,大步出门,前往跟程家约定会面的地方,他下午还要继续谈大生意。


    扬州四大家族里,程家的财势相对最弱,但口碑形象最好,不同于另外三家在坐拥金山银海后基本上把钱财用于钟鸣鼎食、酒池肉林,程家乐善好施,热心于社会慈善活动,经常修桥补路、扶危济贫,在扬州,程家老爷子程槚素有“程大善人”的美誉。


    这几年来,由于外地战乱频繁且战火愈演愈烈,大量的难民涌入扬州,程家慷慨解囊地设立了很多善堂和粥厂,累计掏出了百十万两银子,救下了成千上万的难民,可谓功德无量。


    也正因如此,程家的银子不如黄家、汪家、郑家的那么多。


    程家宅邸门口,两个年轻男子客气和热情地迎接了登门的夏华,一个不到三十岁,一个二十岁出头,都一脸的阳光和正气。


    二人微笑着一起向夏华行礼:“夏公子,欢迎,欢迎。”


    夏华也微笑着回礼:“请问二位公子是?”


    年长的年轻人介绍道:“在下程德,这是舍弟程飞。”


    “程大公子、程二公子,有礼了。”


    “夏公子,里面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