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七章,史密斯教授的建议

作者:煮熟了的螃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嘿,林,回家的感觉怎么样。”


    电话的另一端,传来史密斯教授温和的声音,同时还有毛巾擦拭头发的沙沙声。


    林峰知道,这位教授有晨起跑步的习惯,无论春夏秋冬,从未断过。


    “非常好,吃到了家乡菜,您知道的,美国的中餐,并不正宗。”


    或许是与自己熟悉的人通话,林峰也渐渐放松下来,他和史密斯教授闲聊了几句,在确认这位教授已经坐下喝咖啡以后,才切入主题。


    “教授,我遇到一些麻烦,准确地说,是面临一个选择。”


    林峰深吸一口气,随后用较为正式的语气说着,把自己的遭遇一股脑地抛出,希望能够得到建议。


    “这的确是一个很难的选择,换做是我,也会表现得很慎重。”


    史密斯教授听完林峰的讲述,也是语气变得谨慎起来,在他看来,林峰的表现没有任何问题,是堪称教科书一样的典范。


    没有急于做出决定,而是在全盘分析利弊后,做风险评估。


    “你知道的,我对你们国内的情况不了解,但是我可以给你讲个小故事,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史密斯教授并没有仅仅充当一个倾听者,事实上他很理解林峰的处境,所以他在用他的方式,给出建议。


    “我年轻的时候,曾在埃德米尔教授的实验室工作,我想你应该听说过他,毕竟在三十年前,他在美国电子领域还是很出名的。


    当时我有一位同事,名叫塞萨尔,是个西班牙移民后裔,他天赋卓越,深得埃德米尔教授喜欢,而且我们都认为,他将来一定会在电子学领域闯出名堂。


    可结果呢,在这个领域,并没有出现一个叫做塞萨尔的电子学天才,你猜因为什么?”


    史密斯教授很会讲故事,而且喜欢互动,他把问题抛给了林峰,而林峰也很配合地问了一句“为社么”。


    “因为他做出一个改变他一生的选择,他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加入了IBM的通信技术研发团队,之后进入总公司,担任高管。


    现在成了一个大富翁,正在满世界旅行。”


    史密斯并没有讲述一个悲伤的故事,反而,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人生总是要面临选择和挑战,孩子,你已经长大了,需要独自做出决定。


    我没有权力替你做出决定,就好像塞萨尔一样,所有的决定都是他自己做出的,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


    也许东方人会觉得,这是一种自负的行为,但是在我们这样的西方人看来,却完全不同。


    这是自信,而且是在深思熟虑,做出理性分析后得到的自信。


    而你,我的孩子,应该自信起来,其实我早就想说,你的自信还不够,至少和你的天赋相比,远远不够。”


    史密斯教授的话,让林峰一愣,西方人的观念和东方人完全不同,自己一直在按照东方人的逻辑考虑问题,而史密斯教授,则给出一个西方人的逻辑答案。


    在选择时,重要的不是选择结果,而是这个选择,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的。


    “谢谢,教授先生,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过我还是需要您帮我一个忙,是关于项目评估的,稍后我可以把相关资料发给您么。”


    林峰深吸一口气,他知道史密斯教授的意思,所以答案,不言自明。


    “没问题,发过来吧,不过要等一阵儿才能给你回复,你知道的,我孙女过来了,这个小家伙马上就要起床,我必须先给她做早餐,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儿。”


    史密斯教授说完话,便匆匆挂断,林峰则是笑着摇摇头,低声说了句“孙女奴”。


    这个老教授什么都好,就是太宠那个孙女了,要知道他嘴里的小家伙,现在已经上高中了。


    事情果然如同史密斯教授说的那样,林峰将岐山大学实验室的软硬件情况发了过去,包括型号和版本等等,极为细致。


    同时也把徐斌的要求发过去,林峰需要做一次严谨的风险评估,交给史密斯博士,就相当于交给了第三方。


    没有任何主观情绪干扰和利益纠缠,客观合理地做一次全面评估。


    做完一切,林峰放松下来,身体也终于感到一丝倦意,他回到床上,把手机放在一边,沉沉睡去。


    滴滴,滴滴。


    一连串的提示声响起,林峰睁开朦胧的睡眼,他轻轻拿起手机,发现竟然是哈什米那个印度学弟发来的。


    “嘿,林,史密斯教授刚刚交给我们一份‘新任务’。


    是个来自中国的产品研发项目评估,听起来好像和你有关,所有人都在忙,正在录入参数。”


    “好吧,大概三个小时后就会有结果,这很麻烦,大家都在抱怨,等回到波士顿,你最好请大家喝一杯,这是为你好。”


    哈什米半开玩笑地说着,林峰则是笑了,他很清楚史密斯实验室有一套人工智能系统,是专门做评估的,偶尔会拿来做一些商业用途,费用可不低。


    莫名的,林峰心中多了一丝温暖,这个事情很麻烦,所有参数必须重新录入,而且要根据具体行业,用途,环境等等做出算法调整,整个实验室的师兄弟们都出动了,这个人情,可不单单是喝一顿酒就能弥补的。


    至少得两顿。


    给哈什米回了消息,林峰坐起身,虽然睡的时间不长,但是精神也是得到了恢复,他决定做一些其他事情,不能让时间白白流失。


    评估的事情交给了史密斯教授,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其他方面的调查。


    首先是数据源,岐山大学有自己的医院,这个项目的数据来源就是那里,不过一所医院的数据显然不够用,太狭窄了,必须扩大数据采集面。


    于是林峰试图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相关数据,但是很快他就发现,官方通道并不是开放的,自己根本无法获取。


    “有些难办啊。”


    林峰皱起眉头,数据源的宽度会对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如果无法拓宽数据宽度,那么演算出来的结果会有很大偏移。


    思来想去,林峰把这个问题记录下来,他需要和徐斌好好谈谈,将这件事加入到合作的正式洽谈中。


    就在林峰刚刚把笔放下,手机的提示音又响了起来,他拿起来,发现是哈什米,系统演算的结果已经出来了。


    那是一份非常工整的评估报告书,而且从多个维度,给出评估意见。


    抛开详细的分析,林峰直接翻到最后的结论部分,看到62%的可完成性,心中微微一沉。


    他也曾经多次参与这种项目评估,通常来说,具有可实施性的项目,完成性指标要达到70%以上。


    这是通过严谨计算得出来的可视性结论,在通行权重比的配置下,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别看只差8%,但这就是一道天堑,极难跨越。


    在礼节性地对哈什米表达感谢后,林峰合上手机。


    他已经做出了选择,但是胜算,似乎并不大。


    遥远的东方,一丝光亮穿透夜的黑暗,沪市的清晨即将到来,按照约定,今天,他必须要给徐斌答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