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2章 语成谶

作者:海鸥不睡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汤圆不愧是封了柱国将军的狐狸,虽然只有三岁,却神勇异常。叶濯灵把田鼠肉干丢进院子,它闪电般跳过栅栏,精准地叼住了肉干,鼻头嗅了嗅,仿佛意识到了什么,肚皮一翻,眼睛一闭,舌头一吐,压在肉干上装死。


    叶濯灵躲在灌木丛里,看它这副没出息的样子,急得上火——房里不会有人吧,有人还不跑?那匹马死了多时,有野兽来饱餐一顿,所以她猜这儿无人,叫汤圆进去看看,它倒好,躺人院子里挺尸。


    可能是听到了她的心声,汤圆躺了一会儿,睁开眼,先把肉干咔嚓几口吃完,然后抖了抖毛发,迈着小碎步来到檐下,杏眼蓦地一瞪,弓起背发出一声尖叫,连滚带爬地跑了回院门。


    她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却见店门里蹿出一只细尾巴的黄鼬,花脸沾血,跟汤圆打了个照面,吓得双爪离地蹦了起来,顷刻间就逃没了影儿。


    ……地仙的胆子都这么小吗?


    叶濯灵叫汤圆等在原地,腹诽着跨进院门,低头见土壤也沁着斑斑暗红。推开木门,比刚才还要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饶是有准备,她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


    大堂内血流成河,桌椅东倒西歪,后窗破损,三个征北军伏在地上,腰刀脱手,脖颈、躯干都有被利器砍出的狭长伤口,背后还扎着铁镖。


    这里不久前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战斗。


    她胃里翻涌,逼自己去检视他们的致命伤,挑了个没有全部浸在血里的尸体,一边干呕一边脱他的衣服,在他肩头发现伤口有些眼熟,中间深,两头浅。


    爹爹曾经在战场上挨过一刀,也大致是这个形状。她给他换药时问过一嘴,爹爹说有些赤狄武士使双刀,挥起来如同两弯寒月,那刀磨得极锋利,劈骨头和劈豆腐似的,能入甲三分。


    但这种武器很少见,因为刀身太重,单口就有七斤半,抵得上一条八尺长枪,更何况是双手使,这就要求使刀者既魁梧有力,又身法灵活。


    叶濯灵拔下另一人身上的铁镖,镖打中后心,没有半分偏移。普通的镖顶多几两重,而这沉甸甸的三棱脱手镖足有一斤,能击四十步开外。她扫视一圈,其他的镖没这么大,但和这枚一样,都刻着螺旋纹,正是赤狄兵常用的制式。


    ……人肯定不是黄大仙杀的,它看到汤圆都吓得一激灵,也没跟她讨口封。这队征北军是碰上了赤狄人里的高手。


    赤狄人不是已经被陆沧打到狼牙坡以西了吗?


    为何会出现在这?


    “难道我想岔了,那禽兽不是找借口抓我,是真觉得有赤狄细作混进城绑我走?”叶濯灵恍惚起来,喃喃自语,“不对啊,我特意给他留了信,傻子都能看出是我把他休了吧……”


    她给死不瞑目的士兵们挨个合上眼,双手合十鞠了一躬,退出屋子。


    风吹在身上格外冷,叶濯灵忽然想到什么,绕到村店后,一条河谷出现在脚下。


    这店建在丘陵上,对面是高耸的山峰,秋季水枯,河道显得深且宽,水色澄碧,一股凉气直冲鼻尖。河上架着一座石桥,长约十丈,可容一辆双驾马车行驶,桥墩立于水中,背阴处生着绿幽幽的青苔。


    靠岸的桥墩印着一抹刺目的红,叶濯灵贴着崖壁往下看,只见一个士兵在白石滩上摔得脑浆迸裂,几只秃鹫正在啄食尸体。他身边还有一匹摔死的马,半身露在水面外,已经被吃得见了白骨。


    这队骑兵每人都骑了马,还有两匹马不知所踪,也许是被赤狄人顺走了。


    她走到桥头,发现一串带着黄泥的马蹄印,是从对面跑来的。泥中带血,颜色比屋中的新鲜,应该是那名死里逃生的士兵留下的。算算时辰,此人在山里躲了半宿,等赤狄人走了,就返回云台城报信。


    叶濯灵带着汤圆回到车上,采莼和银莲看到她,一个劲儿地念阿弥陀佛:“姐姐去了这么久,再不回来,我们就要找您去了!”


    她和两人讲述了在村店里的所见,苦着脸道:


    “千算万算,没算到陆沧是个乌鸦嘴!天上果真掉下赤狄细作了,他就不能编个别的理由抓我吗?追兵是没了,又来个新的大麻烦,让赤狄人知道我爹是韩王,我有九条命也不够他们收啊。”


    她爹每次搦战骂阵,必竭尽所能将赤狄人羞辱一通,用词五花八门、推陈出新,在草原上都出名了,偏偏还是用赤狄话骂的,对面能听懂,副将都让她劝着点儿老王爷,收着点骂,别把人士气给骂出来了。


    “赤狄人下手狠毒,云台城的守军知道自己人死得这么惨,一定要花大力气捉拿他们,他们就算有高手,也寡不敌众,是不会沿着这条路回去的。”叶濯灵推测。


    黄羊岭绵延二百里,是堰州最大的山川,北部状如两撇羊角,一条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大羊角,入口在草原上,因为地势险峻、野狼横行,极少有人走,一条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小羊角,入口在云台城外四十里,是曾经的商队要道。这两条道在羊头湖交汇,往南就是蜿蜒盘绕的下山路,因四围险峻,只有这一条路能行车马,要走四日才能出山口,到达襄平郡境内。


    “一种可能,赤狄人回老家,另一种可能,他们要去南边。我的意思是继续走,走慢些,别跟他们撞上。”


    叶濯灵要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底,南边她非去不可。她还指望继续为屠狼大业鞠躬尽瘁,中道崩殂也算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可银莲和采莼的命也不是轻于鸿毛,让她们跟着走,她不能确保她们的安全,于心有愧。


    采莼还是那句话:“我听姐姐的。”


    银莲道:“昨夜姐姐引开追兵,我就知道您将我们放在心里,前面就是刀山火海我也跟您闯。”


    叶濯灵一手搂着一个好妹妹,感动得无以复加:“汤圆的意见呢?”


    小雪狐端坐在角落里,委屈地摇了下头,依依不舍地看向西北方。


    她加重语气:“想好再说。”


    汤圆的耳朵耷拉下来:“汪。”


    “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


    *


    残夜已消,晨曦未露,万里苍穹沉静如深海。


    一颗雪亮的晨星现于东天,将海水照成黛蓝色,千峰重峦如同海市蜃楼,在远方的雾气中轻缓地出现了。


    正是九月初三霜降日,陆沧率征北军穿晨雾而行,在驿城外稍作停歇,溟濛的水汽触在面颊上,让他想起溱州的丝丝春雨。只是晃神须臾,他又变回了高傲威严的主帅,好似背后长了眼睛,转身“啪”地一鞭抽在士兵脚边:


    “谁准你们动这些树?”


    那名新兵才伸出一根竿子,就被迫收了回来,本想说自己看别人也偷摘了柿子吃,迫于王爷冷酷的神色,只敢连声告罪。


    朱柯开口训斥:“你们跟了王爷几个月,怎么不长记性?还摘到王爷跟前来了。”


    土路边有几棵柿子树,枯瘦的黑色树枝上挂满了小柿子,就和一个个小灯笼似的,橘红晶亮,外皮挂着层银霜,煞是玲珑可爱,引得一群肥硕的鸟雀落在枝头,热火朝天地争论吃法。


    新兵嗫嚅道:“小的见这树不在院子里,就以为是无主的。”


    陆沧见他年纪尚小,便语重心长地讲道理:


    “军队有军粮,流民风餐露宿,看到这树就摘了柿子果腹,或许能救下一条命,因此便是无主的,我们行军也不应去碰,只有缺粮时才打它的主意。伙头兵炊饭何曾短了你,非要贪那一口新鲜,损了自己的福报。”


    新兵喏喏称是,红着脸退下。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他们干这行刀口舔血,最信命,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能给自己积点阴德,自然是好的。


    歇了这一盏茶,也该走了,陆沧跨上马背,目光不期然被地面一抹亮色吸引。柿子树下落着几根鸟羽,其中一根格外醒目,嫣红胜桃,明丽如霞,他抬头往上看,一只雀儿站在枝桠上,啄了满嘴晶莹油亮的柿子肉,几乎胖成了一个粉绣球,也不知是怎么飞上来的。


    ……在南方没见过这么憨态可掬的小鸟。


    他瞄了眼左右,长鞭在空中甩了三下:“疾行。”


    鞭梢落地时,神不知鬼不觉地卷起那片粉色的羽毛,下一瞬,这宝贝就到了腰间的荷包里。


    鼓吏“咚”地敲响行军鼓,十步一击,大军整齐地在道路上前进,威风凛凛,气势恢宏。


    八月廿九出云台,征北军至今已走了五日,申时过后,众军士在丰谷县外安营扎寨。这里是离乌梢渡最近的一个县,过了河,再走二百多里就是白河郡,此前陆沧派人给占据州治的流民帅送去了招降书,按信中约定,朝廷军在此静候回音。


    才扎好帐子,陆沧就听得外头喧哗,间杂着朱柯吃惊的叫声,他撩开布帘,那报信的校尉已跑至近前,单膝跪下,喘着粗气抱拳道:


    “禀告王爷,赤狄细作……”


    陆沧一胳膊把他揪进来:“里面说。”


    朱柯最是和他默契,屏退帐外侍卫,在外头放哨。


    校尉进了帐,陆沧叫他坐,递给他一枚消渴清心丸,他含在嘴里,抹了抹满头的汗:


    “王爷神机妙算,赤狄细作确实在黄羊岭!”


    陆沧心一紧:“抓住了?可有伤亡?”


    他当时下令活捉叶濯灵等人,但抓捕是个粗活儿,刀剑无眼,容易误伤。


    校尉见他神情略带紧张,不敢坐,跪下回话:


    “死了四个。”


    三人一狐中箭殒命的画面在眼前闪过,陆沧脑子一懵,刹那间竟不知如何反应,缓缓坐到榻上,左手下意识摸进荷包,那根玉簪冰冰凉凉地戳着指腹。


    “……死了?”


    校尉惋惜道:“是,连马都被砍了。这队派去的骑兵是新人,行动莽撞,竟就这么跟着进了村店,在村店里……唉,小的知道后既惊又怒。”


    “我不是让他们活捉吗?!”


    “是赤狄细作先动的手,他们出手便是杀招,那几个小兵只得拼尽全力与之一战。”


    陆沧沉默许久,握拳在桌上砸了两下,“呵”地笑了声,嘴唇却怎么也扬不起来,额角青筋抽动。


    这叫什么?天意如此?


    那胆大包天的狐狸精就这样死了?


    她不是很厉害吗?不是运筹帷幄胸有城府多谋善断吗?不是把他迷得色令智昏、耍得他颜面尽失吗?


    她竟然就这样平平淡淡轻轻松松地被一群新兵给杀了?!


    他还没亲口问她一句话!还没让她认错、低头、偿还她做下的孽!


    他还没把这根簪子甩到她脸上,对她说“谁稀罕你的破玩意”!


    一阵怪异的空虚淹没了胸口,难受得紧,陆沧从未有过这种感受,声线干涩地开口:“小的那个也死了?平时看着机灵,怎么……”


    校尉愣了愣,“那四个士兵同年,今年一样是十八岁,王爷说的是哪个小的?”


    天灵盖似被浇了桶凉水,陆沧猛地一震,终于醒过来:“你是说追去的五人里折了四个?”


    ……她没死?


    还有能耐杀他的人?!


    她怎么不被一箭射死呢?死了倒干净!


    陆沧冷哼着将玉簪揣回兜里,等他抓到这心狠手辣的狐狸精定要严惩,不五马分尸不足以报此之仇!


    校尉痛心道:“是,小的也没想到!剩下的那个兄弟拼死逃回来报信,说就是在草原上也未曾见过这么厉害的赤狄兵,他们使弯刀铁镖,在村店里发现我们的人,就大开杀戒,血流成河啊!”


    陆沧如遭霹雳,不可置信地问:“还有赤狄人在东辽郡?”


    居然一语成谶了!


    话出口便差点露馅,他咳了声,长眉紧锁:


    “本王以为他们去梁州了。你将事情原原本本地说来,死去的同袍,本王会以殉国之礼安葬。”


    校尉便与他说了三日前的遭遇。


    原来八月廿九当晚,五个骑兵沿西路去追“赤狄细作”的马车,一路未见马车踪影,便依陆沧吩咐,径直去黄羊岭入口守着。那处有个老村店,店里人畜俱空,桌凳却还在,堪能当作营房歇一宿。骑兵们放马在院内吃草,一人在外守夜,四人在屋内坐,到了三更末,忽听窗外有人语马嘶,推门一看,守夜人正被一名彪形大汉用铁镖逼至门口,大喊同袍来助阵,马也受了惊,满院乱跑。


    除了那身高八尺的虬须汉子,还有三个商贾打扮的赤狄人,穿着尖头靴,戴着鼠皮锥帽,浑身一股羊膻味儿,手持兵器目露凶光。据逃回的士兵说,这些赤狄人会讲简单的中原话,问他们是不是征北军,他们答了个“是”,对方便如同见了杀死爹娘的仇人,挥刀便砍。那汉子使两口弯月钢刀,尤其厉害,一个士兵慌不择路破窗而逃,骑着匹惊马,被赤狄人追得掉下山崖,摔在河滩上,另一人欲从前院骑马逃走,那汉子飞来一刀劈断马颈,他只得乘另一匹马过桥进山。


    屋内三人皆被残杀,四个赤狄人骑上自己的马,用绳索把征北军剩余的两匹马一套,掷了一枚铁镖过去,击中士兵的后肩,追他过了石桥。也是这士兵命不该绝,夜色深浓,山林茂密不见星光,让他找到个隐蔽之处躲过一劫,他战战兢兢地等了半宿不敢合眼,天亮后赤狄人走了,他便骑马原路返回云台。因为失血过多,他在半路就昏了过去,幸而老马识途,驮着他跑回了南城门。


    城守将他抬入城内包扎止血,他到晚上方悠悠转醒,哭着同众人讲述了这段可怕的经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