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几两银子,够用个屁呀。”
通往黄羊岭的路上,叶濯灵在马车里发愁地点着余钱:“我真是太实诚了,为何不把那宝石敲成八瓣,华仲四瓣我四瓣,够用一辈子。那禽兽都说了,赤狄左贤王帽子上镶的鸽血宝石是西域来的,连京城也少有这样的成色,放在番市上值两千金呢!”
如今东辽郡的米价涨得厉害,银子不值钱,拎着还重,要是能揣着小而轻的宝石去南方,路上瞅准时机换点布匹粮食、生活所需,那就再好不过了。
“姐姐,我们带的钱虽然少,但干粮够吃三个月,得小心别让人抢了吃的。”采莼在一旁整理着包裹,忧心忡忡,“也不知会不会碰上土匪,我们四个好不容易跑出来,要是被半路打劫……想想就可怕。”
“自从和赤狄开战,黄羊岭就没有商队了,方圆几十里穷得叮当响。土匪也要过日子,想来都去南边劫富人的财了,要么就入了流民军。”
叶濯灵趴在座垫上,两手托腮想了想,“要防备的只有陆沧派来抓我们的士兵,他们的马跑得比车快,一宿都没遇上我们,这会儿要么进了山,要么就等在黄羊岭的入口。银莲,你看到路边有破房子就停下来,我们生火做饭,一起想想应对的法子。”
“好!”
昨夜三人一狐在云台城外歇到寅时,天亮前由银莲赶车,在西边的小道上走了十多里。附近土质干硬,辨不出那队骑兵留下的马蹄印,这可辛苦了汤圆,一直竖着耳朵听动静。好在荒郊野外,本就地广人稀,前阵子打仗,这里的村民跑得一干二净,从北面行来,只见地上有白骨,不见路上有活人。
叶濯灵昨晚嚼了半根紫金参,睡了两个时辰,醒来觉得身体里的血液在沸腾。她躺在座垫上翻了个身,撩开汤圆脖子上挂的小荷包,拿出那枚世间独一无二的扇形印章来,把“柱国将军”四个篆字怼到眼皮下看了看,一脸不屑:
“这雕刻也不是顶好啊,要当成文房摆件卖,也值不了几个钱,唉,还不能扔。”
柱国印是前日早晨在王府花园中拿到的,方法说起来简单得令人发笑。她事先串通华仲,让他撺掇段珪向陆沧借印,还印之时,她趁训斥朱柯之机抢先拿到印,转身就将重量相仿的狐狸爪印放入盒中,扣上盖子让朱柯上锁。
正因为朱柯和陆沧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她的嘴上,并没发现她偷梁换柱,她就顺利地把柱国印藏在了袖中。那枚鸽血宝石,则是事成后的谢礼,放在汤圆的荷包里给了华仲,之前那两根治好他胳膊的紫金参和做信物的金龟也是这么暗度陈仓的。
拿到印,她就赶紧回房在准备好的信纸上盖了个清晰分明的章,等汤圆回来又让它去送,顺便附赠了一枚金锞子。这封伪造的信才是杀手锏,她之后的计划如果行得通,陆沧就是下一个意图造反的虞旷。他势必不会声张自己丢了这么重要的东西,即便圆不回来,对皇帝说有人偷印,可将领丢印就不是大罪吗?怎么做都是她赢。
叶濯灵欣慰地看着小雪狐,抚着它的耳朵,煞有介事地宣布对它的奖赏:“汤圆,你干了三票大的,挖洞藏弩,助我攻敌于不备;暗中送信,于险象之下策反内应;临危不惧,在群狼环伺中交付酬金,为叶家立下不世之功。姐姐现拜你为柱国大将军、使持节、开府仪同三司,兼征北将军、溱州刺史、都督堰溱二州诸军事,领兵十万出镇云台。你要发愤图强,潜心修炼早日成精,咬死那只禽兽。爱卿平身吧。”
汤圆冲她翻了个白眼,蹿到角落里,指甲把坐褥的缎面刮得滋滋响。
“大胆,给你脸还不要。姐姐跟你说,朝廷的官位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是有人想让你当柱国将军,那禽兽就会和虞师父一个下场。”
她的目光穿过被风扬起的车帷,望到一角蓝天,随着悠悠荡荡的白云飘远了,“我只听他们说虞师父死了,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肯定很惨。”
“世子吉人天相,一定没事的。”采莼知道她在想兄长,抱着微茫的希望宽慰她。
叶濯灵眨了下眼,她不能想这个了,再想她就没有信心去找哥哥了,恰好银莲发现远处的小溪边有座废弃的茅屋:
“去那里行不行?”
汤圆探出车窗,听了一会儿,没发现异常,懒洋洋地缩了回去。
叶濯灵肯首:“成,吃完饭就走。”
茅屋塌了半边墙,形成一个有缺口的围栏,银莲把车赶到缺口处,用土墙做遮挡,给马喂了些豆饼。三人出逃的准备甚密,马车上堆满了好东西,叶濯灵从皮袋内取出干米饼、干菜、肉酥、盐巴、乳粉,茶粉,竟然还有一罐加了花椒粒的洁白的猪油,总之比她用来敷衍陆沧的桂花糕要值钱多了。
这些食物是王府常备的,每次她爹上战场,她都要和下人们一起制作大量的军粮,用油纸包分装好。就像这干米饼,原本一石粳米混了花生杏仁核桃、加了盐姜茴香,煮熟磨碎后经过反复蒸晒,最终只剩六分之一,士兵只需掰下一小块用水泡开,就能饱餐一顿;还有那肉酥,是用牛羊鸡兔的精肉炒成绒状,塞到牛脬里储存,一袋就够一个士兵吃上数月;乳粉则是学牧民的做法,把牛乳煮干后磨成粉末,化在水里喝。
采莼搬来一个精巧的小铜锅,去溪边取了水,垒起石头当炉子。叶濯灵蹲下身,望着地面残留的马粪,用树枝一戳,还是软的。
“有人来过这儿。”
她环顾周遭,茅屋中有炭火的痕迹,墙角有几枚鞋印,形状与征北军的不同,要大一圈,鞋头是尖的,鞋底很厚。
有人坐在地上烤过火,不止一个。
汤圆不知从哪儿叼来一个破罐子,里面有一点煮过的黑色茶渣,带着股挥之不去的羊膻味儿。
她皱着眉头把汤圆抱过来,给它擦擦嘴:“别叼脏东西。一会儿吃完饭你就去方便,拉完埋上,不要学这些粗俗的马,它们没读过书。”
大约是巳时,太阳升起有一阵子,地面还算暖和。铜锅里的水沸腾后,采莼把乳粉和茶粉化开,再加米饼、盐巴、猪油熬成浓稠的咸奶茶粥,三人拿着长柄勺一边吹一边喝,喝了一半,手脚发热,身上冒了层汗,再下干菜、火腿片和肉酥,香喷喷地嚼着吃,最后分了一块甜滋滋的柿饼当点心。
统共歇了一柱香,汤圆在溪边埋头苦干,叶濯灵和两个姑娘促膝商谈:“我寻思出黄羊岭就换马,乘车太显眼了,而且会留下车痕,行李太重,得扔一部分。为今之计,只有突破入山口——”
她拿树枝在地上画了几条线,“这是山,这是桥,这里有个老村店,开在桥边,是专给商队住的,追兵十有八九就在里头等着。陆沧要抓赤狄细作,天上又不会掉下赤狄蛮子给他们抓,我想让你俩装作内应,驾车挟持我过桥。追兵顾着我的性命,不会动刀,但可能会放箭,我们可以逼他们把武器放下,转过身去。”
银莲问:“要是他们不听话呢?”
“使苦肉计,我叫得惨一点儿。你们同不同意?”
采莼没什么主意,把洗干净的锅勺收拾好:
“我都听姐姐的,只是没做过贼,怕演起来露馅。”
银莲依着叶濯灵的话思考片刻,“如果昨晚我没看错,他们一队人有五个,我担心他们仗着人多,假装答应又变卦。那座石桥有五十多年了,上回我随我爹走,石板还在颤,马车不一定过得去,姐姐若要扔行李,不如早扔,想个法子引开士兵,骑马进山。或是不走桥,乘舟渡河,顺着山壁爬上去,只是不知有没有小船在河上。”
叶濯灵把计策改了:“车停在暗处,我骑走一匹马,就跟他们说拼死逃出来了,指个方向调虎离山,留下两个士兵陪我。我用药把他们迷晕,这样就多了两匹马驮行李,我们过了桥就把桥墩炸断。”
“万一和昨夜一样,抢到一匹疯马呢?”采莼问。
叶濯灵语塞,硬着头皮栽赃:“那……也不是我的问题,是陆沧的,他连部下的马都管不好,好马都让他给管疯了。”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应对之法修修改改,改得面目全非,就在此时,汤圆突然叫了一声,警惕地抬起头。
叶濯灵还没来得及把它揪过来,就听到远处急促的马蹄声,她示意其余两人上车,自己踩着石堆趴在墙头看,只见一个骑兵从黄羊岭的方向飞驰而来。那一刻她的心跳都停了,什么三十六计、孙子老子,全抛诸脑后,可他“嗖”地一下从茅屋前掠过,压根没朝两边看,一眨眼就消失来路上。
秋阳明朗,有水迹反射出白亮的光。
……他的水囊漏了?
她朝身后打了个“别动”的手势,屏息静等。
半柱香的工夫过去,路上没有再出现人影。
“我们走。”
叶濯灵转头一瞧,汤圆在草丛里打了个洞,身子躲进去,剩条大尾巴露在外面,不禁扶额骂道:“胆小鬼!要死也是你姐姐先死。”
她三两步跑过去,把狐狸薅出来,余光瞟到一丈外临时挖出的土坑,捏着鼻子道:“快点埋了,懂事的小狐狸才不会只考虑自己。”
汤圆挣扎无果,幽怨地刨土埋了其他三份。
马车上了路,银莲“呀”了一声:“是血,他受伤了!”
叶濯灵低头望去,那匹马所经之处留下了一排暗红的血迹,不是一滴两滴的量。
原来他是因为重伤才匆匆返回。追兵怎么会受伤?难道是在黄羊岭中遇到了危险?
士兵可以回云台城,她们不能回去,叶濯灵咬咬牙:“继续走,那人定要回去搬救兵,等人多起来,就更难跑掉了。”
另外两个姑娘也明白没有回头路可走,一个沉默地驾车,一个沉默地理包裹,气氛变得分外凝重,连汤圆都安静地趴下来,忐忑不安地磨着爪子。
叶濯灵摸摸它的小脑袋:“爹爹会保佑我们的。”
她烧了纸,她下面有人。
循着血迹又走了数里,眼前丘陵起伏,草木渐繁,道路变得逼仄。
“那儿就是村店了!”银莲指着不远处残破的酒幡道。
话音刚落,一股浓重的血腥味顺风冲进鼻端,几人的脸色霎时变得苍白。银莲寻了个隐蔽之处藏车,询问地看向车内,采莼连大气也不敢出,只是紧握着叶濯灵的手,恳求她不要出去。
叶濯灵本想放汤圆去村店里探看,可转念一想:“我在家中当了十八年的幺儿,人人都疼我,如今出门在外,我就是长姐,如何能不照顾小辈?汤圆虽有一箩筐毛病,可它才三岁,危难关头我却躲在它后面,这不是豪杰所为,将来恐为人耻笑。”
她拍了拍采莼的手背,悄无声息地下了车,猫着腰从树后钻出来,鬼鬼祟祟地摸索了几十步,看见一只死马躺在血泊里,再走几步,差点恶心得吐出来——这马被野兽掏空了肚肠,啃得露出肋骨,几只乌鸦正在啄它的肉。它的脖颈断为两茬,血糊糊的断面趴着一堆苍蝇,还有蛆在蠕动,红红白白花花绿绿,再看一眼她就要晕过去了。
尸体后就是村店的小院,寂静中透着一丝诡异,店门半开,里面黑洞洞的。
风盘旋在林间,宛如鬼哭,阴森可怖。
叶濯灵折身便走,回到车旁,把汤圆抱下来,郑重道:“给你一个当豪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