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八章 我要东川

作者:小贞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范思朝陪着笑脸自门外走了进来。


    见到他,巴哈布立刻对一旁伺候的太监道:“来,赐座!”


    听到这话,饶是舒录和乌尔图的脸色也微微僵住。


    虽说巴哈布一直拿范思朝当卧龙凤雏般对待,但在其他皇子眼中,汉人永远都是奴才。


    一个奴才要和他们几个王爷平起平坐,同桌吃饭,怎能让他们心中舒服?


    范思朝自然也有些眼力价,他赶忙推辞道:“多谢陛下抬举,只是奴才身份低微,哪里能通陛下和几位王爷同桌而坐?”


    “更何况,奴才还兼着礼部尚书的职位,若是传出去,奴才这礼部尚书也就别当了!”


    然而,巴哈布却坚持道:“不行,这次你立有大功,朕特许你坐,就当是赏赐了!”


    范思朝继续坚持:“那些只是臣分内之事,臣不敢受赏!”


    巴哈布一听有些生气,他沉声道:“朕让你坐你就座,哪有那么多废话!”


    “快,入座,这是朕的圣旨!”


    这时,鄂那海似是抓住了机会也附和道:“范大人,陛下都让你入座了,就不要客气了,快坐吧,一会肉都要煮烂了!”


    面对一个王爷,一个皇帝的客气,范思朝似是也来了脾气,他往哪一跪大声道:“陛下,您虽是九五之尊,但也许遵守礼法,臣是奴才,不得上座。”


    “您就是下圣旨,臣也不得入座。”


    看着跪在地上的范思朝,图尔勒等人的目光多了几分鄙夷。


    这汉人,还讲什么礼法,当初背叛大周,背叛祖宗投过来的时候,怎么不讲什么礼法?


    不过既然巴哈布要捧他,这话自然是不好说的。


    巴哈布见他如此坚持,便也不再强求,而是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你就站着说吧!”


    “是!”范思朝站起身来,对着几人道:“启禀陛下,还有几位王爷,上个月,臣出使北蛮已经和他们签订了盟誓。”


    “他们愿意和咱们一起合作,从北武关杀入大周境内进行劫掠。”


    “期间,所抢夺的财物五五分成!”


    此话一出,原本还不屑一顾的鄂那海三人瞬间愣住。


    一直以来,女真部进攻大周的道路就只有西辽一条路。


    从北部绕行的道路,一直被蛮族把控,如今若真如范思朝所言,他们和蛮族盟誓,可以从北部绕行的话,那他们今后劫掠大周,就不用死磕西辽了!


    “此话当真!”激动的鄂那海直接站了起来。


    范思朝低头道:“回鄂王爷,此等大事,下官不敢胡言,国书在此,请陛下和几位王爷过目!”


    范思朝递上国书,巴哈布早已看过,摆了摆手便让他把国书递给鄂那海。


    后者也赶忙接了过来。


    当看到上面专属于蛮族的文字和鲜红的大印之后,鄂那海激动不已!


    “太好了,从今以后,大周的万里锦绣江山,将尽在我女真虎骑之下!”


    “陛下,臣愿率九弟十弟征讨大周,以解大金燃眉之急!”


    巴哈布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好!八弟甚得朕心!此番出征有何需要,尽管开口,朕无有不准!”


    ……


    金州。


    自从和大周达成攻守同盟的关系之后,这里便成了东辽和大周联系和贸易的桥头堡。


    东辽的诸多山货都会从这里贩卖到东川。


    虽然这里和五龙口只相隔数百里,但确是结结实实的不冻港,即使严冬时节依旧有数不清的船舶来来往往交易不停。


    自从蛮兵从盖州撤走之后,王一在留下吴智、朱奎、李虎等几员大将后便也来到了金州。


    “来来来,交钱了,一人一两银子!”


    金州港,一艘货船停泊之后,一名名老百姓从船舱内挤了出来。


    船把头站在出口处,挨个的收银子。


    老百姓们交了银子之后,纷纷从船上走下来。


    港口正在巡视的官员看到这些老百姓后立刻迎了上去。


    “哪里来的?”


    “豫州滴!听说这里分地还能吃饱饭,俺们就来了!”


    “好家伙,豫州的都来了,你们大周不是没有路引不让乱走动吗?”


    那老百姓嘿嘿一笑说:“一个人他们不让乱走动,那一万人他们还不让乱走动吗?”


    “今年秋天豫州遭了水灾,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们满世界讨饭,哪个官府也不管,这不,听说东辽有口饭吃,俺们就全来了!”


    巡港官闻言笑了笑道:“行,既然来了就有你们的饭吃,下船把,上了户籍之后,有人给你们分配土地!”


    “多谢官爷,多谢官爷!”老百姓一番点头哈腰后,便在巡港官的指引下离去。


    自从金州港通船以来,来来往往的船只除了将货物带去东川,还把东辽的政策和现状带去了大周。


    当得知到了东辽之后,不仅分粮食、分土地,还有银子拿,自然是有不少活不下去的老百姓们前来投奔。


    除了这条船,其他船只也或多或少的都载有百姓。


    这些百姓自然没有什么官方身份,说白了,他们都是偷渡过来的。


    不过,大周那边治理能力已经涣散了,不好管,王一这边则乐得见自己人口增加,更不会管。


    当然,大周也少不了如汉西那般的官员,不过中原大地不似汉西,有个专门的关口阻碍,只要守着关,老百姓们就过不去。


    中原大地一片平原,几万人来来往往,除非调兵镇压,不然的话还真拦不住。


    可如今大周早已欠响数月甚至有的地方都欠了一年多,兵丁们没钱谁会给你卖命。


    而且这些老百姓们也不是好惹的。


    留在本地本就没什么活路,出去讨生活还得被你们打压,真惹急了,索性来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时候闹起事来,再想把事情压下去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再说了,大周从来没缺过人,一波人走了,另一波人还会补上,反正有田亩在,就不信没人种。


    所以,现在的金州港,每天都有几百偷渡百姓过来。


    有的人在安顿好之后,甚至会特意再回到老家把亲朋好友一并招呼过来。


    至于交给货船的银子从哪来的,王一就不太清楚了。


    看着这般繁荣的景象,徐青笑道:“大帅,估计要不了几年,咱们东辽的人口便能破百万。”


    “到时候再进军上京,岂不是易如反掌?”


    王一闻言看了看他道:“人多也需要好官来管理,这些可都是你的功劳啊!”


    人口永远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


    没人干什么都干不成。


    王一虽有本事打下整个东辽,并能让这些老百姓迁徙过来。


    但能把这些老百姓管理的井井有条,却大多都是徐青的功劳。


    徐青也不讲什么谦虚客套的话,他看着繁花似锦的港口,自信道:“大帅,我之才,足以治理天下,区区东辽不在话下!”


    听到这话,王一忍不住笑了:“你小子,当真是狂妄,怪不得考不上进士!”


    这话像是戳到了徐青的痛点,若是前几个月他或许还要和王一理论上两句。


    但现在他已经不在乎了。


    因为就在不久之前,他还曾在五龙口主持了一次官吏招募考试。


    此时的他已经从考场的考生变为了监考。


    回头看看,所谓的金榜题名其实也就那样。


    哪怕考中了状元,也得老老实实去翰林院熬资历,熬几年直接熬死的也不在少数。


    而现在的他,二十多岁便已经手握大权,管理的地盘足有数府之地。


    换算到大周朝廷,起码也是个三四品的大员。


    而且,未来只要王一的地盘继续扩大,他的权利也会更大,能施展才华的机会,也会更多。


    就在他和徐青闲聊之际,一名士兵快步走了过来。


    “启禀大帅,陈久光陈大人来访,想要见您!”


    听到这话,原本笑容满面的二人,脸色瞬间僵住。


    “得!兴师问罪的来了!”王一苦笑,在他看来,陈久光来此估计是为了偷渡人口的事情。


    徐青倒是满不在乎,他说:“嗨,来就来呗,大不了装疯卖傻,反正这些都是老百姓们自己过来的,他们管不住老百姓上船,咱们也管不住老百姓下船!”


    好一番不讲理的言论,不过王一喜欢。


    对着徐青竖了竖大拇指后,二人便一路来到了金州府衙。


    以前在五龙口的时候,人少好管理,可以直接叫城主府。


    如今人口越来越多,各地也都修起了衙门。


    曾经只是县级单位的金州也变成了东辽半岛的政治中心,东辽的诸多要务全都要送到金州府衙来进行处理。


    来到大堂的时候,陈久光正端着茶碗喝茶。


    原以为这个朝廷的兵部尚书,二品大员,见到他们两个会兴师问罪一番。


    可当陈久光见二人进来之后,立刻放下茶碗迎了上来:“二位,可算是把你们等来了!”


    这下王一有些发愣。


    不是来兴师问罪的?


    其实,还是二人做贼心虚了。


    大周朝廷职位明确,陈久光是兵部尚书,主管当兵打仗的事。


    人口流失归户部管辖,他才不管这事呢!


    见陈久光不提,王一自然也不会多说,而是堆起笑脸与之寒暄了一番。


    互相落座之后,陈久光也道出了此番来意。


    “王将军,我此番前来是奉了陛下秘旨,想请您帮忙做一件事!”


    果然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王一端起茶盏问道:“什么事?”


    陈久光一番斟酌之后说道:“前些年甘陕之地闹了旱灾,朝廷虽尽力赈灾,但终究人力有限。”


    “如今,甘陕的叛军已有十余万,他们以大顺为号,割据一方,朝廷武力镇压,只能任由他们肆虐。”


    “去年汉西又遭了灾荒,我虽带出了十余万灾民,但却杯水车薪!”


    “上个月大顺的叛军突然偷袭,席卷了整个汉西地区,如今汉西之地只剩汉水关还在坚守。”


    “所以,我想请将军派出一支精兵协助我军击溃贼军主力!”


    “当然,朝廷肯定不会让将军白出手的,等击溃了贼军主力后,不管是俘虏的兵士还是百姓,你皆可以带回东辽!”


    陈久光说完,王一也算是明白过来。


    这分明就是拿他当朝廷的打手了。


    还不等王一开口,徐青便道:“陈大人,不管怎么说,这也算是你们大周的家事,我们掺和进来,不合适吧!”


    陈久光自然也知道这个道理。


    自家人造反,让别人帮忙镇压,实在是太过丢人。


    但他也是实在没招了,毕竟汉西已经沦陷,汉西和中原就隔着一个汉水关。


    一旦汉水关失守,京城都有被攻破的风险。


    再加上这事是皇帝提出来的,他也只能照做。


    于是,陈久光便硬着头皮说道:“大家都是汉人,你们虽不归属大周朝廷,却也是打断骨头连着筋。”


    “前来帮忙没什么不合适的,当然需要什么条件都能提,万事都好商量!”


    王一闻言轻笑:“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你所谓的大顺叛军,他们也曾经都是汉人吧!”


    “按你的理论,他们也都是一家人。”


    “为何你就不能和他们谈谈条件,让他们撤兵呢?”


    此话一出,陈久光哑然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一和大顺军那些人还真没什么差别。


    都是汉人,都不听朝廷的招呼。


    只不过,王一起家是在女真人的地盘上,杀的也都是女真人,所以朝廷能扯下脸面来与之和谈。


    但大顺军就不一样了,他们是杀的朝廷官员造的反,双方一开始就是死敌。


    和他们谈判,不就间接承认了他们的合法性?


    陈久光还想劝上两句,但思来想去,最终还是没张开口。


    “好吧,既然二位不想掺和这件事,那我就只好告辞了!”


    说着,陈久光就要起身离去。


    但就在这时,王一突然道:“慢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