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九章 没钱了

作者:小贞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陈久光走后,徐青上前道:“大帅,若朝廷答应了此事,您真要出兵汉水关?”


    这话倒是把王一问愣了,他挑眉道:“这种条件,朝廷能答应?”


    徐青一本正经的思索良久后,最终摇了摇头道:“难说,现在朝廷一团乱麻,干出什么事来也不稀奇!”


    这下王一算是无语了,他和大周朝廷交涉不深,只知道那里贪官污吏横行,皇帝倒是勤勉,只可惜性子太急,脑子太直,继位这么长时间什么事也没干成。


    王一索要整个东川省,盘算盘算古代,似乎也就只有,大清朝的慈禧大妈敢答应吧!


    耸了耸肩膀,王一道:“管他呢,答应了再说。”


    “他们要是真能把东川让出来,咱们以此为根本出兵汉水关也没什么不行的。”


    “若是没有根基,想要咱们远赴数千里去打仗,那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徐青点了点头。


    巡视了金州一圈后,王一也没有多留,便直奔五龙口。


    说来他的几个娃也有几个月大了,结果王一连面都没见过几次,现在闲了,这次可要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


    带着于少龙等一行卫队一路向北,沿途看着那些兴建起来的村落房屋,王一的嘴角便止不住地上扬。


    哪怕先前没有战乱的时候,从金州到五龙口的人口也不过三五万,很多良田都是荒地。


    现在好了,这么多人口迁徙过来,沿途能开发的田亩基本上全开发了。


    没有哪个汉人不喜欢种地,王一也一样。


    就这样,一路看一路走,原本四五天的路程,王一足足走了半个月。


    再回到城主府门前,王一蓦然想到了自己第一次来此时的情景。


    那时他还是个被蛮子撵的满世界乱跑的落拓土匪。


    现在,他已经是执掌整个东辽半岛的大军阀了。


    推门而入。


    只见许柔正用拨浪鼓逗弄着一个粉乎乎的胖娃娃!


    听到开门声,许柔扭头看来。


    当看到来人是王一后,她手中的拨浪鼓不自觉的落到了地上!


    “相公!”


    看着眼前娇弱的人儿,王一难掩心中愧疚,自从起兵之后,一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照顾孩子之类的事情,他也没有承担半分责任!


    “柔儿,我回来了!”


    王一赶忙上前想要给她一个爱的拥抱。


    但许柔却没王一这般感觉,见王一扑来,她赶忙抱起孩子道:“哎呀,都老夫老妻的了别乱来,快看,孩子笑你呢!”


    好家伙,是我自我感动了!


    王一哭笑不得。


    随后他的注意力也从许柔换到了孩子身上。


    王一没见过小时候的自己,但看这孩子的眉眼,确是和自己有着七八分相似。


    “来,爹抱抱!”


    王一伸手就要抱孩子,结果孩子赶忙扎进许柔的怀里不再露头。


    “哎呀,你慢点,别吓着孩子!”许柔也将怀里的小家伙紧了紧,并嗔怪了王一一句。


    此时的许柔,已经不是之前对自己百依百顺的那个小丫头,她的眼里除了王一还多了这个小家伙。


    看着眼前的母子二人,王一一时无言,只是痴愣愣的傻笑。


    就在这时,旁边突然传来一声惊呼:“呀!你怎么回来了?”


    扭头一看,赫然是佟红绫。


    自从怀孕之后,右岛的事务便交给了手下管辖,佟红绫则在五龙口安心养胎。


    几个月过去了,她的小腹已经微微隆起。


    听到惊呼声。


    德雷雅、张云星、乌舒娜、阿朱、阿碧、苏瑜等人也都从房间内走了出来。


    看着眼前一个个漂亮媳妇,有的抱着孩子,有的小肚微隆。


    一股满足感油然而生。


    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若非苍生苦楚,留在此地当个逍遥王爷也不虚此生啊!


    “快别在外面站着了,都去屋里,别把我的大小宝贝们给冻着了!”


    听到这话,姑娘们全都乐呵呵的笑了出来。


    王一这话虽说的漂亮,但当到了屋内之后,他便立刻唤来了奶娘,将那些碍事的娃娃们全都抱了出去。


    接下来自然是一场以一敌八的小别胜新婚。


    战况从白晌一直持续到深夜,中间吃饭的时候都没有停歇。


    直到将所有的思念全都发泄出去后,王一这才躺回到了床上,开始和姑娘们说着情话!


    次日清晨,在一堆白花花的肉体之中,王一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爬了起来。


    如今的城主府已经是王一的家了。


    现在作为五龙口的话事人,佟泰已经搬到了新修的五龙口府衙居住去了。


    起床之后,王一便直奔五龙口府衙。


    此时佟泰已经起床,几个由徐青挑选出来的典吏正在衙门内处理公务,佟泰则在院中练习着太极长拳。


    见到佟泰后,王一赶忙施礼。


    “拜见岳父大人!”


    见他过来,佟泰阴恻恻的笑了笑道:“你小子,当真是年轻啊!”


    旁人听到这话或许不明白,但看佟泰的眼神,王一便知道他意有所指,不由得便老脸一红。


    “哪里哪里,岳父大人也是老当益壮啊!”


    当着旁人的面,佟泰也不好多说,只是道:“多注意身体,你的活还多着呢!”


    “是是是!”王一连连点头。


    随后二人便来到了屋内。


    两名仆人送上茶水之后,佟泰便道:“你来的正好,我正有事情想找你商量呢!”


    “这段时间又是兴建城池,又是建造战船,还有安顿百姓。”


    “我那几百万两银子的家底,已经被花的七七八八了!”


    “按着你小子的政策,单是找老百姓收税的话,恐怕连你那些兵丁的军饷都不够发的了!”


    “得另外想些法子赚钱,不然明年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听到这话王一有些意外,他挑眉道:“高丽,倭国还有东辽的货品交易难道还不够吗?”


    佟泰摇头:“不够,之前只有五龙口这一座城,我养三五千兵丁随随便便。”


    “现在从盐川到盖州,沿途数十万百姓,五六万兵丁,还有诸多官员典吏的工钱要发放。”


    “以及工匠、造船、造大炮、研究你那什么蒸汽机、还有建造衙门、学堂、安顿百姓。”


    “这几个月基本上每月都要花费近百万两的白银!”


    “要不是卖给那些倭奴大炮赚了一笔,我的那点家底,早就空了!”


    “这不,为了囤积过冬的粮食,我把东辽能卖的货品全都卖了!”


    “你再不想办法,怕是真得喝西北风了!”


    听到这话王一头疼起来。


    他想到搞个政府花费巨大,可也没想到花费会这么大。


    每个月都要烧掉百万两的白银。


    要知道,别人家开政府可都是赚钱的,自己却亏空这么多!


    不过想想也是,他的政策对老百姓是绝对利好的,不止给安家费,税收也极少。


    虽说有些商业税收,但金州还只是刚刚起步,凭借五龙口这一城的税收,养整个东辽的百姓,着实支撑不住!


    摸着下巴思索片刻后,王一又问道:“那盐巴呢?这个不是挺赚钱的嘛?”


    佟泰一听直接笑了出来:“拉倒吧,之前主要赚的就是女真人的钱,他们脑瓜子里面全是浆糊,也不知银子的购买力。”


    “一罐精盐卖给他们一百两都有人买!”


    “现在不行了,交易断绝、倭人那边买不起、高丽人也买不起,只能降价。”


    “卖给洋人也最多一两银子一斤,虽说利润也不小,但他们那些人拢共吃不了多少。”


    “大周又是盐铁专营,他们做不了生意,至于南洋那边,老百姓们晒些粗盐就能吃,不可能花大价钱买精盐!”


    “所以吧!这行当也赚不上什么钱了!”


    这下王一头疼了,论赚钱,佟泰是绝对高人,他都没办法,自己又有什么招?


    难不成?再去倭国抢一把?


    可那帮穷光蛋,就是榨干了油水也抢不到什么东西,搞不好还有可能赔本。


    至于高丽虽说有些钱,但目前来说王一还不打算与之彻底交恶。


    思来想去,还是得搞些赚钱的发明!


    摸着下巴思索良久之后,王一道:“好吧,我想想办法!”


    见王一如此为难,佟泰忍不住劝解道:“二小,要我说,你对那些老百姓实在是太好了。”


    “给安家的粮食和银子倒也罢了,免税一事着实办不得!”


    “如果按着正常的十抽一,咱们东辽基本上能收支平衡。”


    “若要发展,至少十抽二!”


    “咱们不比大周朝廷,咱们这地方小,说是十抽二就是十抽二,没有苛捐杂税,老百姓日子也过得去!”


    “以后经济压力小了,再给他们减免一些也无妨嘛,”


    王一闻言笑着摇了摇头:“岳父这个您就别管了,我已经公布了政策,哪能朝令夕改,再说了,我也是老百姓出身,知道种田不易。”


    “哪怕顺风顺水,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饱饭,许多人正因如此,才上山当得土匪!”


    “我让他们能吃饱饭,过上好日子,他们便不会上山为匪,外人若来攻打我们,他们为了自己的饭碗,也会奋力反击!”


    “如果我苛待他们,等外人打过来,他们弄不好还会帮着外人打我呢!”


    “这就叫,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佟泰并不同意王一的想法,二人视角不同,自然说不到一块去。


    不过他也没有反对,王一能走到这一步,已经远超他的预料了,换句话说,他的眼界和能力已经不足以给王一提供什么有效的建议了。


    他能做的只有发挥自己余热,好好经营五龙口,为王一提供有效的支持!


    “好吧,反正我能想的办法都想了,你自己看着办!”


    “如果没有额外进项的话,我大概还能支撑到明年夏天。”


    王一点头:“好!我立刻想些其他赚钱的路子!”


    离开了五龙口衙门,王一便开始思索赚钱的门道。


    从老百姓身上榨取血汗钱的想法已经断绝了,再说了,这些老百姓身上也榨不出什么钱来。


    根据沈一石沈大老板所言:自古国库亏空必掠之于民,民变在即便掠之于商,商微败市则整肃吏治。


    这三招对王一而言都不管用。


    在东辽,老百姓是没钱的,至于商人,最大的商人头子便是他老丈人佟泰。


    现在佟泰也把家底掏空了。


    至于吏治……


    徐青当官时间最久,还不到半年,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指着从他们身上抓贪污受贿,估计也是白瞎!


    既然古人的法子行不通,那就只有用现代人的法子了。


    零六年之所以取消农业税,除了社会主义的优秀制度之外,更多的还是工业发展起来了。


    工业税收已经足够支撑国家发展了。


    如此以来,国家才能取消了维持了数千年的农业税!


    王一这边要想在低农业税的情况下发展下去,能走的路子,也只有发展工业一条道。


    因为铁矿的原因,目前东辽的军事工业发展的不错。


    火炮和火枪造了一门又一门,如今已经成了流水线作业。


    只不过,这些东西销路比较闭塞。


    除了能卖给喜欢打仗的倭奴,高丽、洋人很少购买。


    工业机器之类的想要制造还没那个技术。


    思来想去,王一还是打算在日用品上下些功夫!


    来到徐启的工业作坊,只见一台偌大的机器正喷吐着白色的蒸汽,漆黑的齿轮飞速旋转,正带动一个偌大磨盘在研磨粮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