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寒州谣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此话一出,裴青比被雨水浇了一身还要心凉,允执今年不过二十,第一次跟她出京公干便让山洪卷走,这可让她怎么受得了,当下便是要往回冲。还是柴龄眼见情况不对,一直盯着,当下便一把抓住裴青袖子:


    “裴大人!你不能再陷进去了!!赶紧让人带着官印去卫所求援才是!咱们顺着山洪往下的方向再搜查一下!”


    裴青也是情急之下才失了分寸,听到此话幡然醒悟,赶紧从自己马上掏出大理寺官印,交给柴龄,又冲胡芍行了一个大礼:“胡郎中!事发突然只能托付给您了!过了这座山就是永宁卫,允执家中有一位表亲正在永宁卫崇武千户所任职,麻烦您带着小柴往江千户那求援!!”


    胡芍哪有不允,她一把将人扶起,又点了几个混乱中受了伤的下属:“受伤之人随我前往千户所,其余人留在此地帮裴少卿搜救!”言罢,带着几人利落翻身上马冒雨就往永宁卫赶去。


    “......”


    疼,好疼。江直感觉全身骨头都被碾碎了一般,胸口上压着一块巨石,呼吸都不顺畅了,她条件反射去抓自己胸口衣服,指尖一疼,只见携裹着她的山洪中爆出一阵亮光,光圈中心似有狼嚎声,江直彻底失去意识。


    再次醒来,暴雨已停歇了下来,月光透过破窗,照在江直还沾满泥土的脸上,她缓缓睁开眼睛,感觉四肢百骸哪哪都疼的不行,除了脑袋全身皆是无法动弹,像是被人打了一顿,幸而呼吸已经顺畅,应该是没有性命危险了。这似乎是一个荒废的寺庙,她所躺的位置正在供桌边上,上面厚厚一层灰尘,从她这个角度看过去还能看到桌底下有密集的蜘蛛网,让她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月光正透过右边窗户照进来,十六的月圆如玉盘,月色如练。


    “啪嗒,叮铃铃,啪嗒......”


    一阵脚步声伴随着清亮的铃铛声由远及近传来,从不信鬼神之说的江直不禁想起了昨日柴攸宁讲的那个故事,君子持身,自养浩然正气,她倒是不信鬼怪之流,身下还有干燥的稻草,昏迷前最后的意识是席卷而来的山洪,想来是有人救了她,她正想着,就与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对上,那是一个极为英气,甚至有些野性的女子,皮肤却十分的白皙,女子蹲着她旁边,正探过头来看她,随着动作,脖子上的铃铛项圈叮当作响。


    似乎是不解为何人醒了却不说话,那女子疑惑的左右转头:


    “呜汪汪?”


    江直一愣,难道是不通官话的本地人,她年幼时在福建长大,也是会说一些本地方言,只是福建这地方十里不同音,也许女子说的是泉州府这边的官话:


    “姑娘?可是姑娘救了我?此地是何处?”


    “?姑娘??”


    那人听着江直的话不禁皱起眉头,她抬起食指着自己,疑惑的看着江直,双眼灵气十足,十分天真可爱:“姑娘是说我吗??”。江直点了点头,想着恩人可能是当地住在山上的猎户,常年不下山与人沟通,生性天真跳脱了些,只是下一秒,她便听到这位天真跳脱的女子说:


    “我是你祖宗。”


    "???"


    “!!!!!”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就算有救命之恩在,怎么能一言不合就问候先祖呢!!!!!江直气得脸色发红,一口气哽在喉头,差点没给自己气得背过气,女子赶紧把她扶起来,让她靠着自己的腿给人拍背顺气,还要一边拍一边添火:


    “你急什么嘛!!你祖宗供奉的我!按辈分你叫我一声祖宗过分吗!”


    “你你你!”


    江直一下来了力气,将她顺气的手拍开,仰头看着女子:“江某不曾得罪过姑娘!亦是十分感激姑娘的救命之恩,但是姑娘怎能口出恶语,侮辱我家先祖呢!!”


    女子似是真的不解,低头和江直对视,突然底下头,额头触碰着江直的额头,江直就见一双黑汪汪,像是深水一样的眼睛靠近自己,她猛地的一把将人推开:


    “姑娘做什么!侮辱江某的先祖还不够,还要欺辱江某吗!!”


    “哎?我给你看一下你先祖呀,你家祖上是姓江没错呀,供奉的是我白狼王大人呀!不然你带着我的旗帜做什么!”


    旗帜,什么旗帜,江直气得青筋直突突,突然想起来什么,往怀里一摸,早上出门前还检查过的祖传信物果然不见了:“我信物呢!”她急得不行,想翻身查找,又带到了背上的伤口,疼的泪眼汪汪僵在原地,自称白狼王大人的女子摸了摸脑袋:“信物就是我呀,我就是你家祖上供奉的旗帜所化呀,你怎么就是不信嘞,不跟你争了,你吃东西不吃?”


    江直四下翻找,坠马前的官印,牙牌,路引衣物银钱还有怀中的信物皆是不见,估计都被洪水冲走了,这女子是自己救命恩人,虽然状若疯癫,但肯定是心地善良之人,不会**鸣狗盗之事。她还在思考,眼前就被怼了一碗散发着香味,但是颜色可怖的奇怪糊糊:


    “此为何物?”


    白狼王大人指了指旁边:“用黑漆漆的容器烹饪的禽类的尸体。”


    江直接过碗一转头,只见边上正生了一个火堆,火堆上是一个铁锅,还有一只疑似鸡的骨架,她喝了一口,除了浓郁的姜味外,还有一股散养土鸡的鲜甜:“这是你自己打的山鸡吗?你是山里的猎户?敢问姑娘姓甚名谁,此地又是何处?”


    白狼王大人并不是很想理她,但想了一下这么多年的供奉,还是要照顾一下人家的后代,她一边扒拉自己剩下的鸡架一边挑着能回答的说:“不是打的,我在山下村里抓的,想来是村民自己养殖的,我应该是姓姜,你可以叫我姜嘱。”


    “噗!”


    江直一口鸡肉喷了出来,她看着浓眉大眼英气逼人的恩人,又看了看碗里的肉,抬起手颤颤巍巍:“你浓眉大眼的你偷人家鸡???”


    姜嘱不解的歪了一下头:“现下是不可以物易物吗,夜深了,虽然没有经过主人同意,但我留下的物品是这只鸡价值的好几倍呢。”


    江直这才放下心,等喝到小半碗,她才想起来:“你是用身上的银饰换的吗,我身上物品应该都被山洪卷走了,待我汇合了同僚,一定帮恩人赎回来。”


    "哦,不用的。"


    江直想着恩人真是高风亮节,就听到姜嘱边啃着鸡架边比划:“我身上的首饰贵重的很,可舍不得换,是从你身上扒了一块银饰去换的,还拿了许多药材给你熬药呢,喏,你都吃了,可不能怪我哦。”


    “噗!


    江直又是一口气没顺过来,差点背过去,姜嘱赶忙用身上的兽皮擦了一下手,再给江直顺了一下气:“哎呀你这个人,怎么气性这么大,银钱乃身外之物呀,这么看不开!”江直待气顺了,这才想起出门前管家曾叮嘱过家里的绣娘,给她衣服内侧,腰带上都缝了少许银子,就怕路上遇到难处了,还能有点盘缠撑着回家。


    “姜姑娘真是性情中人。”


    姜嘱见她终于把粥喝完,缓过神来,这才递给她一块打湿的兽皮,看样子是从自己身上衣服割下来的:“我不知道这是何处,此地的前几日似乎雨水较多,山中走兽都不多见,村里的猫咪世代都生活在此地,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还是等明日我背你下山你去看看吧。”


    江直接过兽皮,把自己脸上泥巴擦拭干净,也习惯了姜嘱的胡言乱语,又从腰带上扣下来好几块银子,递给姜嘱:“姑娘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江某身上只有些许银钱,待明日下了山,找到县衙,一定重谢。”


    “嗨呀,不要了。”


    姜嘱摆摆手:“你身上就剩这几块银子了,自己拿着吧,我总归是要跟着你的,你买吃的时候给我也带一份好了,吃完饭就把药喝了赶紧睡,你身上还有骨折不要乱动,我好不容易才接好的。”


    江直本以为自己在荒郊野岭会很难入眠,也不知是药里有助眠的成分,还是这个看似大大咧咧的女子身上有一种和祖母身上一样令人安心的感觉,她闭上眼睛竟很快睡去,再次醒来已经日上三竿,身上疼痛已经好了许多,看来姜嘱在行医这个事情上倒是十分靠谱,她是真的会医术且堪称是精湛。


    姜嘱早已醒来多时,正在拿柴刀吭哧吭哧削一块木头做拐杖,昨晚夜色昏暗且受了伤脑袋昏昏沉沉,这会脑子清明了江直才发现姜嘱和此地格格不入,若说是山中猎户,闽南多海,常年在此地生活的人,一到夏天就会被海风熏黑,在海里讨生活的渔民更是每年都要晒脱几层皮,姜嘱却是白的反光,可以说是比京城中太学里那些常年在室内苦读的学子都不为过,但若说是诗书世家的女郎,不说合身的长衫或是骑射的胡服,怎么也不会就穿着一身兽皮,还带着一身堪比苗疆的银饰,编着一条一条的小辫子。


    而且从她削东西的手法看可以说是十分熟练,透过日光江直还看到了她小臂流畅的肌肉线条,嗯,比练过武的柴龄强壮的多了多,真是处处透着诡异。但目前不是纠结这些的时候,身上还有任务,此时与同僚汇合要紧。姜嘱见她醒过来,丢下木棍递给她一碗烧开的水,而后语不惊人死不休:“你们家怎么过了几百年还是文文弱弱的哦,你们这样就是虔诚供奉白狼王大人也是没用的,还是要自己多锻炼呀!”


    “咳咳咳。”


    江直发现自从姜嘱凭空出现后自己被水呛到的频率显著提升。她扶着姜嘱的胳膊起身,代表身份的路引官印和牙牌全被洪水卷走,此时贸然赶路反而容易被抓,她想了一下,还是先让姜嘱带她到偷鸡的村里打听一下。所幸她身上还有一块可以证明身份的玉佩,江家在此地已有百年,多数城池都有江家旁支亲戚在,只要找到亲友就可以解决眼下难题。


    两人收拾完毕,姜嘱拿出刀,把江直衣袍脚割下来一大块,江直眼皮直抽抽,见姜嘱把割下来的布料绑在拐杖上,又觉得她怪贴心的,如果割的不是自己的衣服,那就更好了。江直拄着拐,姜嘱背着一大堆她从村里“换”来的锅碗瓢盆,两人就往山脚下走。下过雨的山间气候湿润,只走了不到一刻钟就感觉全身黏糊的紧,林中偶有鸟类叽叽喳喳,姜嘱还嘬嘬嘬跟人家交流,江直已经见怪不怪麻木了。


    一开始江直还能自己走,到半程就挂在姜嘱身上,最后姜嘱干脆把锅挪到前面,背着她走,毕竟刚大病一场,还有多处骨折,再拖下去只怕到晚上都下不了山。从正午一直走到日头快要偏西,两人才看到了村庄里的袅袅炊烟,江直看着炊烟只觉终于是苦尽甘来了。


    于是田间劳作结束准备回到家吃饭的村民,看到的就是野人下山一样的两人,特别是姜嘱,看到人还兴奋的冲了过去,她本就生的比常人高一些,身上围着兽皮,胸口还挂着铁锅,太阳已经快要下山,本身就有点夜盲症的村民只看了一眼抄起锄头就往村里跑,边跑还边喊:


    “来人啊!村长!!!野人带着锅下山吃人了!!!!!!!”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