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爷阎埠贵说:“老何,以后咱们多来往。”
“有什么需要我出力的,您尽管说,别客气。”
何大清露出狡黠的笑容:“三大爷,您这话就见外了。”
“日子还长,咱们多处处,您就知道什么叫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了。”
何大清心想:扯场面话谁不会?
你三大爷不是善茬,
我何大清,又算什么好人?
谁坑谁,还不一定呢。
一个多小时后,何雨柱才回来。
何大清问:“儿子,怎么样?”
何雨柱一脸茫然:“爸,什么怎么样?”
何大清皱眉:“特地给你制造机会,你没试着撬撬墙角?”
何雨柱说:“撬墙角?怎么说?说许大茂坏话?那可不行,我从不背后说人坏话,不地道。”
何大清无语:“谁让你说坏话了?你就不能想点别的办法?制造点小意外?拉近一下距离?”
何雨柱仍一脸困惑:“制造什么意外?”
何大清问:“就没发生点什么暧昧的事?”
何雨柱急得差点蹦起来,“爸,您把我当什么人了?我难道是那种会占人便宜的家伙吗?绝对不可能!”
何大清觉得没法跟这傻儿子继续聊了。
指望他自己能追到姑娘?
根本没希望。
何大清气得骂:“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笨蛋?”
“连追姑娘都要你老子帮忙!”
“那入洞房呢?难道也要我替你不成?”
何雨柱满心委屈,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怎么就挨骂了呢?
爸,我真是你亲生的吗?
何大清懒得再搭理他,回自己房间看小说去了。
凌晨,签到时刻。
“恭喜宿主,获得奖励:古董鉴定技能(专家级)。”
选择接受。
一瞬间,脑海中涌入了大量关于古董的知识。
何大清心中一喜。
这系统虽然不够智能,从不和他交流,也不回答任何问题,
但似乎总能明白他的需求。
他正打算做古董生意,还想设局整治秦淮茹,正好和古董文玩有关。
看,专业技能这就来了。
系统小姐姐,你真是太好了!
第二天清早,何大清依旧早起去了鸽子市。
手里还有九十七套猪下水,得继续卖。
换成现金,才好收购文玩古董。
一天卖两套猪下水,差不多就够了。
今天何大清调整了价格:猪大肠一块五一斤,猪小肠一块,猪肺五毛……
也许是因为昨天积累了点名气,今天卖得更快了。
十五分钟左右,全部卖光。
何大清决定明天多带一些来卖。
就在他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昨天卖大洋的那位白发老爷子又来了。
何大清眼睛一亮:“老哥,今天又来卖大洋?”
白发老头摇摇头,“不是大洋。”
他指了指手里的布袋,“老物件,收不收?”
何大清来了兴趣:“拿出来看看。”
老头应了一声,从袋子里取出一个花瓶。
他把花瓶放在地上,何大清才伸手拿起来——这是行规。
何大清一边问“老哥贵姓”,一边仔细端详手里的物件。
老头答道:“姓王。”
这时,何大清脑中立即浮现信息:“蓝釉堆白灯笼瓶!”
不过,是赝品。
虽然是假的,但仿制水平极高,相似度约百分之九十五。
若非拥有专家级鉴定技能,绝对会被骗。
而且这并非近年新仿,应是民国时期某造假高手所作。
何大清语气平静:“王哥,这瓶子你想卖多少?”
王老爷子伸出两根手指:“两千!”
何大清笑了,“您这价开得也太高了。”
“这价钱我买不起。”
“您还是找别人问问吧。”
说完,他转身就要走。
王老爷子皱了皱眉,见何大清真要走,才追上前,“老弟,那你给个价我听听。”
何大清停下脚步,看着王老爷子:“二十。”
王老爷子顿时怒了,“开玩笑吗?这么好的老物件,二十?”
“我还不如砸了听个响声!”
何大清略带嘲讽地说:“一个假货,给你二十是看你年纪大。”
“要不然,一文不值。”
王老爷子心里一慌,眼神闪烁不定。
何大清顿时明白,这老头早知道这花瓶是假的。
何大清点燃一支烟,“老哥,你这是把我当肥羊宰?太不厚道了吧?”
王老爷子仍不松口:“没有的事,这怎么可能是假货?绝对是真的!”
“这可是我爷爷传下来的。”
“绝对是真品。”
何大清语气平静:“我敬你,叫你一声老哥。”
“你却把我当傻子糊弄,是不是?”
“我能一眼断定是假的,自然是看出门道了,不然你以为我在诈你?”
“都是湖,何必装无辜?”
“二十块,不卖拉倒。”
“虽然是仿的,但做工不错,一般人看不出,当个摆设还行。”
王老头犹豫片刻,终于泄了气,“今天真是碰上懂行的了。”
“行吧,二十块就二十块。”
钱货刚交接,就听有人大喊:“红袖标来了!”
倒霉!
这鸽子市果然靠不住。
上面派人来抓了。
何大清抱起灯笼瓶,拔腿就跑。
身后传来喊声:“站住!别跑!”
可谁会真的站住?
跑出几百米,一头扎进树林。
从另一头钻出来,自行车已经备好,骑上车,他就是整条街最潇洒的老头儿。
谁也别想追上!
特意绕了一大圈才到家,心还怦怦直跳。
“太刺激了,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这么折腾。”
回到家,他把那只仿品灯笼瓶摆在桌上。
本来只想找个假古董糊弄棒梗,没想到运气这么好,一大早就送上门来。
随便找个假的,可能被识破。
但这只灯笼瓶虽是民国仿品,却出自造假高手,工艺精湛。
六十年后,真品能卖十五万。
这个仿品,卖个五千块也不成问题。
拿来当道具,再合适不过。
而且不心疼。
昨晚剩下的卤煮,早上就吃这个。
何雨柱热好卤煮,好奇地问:“爸,这花瓶哪来的?”
何大清说:“你懂什么?这是古董,咱家祖传的,清朝中期的东西。”
“我拿出来摆摆。”
何雨柱疑惑:“咱家还有这种宝贝?我怎么从没见过?”
何大清哼了一声:“少见多怪,咱祖上可是御厨,给皇上做饭的,留点好东西怎么了?”
对不住祖宗,又让您背锅了。
“赶紧吃饭,别啰嗦,吃完快去上班。”
何雨柱一边吃卤煮一边嘀咕:“爸,时间还早呢,急什么呀?”
何雨水也接话:“爸,我要慢慢吃,细嚼慢咽才好消化。”
何大清催促:“别废话,赶紧上班上学,迟到可不是好习惯!”
“宁可早到二十分钟,也不能晚一分钟。”
“雨水,你早点到教室,打扫打扫卫生,老师和同学不是更喜欢你吗?”
何雨水一脸不解。
最终,何雨柱和何雨水都比平时早走了二十多分钟。
何大清才磨磨蹭蹭地最后一个出门。
临走前,他把最后一碗卤煮放在灯笼瓶旁边。
关上门,没锁。
看见棒梗在洗脸,还特意打了个招呼:“棒梗,昨晚的卤煮好吃吗?”
棒梗点头:“好吃。”
何大清摸摸他的脸,一脸慈爱:“以后有机会,何叔叔再给你做卤煮吃。”
棒梗感受到了何大清的关爱,回道:“谢谢何爷爷。”
何大清说:“你这孩子,该叫我何叔叔,何叔叔其实没那么老。”
棒梗一脸茫然。
“行,你玩吧,何叔叔得上班去了。”
“再不走就迟到了。”
说完,何大清转身离开。
心里却暗暗一笑。
棒梗啊棒梗,不知道你那偷摸的毛病改了没有?
要是不敢去我家偷,那算你运气好。
要是还敢伸手,那就别怪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