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6章 仙人跳

作者:小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沈狱正对着密报思索嘉靖的反应,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锦衣卫快步进来汇报:


    “大人,刚发现四个太监进了杨金水的府邸,没过多久,高翰文就被他们扭着出来了,两人一直在争吵,具体内容没听清,但高翰文脸色很难看。”


    “杨金水的人?”


    沈狱眼神一沉.


    杨金水是吕芳的干儿子,也是严党在宫里的眼线,他找高翰文绝没好事。


    “立刻派人跟着那几个太监,看他们接下来去哪,跟谁接触,一点动静都别漏!”


    手下领命而去,沈狱却坐不住了。


    高翰文本就对改稻为桑态度摇摆,现在被杨金水的人缠上,怕是要出变故。


    果不其然,第二天浙江官场开会时,“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案再次被提起,而这次,高翰文虽满脸不情愿,却还是在方案上签了字。


    这一幕彻底印证了沈狱的猜测:


    高翰文肯定被杨金水拿捏了把柄。


    “传我命令,把昨天去杨府的四个太监绑了,带到我这来!”


    沈狱当即下令,语气不容置疑。


    他必须搞清楚,杨金水到底用了什么手段,能让高翰文一夜之间转变态度。


    当晚,四个太监被押到沈狱面前,起初还嘴硬,可经不住锦衣卫的审讯,很快就招了:


    “是…是沈一石给了我们好处,让我们配合他诬陷高知府!”


    “诬陷?怎么诬陷的?”


    沈狱追问。


    “沈一石先让高知府去他府上听曲,弹曲的是杨公公的人,叫芸娘。”


    太监哆哆嗦嗦地说,“他让芸娘以‘学琴’为由拜高知府为师,趁两人独处时,我们进去‘抓奸’,还让我们作证,说高知府和芸娘有染。”


    昨天手下汇报听到的《广陵散》,就是芸娘弹的!


    沈狱听完,心里咯噔一下。


    “完蛋”两个字瞬间涌上心头。沈一石这招太毒了:


    先用“音乐”钓高翰文的文人心性,再用“拜师”制造独处机会,最后借太监“抓奸”坐实诬陷。


    高翰文是探花出身,最重名声,一旦“与太监府上女子有染”的罪名传开,他不仅仕途尽毁,还可能被冠上“秽乱宫闱”的罪名,只能被迫妥协,在改稻为桑的方案上签字。


    “沈一石这是把高翰文往死路上逼啊。”


    沈狱冷笑一声。


    严党为了推进改稻为桑,已经连“诬陷官员”的手段都用上了,连宫里的太监都敢收买。


    这事要是捅出去,不仅高翰文完了,杨金水、沈一石,甚至吕芳都可能被牵连进来。


    他立刻让人把审讯记录整理好,心里盘算着:


    这事比郑必昌、何茂才的“通倭构陷”更棘手。


    一边是严党对官员的恶意栽赃,一边是宫里太监的贪腐,一旦处理不好,就会触动嘉靖对“宫闱干净”的底线,甚至打乱朝堂的权力平衡。


    “继续盯着沈一石和杨金水,看他们接下来还想干什么。”


    沈狱吩咐道,


    “另外,把高翰文签字的方案副本拿过来,我要看看他到底妥协到了什么程度。”


    沈狱拿到高翰文签字的方案副本时,眉头瞬间皱紧。


    纸上的内容竟与最初严党提出的方案毫无二致,依旧是“八石至十石一亩”的低价购田,所谓的“两难自解”,不过是沈一石用构陷逼高翰文签下的空壳子。


    他刚将方案副本收好,另一则来自淳安的消息就让局势彻底失控。


    “大人,郑必昌、何茂才的‘通倭’构陷成了!”


    手下锦衣卫慌张来报,


    “他们放了倭寇头子,勾结了几个跟海正走得近的百姓,现在已经把人都抓了,说要‘以通倭罪就地正法’,还下了令,让蒋玉和海正一起去监督行刑!”


    沈狱猛地站起身,眼神锐利如刀。


    郑、何二人这是故意把海正推到风口浪尖:


    要么海正亲手杀了被诬陷的百姓,彻底寒了淳安民心,往后没人再敢反抗改稻为桑。


    要么海正拒绝行刑,他们就立刻扣上“包庇通倭者”的罪名,连高翰文都可以一起拉下水。


    “蒋玉带了多少人去?海正现在是什么情况?”


    沈狱追问,手指已经按在了腰间的腰牌上。


    这次再不出手,海正就真的要栽在“通倭”这个死罪名上了。


    “蒋玉带了两百多官兵,把刑场围得水泄不通。海大人刚到就跟蒋玉吵了起来,说‘百姓通倭证据不足,不能滥杀’,可蒋玉根本不听,还拿出了郑、何二人的手令,说‘抗令就是通倭同党’!”


    手下语速飞快,


    “还有太监亲自去了淳安,就在刑场旁边盯着,摆明了要逼海正动手!”


    沈狱冷笑一声。


    郑必昌、何茂才这是破罐子破摔,想用“滥杀百姓”逼海正就范,顺便彻底堵死改稻为桑的“民怨阻碍”。


    可他们忘了,海正最不怕的就是“硬刚”,越是被逼,越不会妥协。


    “备马!立刻去淳安!”


    沈狱当机立断,


    “传我命令,让李默带着淳安附近的锦衣卫先去刑场,务必在我到之前,拦住行刑,就说‘奉京中密令,通倭案需复核,暂不能行刑’!”


    他心里清楚,自己这次干预,算是彻底打破了“只观察不插手”的原则,可若是放任郑、何二人滥杀无辜,不仅海正会完,淳安百姓会被逼到绝路,嘉靖想看到的“实情”也会变成“严党滥杀的假象”。


    更重要的是,一旦“通倭”罪名坐实,严党就能借“稳定地方”的名义彻底掌控浙江,到时候再想扳倒他们,就难如登天。


    而且,这些百姓不能死,死了以后,郑必昌、何茂才两个人诬陷的事情就算是死无对证了,那几个真倭寇估计也要死。


    这样一搞,他们完全可以咬沈狱一口,说沈狱搞诬陷,要迫害官员!


    “大人,咱们没有皇上的旨意就干预地方刑案,会不会”


    手下有些犹豫。


    “出了事我担着!”


    沈狱翻身上马,语气坚定,


    “他妈的,严党敢搞这一套,就是骑在我的头上拉屎,真当我是软柿子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