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6章 金銮殿自由搏击

作者:小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京城的平静不过两日,便被内阁会议上的暗流打破。


    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内阁大堂内烛火通明,案几上的奏疏堆叠如山,官员们垂手立在两侧,神色肃穆,唯有站在堂中的徐阶、严世蕃与高拱,周身透着无形的张力。


    徐阶手持奏疏,指尖轻轻摩挲着纸边,语气平淡得像是在念寻常公文,却字字带着分量:


    “两淮盐商异动频发,盐市动荡,究其根源,始于工部接管盐引铸造发放之权。”


    “严尚书掌事以来,盐引制度紊乱,商户怨声载道,徒增民负,反损国本。”


    “臣以为,当将盐引之权重新归于户部,以安民生、稳朝局。”


    他垂着眼,不见丝毫怒意,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严世蕃闻言,缓缓抬手理了理官袍的褶皱,嘴角勾着一抹极淡的弧度,声音不高却清晰入耳:


    “徐阁老这话,倒像是忘了户部掌盐引时的光景。”


    “年年盐税亏欠,国库赤字难填,银子去向不明,那时怎不见阁老提‘安民生’?工部接管五载,为国库增收百万两,填补大半亏空,这便是臣的‘紊乱’?”


    他眼神平静地扫过徐阶,无波无澜,却透着不容置喙的底气。


    徐阶微微颔首,似是认同他的话,转而道:


    “百万两银子的来路,严尚书心里该比谁都清楚。”


    “盐商资产充公,商户流离失所,这‘增收’,是刮的民脂民膏,而非正途。”


    他语气依旧平淡,没有指责的尖锐,却字字直指要害。


    严世蕃淡淡开口道:


    “工部上下夙兴夜寐,只为填补国库、为陛下分忧,倒成了徐阁老口中的‘刮民’。倒是阁老屡次阻挠盐政改革,不知是为民生,还是为某些人的私利?”


    他语气平稳,听不出喜怒,却让堂内的气氛又沉了几分。


    这时,一直沉默的高拱终于开口,他指尖轻叩案几,节奏舒缓,声音温和:


    “治国当循黄老之道,讲究无为而治,循序渐进。严尚书行事,未免太过急切了些。盐市根基未稳,便急于洗牌,弄得地方鸡飞狗跳,反倒容易生乱,于长远无益。”


    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仿佛只是在善意提醒,却变相点出严世蕃行事鲁莽。


    严世蕃抬眼看向高拱,眼神依旧平静:


    “高阁老的‘无为而治’,治了这么多年,两淮盐税依旧欠缴,银子尽入盐商与贪官之手,这便是阁老要的‘长远’?”


    他话锋微转,语气依旧平淡,


    “两淮盐税,年年亏欠,国库盼了这么多年,银子始终收不上来,诸位说说,这银子是真的收不上来,还是借着盐商的由头,悄悄入了某些人的口袋?”


    话落,堂内一片寂静。


    谁都听得出,严世蕃这话明着是议盐税,实则是指着高拱的鼻子,暗指他私吞盐利。


    高拱却不恼,反而微微欠身,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声音温和却字字清晰:


    “严尚书这话,倒让老夫想起一件事,我高某自入仕以来,始终守着‘清廉’二字,家中至今只有一位糟糠之妻,未曾纳妾。倒是小阁老你,前几日听闻又娶了第九房姨太太,排场之大,扬州城的盐商们都特意送了厚礼,想来小阁老的‘银子’,来得比老夫清楚。”


    “你!”


    严世蕃猛地攥紧扶手,声调骤然拔高,打破了之前的平静,


    “不要东拉西扯了!”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骤然提高,眼神锐利如刀,


    “我且问你,淮安锦衣卫百户沈狱查案时查到,上月被灭门的严姓盐商,两个月前才刚给令郎高义送了一名艺妓!那艺妓本是盐商府上的旧人,令郎却当宝贝似的,用小轿迎回了家,高阁老常说治国当学黄老,讲‘无为而治’,怎么到了家教上,倒成了这般模样?”


    高拱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指尖微微收紧,却依旧沉声道:


    “严尚书怕是听了谣言。犬子行事素来谨慎,岂会受盐商所赠?”


    “谣言?”


    严世蕃冷笑一声,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


    “我还听说,令郎近来正忙着筹备婚事,想把这名艺妓正经娶过门,做他的侧室。”


    “高阁老,你倒是说说,一个被商人玩剩下的艺妓,他也当成宝贝,巴巴地要娶回家----这是把你高家十八辈的脸面,都丢尽了啊!”


    这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堂中。


    高拱的脸色终于变了,指尖微微颤抖,却依旧强撑着平静,刚要开口反驳,便见帷幕后传来一阵轻咳,嘉靖皇帝的声音缓缓传出,打断了两人的争执。


    就在两人话语交锋之际,堂后忽然传来一声轻咳,嘉靖皇帝的声音透过帷幕传出,平淡却带着帝王的威严:


    “召你们来,是议国事,不是让你们扯家常、论私德,这些家里长,家里短的闲话还是放到退朝了再去说吧。”


    “朕还不似那街头听人嚼舌根子的农妇,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


    严世蕃与高拱当即躬身,语气恭敬依旧:


    “臣等失仪,叩请陛下恕罪。”


    徐阶也跟着躬身,三人神色皆平静无波,仿佛方才的争执从未发生。


    严嵩就这么坐在前面,闭着眼假寐,刚才上演的一切他都好像没有听到一样。


    嘉靖皇帝的声音再次响起,依旧平淡:


    “盐引之事,关乎国计民生,容不得意气用事,严世蕃,工部掌盐引,需收敛锋芒,莫要激化矛盾,徐阶、高拱,也当以国事为重,少些争执,多些务实。朕相信海正绝对可以胜任,可以查个清楚,此事暂议,退朝。”


    帷幕缓缓落下,三人直起身,神色依旧平淡,仿佛方才的交锋只是一场寻常议事。


    严世蕃转身时,眼底飞快闪过一丝微光,徐阶与高拱也各怀心思,却皆不动声色。


    堂外的薄雾渐渐散去,阳光洒落,京城的街道恢复了往日的喧嚣,可内阁的暗流,却在平静的表面下,愈发汹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