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狱带着王二牛往卢府去时,淮安城的日头刚爬到头顶,街上的行人寥寥,只有挑着担子的货郎和赶车的脚夫匆匆而过。
卢府坐落在淮安城西的富人区,朱红大门上挂着“卢府”的鎏金匾额,门口的石狮子被打理得油光锃亮,只是今日门房见了沈狱,脸色比往常白了几分,忙不迭地往里通报,连问安都带着颤音。
没等沈狱走到正厅,卢承业就带着两个儿子卢明、卢亮急匆匆地迎了出来。
父子三人穿着一身半旧的绸缎衣裳,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堆着比阳光还灿烂的笑容,可眼神里的慌乱却藏不住。
卢承业的手在袖口里微微发抖,卢明的额角沁出了细汗,卢亮更是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活像见了猫的老鼠。
“沈大人!您怎么来了?快里面请!快里面请!”
卢承业抢上前,亲自给沈狱引路,语气里的恭敬都快溢出来了,
“您可是稀客,平日里请都请不来,今日能驾临寒舍,真是让卢府蓬荜生辉!”
沈狱双手背在身后,慢悠悠地往里走,目光扫过院子里的石榴树,枝头已经挂了红果。
他没接卢承业的话,只是淡淡“嗯”了一声,那副不咸不淡的样子,反而让卢家父子心里更慌了。
进了正厅,卢承业连忙让沈狱坐主位,又招呼儿子给沈狱倒茶,自己则站在一旁,搓着手陪笑:
“沈大人今日过来,是有什么吩咐吗?只要是小的能办到的,绝无二话!”
沈狱没立刻说话,而是端起茶盏,凑到鼻尖闻了闻。
茶香清冽,是上好的碧螺春,比驿馆里的云雾茶还要醇厚。
他慢条斯理地掀开茶盖,撇了撇浮沫,又放下茶盏,目光落在厅里的八仙桌上。
桌上摆着个翡翠摆件,雕的是“松鹤延年”,水头足,颜色正,一看就价值不菲。
“卢东家不必这么紧张。”
沈狱终于开口,语气随意得像是在拉家常,
“今日过来,也没什么大事,就是最近查案查得累了,想找个地方歇歇脚,顺便跟卢东家聊聊天。”
卢承业心里咯噔一下。
哪有钦差大人随便找盐商“歇脚聊天”的?可他不敢表露出来,只能陪着笑:
“应该的!应该的!沈大人能来歇脚,是小的福气!明儿,快去让厨房准备点心,要沈大人爱吃的桂花糕和杏仁酥!”
卢明连忙应声跑去厨房,厅里只剩下沈狱、王二牛和卢承业、卢亮父子。
沈狱又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砸吧砸吧嘴:
“说起来,这几日淮安的天气倒是不错,不冷不热,风也清爽,比京城舒服多了。”
“是啊是啊!”
卢承业连忙附和,
“淮安的秋天最是宜人,等过几日,城外的枫叶红了,沈大人要是有空,小的陪您去赏枫?”
“再说吧。”
沈狱不置可否,又转头看向卢亮,
“卢二公子最近身子可好?上次在望海楼见你,好像有些咳嗽,现在好了吗?”
卢亮愣了一下,没想到沈狱会突然问起自己的身体,连忙点头:
“谢沈大人关心!已经好了!已经好了!就是前些日子着了点凉,不碍事的!”
“那就好。”
沈狱点点头,又说起海正,
“海大人最近查案辛苦,胃口都小了些,昨日驿馆的厨子做了道清蒸鱼,他才多吃了两口。
你们平日里要是有什么开胃的小菜,也可以送些去驿馆,算是替百姓尽份心意。”
卢承业父子连连应下,心里却越发摸不透沈狱的心思。
从天气聊到身体,再聊到海正的胃口,全是些没营养的家常话,可越是这样,他们越觉得不安,总觉得沈狱话里有话,就等着他们往套里钻。
没一会儿,卢明带着下人端着点心进来了。
桂花糕软糯香甜,杏仁酥酥脆可口,摆放在描金漆盘里,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沈狱拿起一块桂花糕,咬了一小口,眯着眼睛品了品,忽然开口:
“这桂花糕不错,比驿馆里的好吃多了,看来卢东家是偷偷藏私了,有这么好的手艺,上次宴席上怎么没拿出来?”
这话一出,卢家父子的脸色瞬间变了。
他们都是人精,哪听不出沈狱话里的意思。
“藏私”哪里是说桂花糕,分明是在暗指他们藏了盐引的秘密,或是有什么没交代的事情!
还有就是,想要银子吧,上次给的不够,现在又来要钱了,这是狗日的东西。
跟江彬一个样子,死要钱还不办事。
卢承业心里暗骂:
“这沈狱果然是来敲竹杠的!”
可脸上却依旧堆着笑容,甚至比刚才更谄媚了几分:
“沈大人说笑了!哪里是藏私,是上次宴席上人多,厨子忙不过来,没来得及做,您要是喜欢这桂花糕,还有这碧螺春,临走时让下人给您装一匣子,您带回驿馆慢慢吃!”
卢明和卢亮也连忙附和:
“是啊沈大人!您要是爱吃,以后小的天天让厨子给您做,送到驿馆去!”
他们心里清楚,沈狱现在是他们能不能活命的关键,别说几匣子点心茶叶,就算是沈狱要他们的家产,他们现在也得忍痛割爱。
沈狱看着他们急着表忠心的样子,心里暗暗冷笑。
果然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只是稍微一吓唬就慌了神,甚至是沈狱连挑明的话都没有说。
他没立刻答应,只是拿起一块杏仁酥,慢慢吃着,语气平淡地说:
“卢东家倒是大方,不过话说回来,我今日过来,除了歇脚,还有件事想问问你们,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卢承业父子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卢承业往前凑了凑,恭敬地说:
“沈大人您问笑了!哪有什么方不方便的,能给您办事,那是我们的荣幸,小的知无不言!”
沈狱放下杏仁酥,掏出手帕擦了擦嘴角,目光忽然变得锐利起来,直直看向卢承业:
“我听说,工部近年有个‘盐引新规’,卢东家是两淮盐商的领头人,应该知道这新规的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