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章 赵贞吉,平衡

作者:小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严东楼见殿内鸦雀无声,往前又迈了一步,官袍上的云雁补子在晨光里晃出细碎的影子。


    他脸上带着几分自得,声音朗然:


    “启禀圣上,如今崔家灭门案的凶徒已伏法,海正不仅擒住了人,还让凶徒‘伏诛’,这处置漂亮得很!既断了淮安百姓的恐慌,也足以给崔侍郎一个交代,可见海正办事干练,没辜负圣上的托付!”


    说罢,他话锋一转,目光似有若无地扫过张白圭,语气里带着几分讥诮:


    “可有些人倒好,不想着怎么安抚崔侍郎、怎么替陛下分忧,反而揪着海正的处置不放,今日在殿上争来斗去,这不是在朝堂上搞内斗是什么?耽误了正事,谁来担责?”


    张白圭攥着朝珠的手指紧了紧,却没再开口。


    方才圣上的话,早已暗示了态度,此刻再争辩,只会落个“不识时务”的名声。


    他垂着眼,望着殿内的金砖地面,连呼吸都放得更轻。


    徐阶、王恕等人也都沉默着,没人接话。


    严东楼的话虽带着私怨,却踩中了“安抚崔程”“不搞内斗”的调子,更合圣上眼下的心意,谁都不愿在此时触霉头。


    严东楼见无人反驳,愈发笃定,继续说道:


    “崔家在两淮经营数十年,盐场、商铺、田宅遍布各地,家底丰厚,如今崔家主脉尽丧,这些产业总不能闲置,依臣之见,当由崔侍郎暂代继承,再从崔家旁支里择出可靠的亲属,由朝廷扶持着接手盐商家业,继续在两淮经营,这样一来,既保住了崔家的根基,也能让两淮盐市安稳,免得别有用心之人趁机抢占崔家的产业,搅乱盐务!”


    这话一出,殿内依旧安静。


    徐阶捻着胡须,心里清楚。


    严东楼这话看似为崔程着想,实则是想借着“扶持崔家旁支”,把工部的手更深地伸进两淮盐务。


    可眼下圣上没表态,他若是点破,反倒会引火烧身,不如暂且沉默。


    帷幕后的圣上指尖停在御座云龙纹上,目光扫过殿内众人,缓缓开口:


    “严世蕃说的,你们可有异议?或是有其他建议?”


    话音落下,殿内静得能听见炉烟燃烧的“噼啪”声。张白圭垂着头,没动。


    徐阶依旧捻着胡须,眼神沉静。


    王恕坐在一旁,轻轻咳嗽了两声,也没开口。


    连司礼监的黄锦都保持着垂首的姿态。


    所有人都看得明白,严东楼的提议,实则暗合了圣上“稳住两淮盐市”“安抚崔程”的心思,此刻开口反驳,便是拂逆圣意,实属不智。


    圣上见无人说话,眼底掠过一丝了然,微微点了点头:


    “既无人异议,便按严世蕃说的办,崔家产业由崔程暂代继承,着工部、户部协同,从崔家旁支里择选品行端正者,扶持其接手盐商家业,不得让外人趁机侵占。”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


    “另外,准崔程休沐半月,让他回府处理亲眷后事,安抚家中余众,户部的事让赵贞吉暂代。”


    圣上话音刚落,殿内短暂的寂静被徐阶率先打破。


    他往前半步,躬身笑道:


    “圣上此策甚妙!赵贞吉在户部任左侍郎多年,掌过漕运、理过税银,做事严谨细致,由他暂代崔侍郎的差事,定能保户部事务顺畅,不耽误两淮盐税核算的要紧事!”


    这话像颗石子,瞬间引来了满殿附和。


    严东楼虽心里暗忖,面上却笑得热络:


    “徐大人说得是!赵贞吉去年核查江南漕运亏空,查出了不少隐情,办事有股子韧劲,让他暂代,既稳了户部,也能让崔侍郎安心处理家事,真是两全其美!”


    张白圭捻着朝珠的手指顿了顿,也跟着躬身:


    “圣上识人善用,臣等佩服!赵侍郎品行端正,由他暂代,定能公平处置户部事务,不给宵小之辈可乘之机。”


    话里虽没明说,却暗戳戳地把“不结党”的话头抛了出来。


    连坐着的严介溪都慢慢直起身,拄着拐杖行了一礼,声音苍老却清晰:


    “圣上此举,既安抚了崔程,又稳住了户部,更给了赵贞吉历练的机会,一举三得,实乃圣明之断!”


    殿内“圣上圣明”的称赞声此起彼伏,司礼监的黄锦也跟着躬身附和,目光却悄悄扫过众人。


    帷幕后的圣上听着满殿称赞,嘴角却没什么笑意,只是淡淡开口:


    “赵贞吉暂代期间,户部大小事务,徐阁老注意着点,别出了纰漏,两淮盐税的核算,更是半点不能马虎,若有差错,唯他是问。”


    “臣遵旨!”


    徐阶立刻应下,心里清楚。


    圣上让赵贞吉暂代,既是给机会,也是在考验,既是监督,也是在观察赵贞吉的能力,看他是否真能担起重任。


    圣上摆了摆手:


    “此事就这么定了,崔程休沐的旨意,让司礼监即刻拟好,送入户部,其余人各司其职,两淮的事,盯紧些。”


    “臣等遵旨!”


    众人齐声应和,随后依次退出万寿宫。


    走出殿门时,徐阶故意放慢脚步,等严东楼跟上,低声道:


    “严大人,赵贞吉初掌户部要务,咱们往后可得多帮衬着点,别让他出了差错。”


    严东楼眼底闪过一丝精光,笑着点头:


    “那是自然!都是为了朝廷办事,理应互相帮衬。”


    心里却暗忖。


    徐阶这是想拉拢赵贞吉,自己可不能让他得逞,得找机会探探赵贞吉的底细。


    张白圭走在后面,看着两人的背影,轻轻哼了一声。


    严东楼想拉拢,徐阶想扶持,可赵贞吉若真是圣上要重用的人,哪会轻易站队?


    倒是自己,得赶紧让人去查查赵贞吉的底细,免得日后被打个措手不及。


    殿内,黄锦正捧着拟好的旨意,等着圣上盖印。


    圣上看着旨意上“准崔程休沐半月,户部事务由左侍郎赵贞吉暂代”的字样,指尖轻轻敲了敲纸页,忽然开口:


    “赵贞吉可是英雄好汉啊!”


    “多是陛下栽培的好!”


    黄锦躬身应道,心里愈发清楚。


    圣上提拔赵贞吉,不只是为了填补崔程的空缺,更是想找个没有明显派系的人,来平衡朝堂上严、徐两派的势力。


    而两淮的盐务,崔家的后续,或许都要落在这个“暂代”的侍郎身上。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旨意上,朱红的印泥在光下泛着光泽。


    万寿宫的炉烟依旧袅袅,只是一场看似简单的人事安排,已在朝堂上悄然掀起了新的波澜。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