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2章 牵龙,走绳

作者:小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仵作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那人的眼底,又掰开他的嘴,看了看舌苔,


    “寻常失魂,要么是受了惊吓,要么是撞了邪,好歹还能有反应,比如听到熟悉的名字会动一动,喂药能咽下去,可这人…………”


    他指了指那人嘴角还在往下淌的血:


    “连嘴里的血都不会吐,针戳指尖没反应,眼都不眨一下,这不是普通的失魂,像是…………像是神智被什么东西给‘锁’住了,或者说,被抽走了。”


    “被抽走了?”


    沈狱的后背瞬间窜起一股寒意。


    地官的超凡手段数不胜数,自然也可能存在封住人的神智的手段,让他变成这副活死人的模样,既问不出线索,也不会泄露秘密。


    老仵作收拾好针,摇了摇头:


    “老夫验尸几十年,从没见过这样的症候,外伤能治,可这神智…………老夫没办法,若是想救,得找懂‘安神定魂’的方士,寻常汤药没用。”


    沈狱沉默着,心里的疑虑越来越深。


    “那他还能醒过来吗?”


    沈狱追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


    这是唯一的活口,若是醒不过来,崔家灭门案就断了最关键的线索。


    老仵作叹了口气:


    “不好说,若是被惊了魂,或许还有治好的可能,可若是如同鬼怪之说一般,被恶鬼抽走了…………那就是个活死人,醒不过来了。”


    沈狱盯着那人空茫的眼神,心里一阵发沉。


    他挥了挥手,让锦衣卫把仵作送出去,又吩咐人拿些金疮药来,先给那人处理外伤。


    柴房里重新安静下来,只有那人微弱的呼吸声,和稻草被风吹动的轻响。


    沈狱站在桌前,指尖还沾着柴房的霉味,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


    “大人,仵作说那活口是神智有了问题,三魂六魄大抵是快散了,寻常汤药没用,我觉得,需要懂神魂的地官才能解决,咱们能不能递密报给京里,申请调一位擅长神魂的地官来淮安?”


    海正闻言,轻轻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无奈:


    “沈狱,你太急了,地官这条路,走不通。”


    他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沉的夜色,声音压得更低:


    “你以为地官是朝廷下辖的衙役?不是的,他们的‘地官’身份,与其说是官职,不如说是‘超凡资格’,每一位地官的修炼途径,都是压箱底的秘密,别说同僚,就是亲如父子,也未必会如实相告。”


    沈狱当然知道这回事,他问的是有没有那种身份和地官途径已经暴露的。


    “朝廷对这一块,向来是‘不强制、不追问’。”


    海正转过身,又补充道:“只有极少数地官,是皇室明令授予的‘御前供奉’,他们的途径才会半公开,比如当今圣上的大伴吕芳,你知道他的地官途径叫什么吗?”


    他听都没有听过吕芳这个名字,更何谈知道他是什么途径的。


    沈狱如实的摇了摇头,表示他不知道。


    “叫‘牵龙’。”


    海正的声音放得更轻,像是在说什么禁忌之事,


    “能以丝线引动神力,既能护主,也能锁敌,是顶尖的控物之术,可吕芳自己从不叫这个名,只对外说叫‘走绳’,他说‘牵龙’二字犯了皇室忌讳。”


    沈狱撇了撇嘴,天子的象征就是龙,龙也代表着皇权,你的地官途径叫牵龙。


    怎么?你想牵着皇帝?你比皇帝还权威?


    海正摇了摇头:“就算递了密报,京里也未必能调来地官?就算调来了,他们也未必愿意出手解那活口的神智?”


    “不对,不是未必,是绝无可能。”


    海正又再次补充道,这次的语气更加的坚定。


    当然,沈狱的目的绝不止于此处。


    “大人,您可知这几日淮安城的模样?”


    沈狱越过刚才的事,反倒说起了街巷见闻,声音压得沉,


    “南大街的盐铺关了七家,百姓攥着银子买不到盐,盐商们都在传‘下一个就是自己’,西城根的客栈住满了要逃的商户,连马车都炒到了平日三倍的价钱,崔家七十三口死得太惨,百姓怕的不是凶手,是官府查不出、护不住,再拖下去,民心就散了。”


    海正握着茶盏的手顿了顿,茶水洒了出来,他却没察觉。


    沈狱的话像针,扎在他心里。


    他最怕的就是百姓对国家,对朝廷失去信任和希望。


    “可他是唯一的活口。”


    海正抬眼,目光落在沈狱身上,


    “仵作说他神智不清,万一…………万一这就是地官的手术,等时间过了,他能说出幕后真凶呢?咱们杀了他,岂不是把唯一的线索掐断了?”


    可这番话倒是有些自圆其说的感觉了,既然出了手,又岂会有留下破绽的可能。


    “大人,不会有‘万一’了。”


    沈狱往前递了递报告,


    “他就是自己认的罪,自己下的手。”


    海正终于接过报告,指尖划过“匕首尺寸三寸七分,刀脊有三道锻打纹路,与崔家死者伤口完全吻合”的字样,指节微微泛白。


    “就算他是真凶,也得讲程序。”


    海正把报告放在桌案,手指轻轻敲击着纸面,每一下都透着挣扎,


    “《大晏律》说‘斩罪需三审三核’,咱们连他的名字、籍贯都没问出来,就这么杀了,怎么对崔家的亡魂交代?怎么对京里的陛下交代?”


    “大人,程序能等,百姓等不起!”


    沈狱的声音陡然提高了些,又迅速压低,怕外头听见,


    “柴房里守着的六名弟兄,昨晚换岗时跟我说,夜里总听见那活口磨牙,眼睛直勾勾盯着木桩,像要吃人,他们都是有家室的人,要是真被他伤了,咱们怎么跟他们的妻儿说?”


    他顿了顿,语气软了些,带着几分恳求:


    “卑职不是要违逆律法,是想‘缓急相济’,先斩了他稳住民心,再暗中查幕后真凶,您想,真凶让他来认罪,就是为了让咱们‘结案’,咱们顺着这个‘结案’的由头,说不定能引真凶出来,等抓住真凶,再昭告天下,既给了百姓交代,也给了崔家真相,这不两全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