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赴宴

作者:小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沈狱心头一震,瞬间明白过来.


    难怪那个水下超凡者在水中那般厉害,怕是修炼了专门适配水下作战的序列,而自己的序列在水中会受压制,便是因为能量适配性的差异。


    “所以,你必须保密。”


    海正的语气愈发严肃,


    “可以让别人知道你是地官,却绝不能暴露自己的序列途径,一旦被同序列的高阶地官知晓,他们定会杀了你----不是为了仇怨,而是为了独占你那条序列的能量,消除潜在的‘分流者’。”


    “属下记住了。”


    沈狱沉声应道,后背已渗出冷汗。


    他若是暴露自己“吃官”的真相,怕是会引来杀身之祸。


    “你可知为何朝廷官员,尤其是四品以上者,不得修炼地官序列?”


    海正忽然问道。


    沈狱摇了摇头,这正是他好奇的地方。


    拥有超凡力量明明能增强实力,朝廷为何要禁止官员修炼?


    “因为冲突。”


    海正的目光望向天际,语气带着几分感慨,


    “除了锦衣卫外,其他所有超凡途径,都会与王朝气运相冲,官员食君之禄,身上本就沾染着朝廷气运,若再修炼其他序列,两种力量在体内碰撞,轻则修为尽废,重则爆体而亡,唯有锦衣卫,是太祖当年亲自定下的,可以进行选择。”


    沈狱恍然大悟,难怪卢忠身为锦衣卫,却从未显露过超凡力量。


    或许他没觉醒,或许是藏得极深。他忽然想起另一个疑问:


    “那官员遇见地官刺杀,岂不是很危险?”


    海正闻言笑了笑,眼神里带着几分自信:


    “你忘了王朝气运的作用。修炼超凡力量的地官,天生就被王朝气运克制,寻常地官在沾染气运的官员面前,力量会被压制,若是面对三品以上的高官,连人都会紊乱,而在当今圣上跟前,任何地官只要被圣眼注视,体内的序列能量便会瞬间消失,多年苦修的力量会在短暂消散,与普通人无异。”


    “竟有此事?”


    沈狱震惊不已,他忽然想起在诏狱时,卢忠曾一声怒喝震慑住白莲教的死士。


    那些死士里若有地官,定是被卢忠身上的锦衣卫气运压制,而非卢忠本身拥有超凡力量。


    这么看来,卢忠确实只是个普通人,全靠锦衣卫的身份和气运威慑对手。


    说话间,前方已能望见东昌府的城墙,青灰色的城砖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海正勒住马,对沈狱道:


    “这些事你知晓便可,不必对外人提及,到了东昌府,先养好伤,咱们还要靠着你这条‘地官’的线索,去查两淮盐商背后的超凡势力----能派出水下地官刺杀,他们背后定不简单。”


    沈狱点头应是,心里却已掀起惊涛骇浪。


    他原以为超凡力量只是个人机缘,却没想到背后竟牵扯着王朝气运、序列竞争,甚至朝堂的规矩。


    而他这条意外觉醒的序列途径,究竟是什么?


    又会引来怎样的危险?


    队伍渐渐靠近东昌府城门,沈狱望着那高大的城楼,握紧了腰间的绣春刀。


    他知道,随着对“地官”的了解加深,这趟盐案查访之路,不仅要面对盐商的算计、官员的勾结,还要卷入更危险的地官序列之争。


    而他,已没有退路。


    东昌府的官驿比临清的更显规整,青砖小院打扫得干干净净,正屋窗明几净,只是陈设简单,除了几张桌椅和床榻,便只剩墙角堆着的两箱文书。


    众人将仅剩的行李。


    海正的盐案卷宗、沈狱的绣春刀与伤药、王二牛和李默的随身短刃,还有裹在李默怀里的“警戒”。


    安置妥当,刚坐下喝了口热茶,院外就传来脚步声。


    “海大人,沈百户,”


    张校尉掀帘进来,身上已换了常服,少了甲胄的肃杀,多了几分随和,


    “拙荆在家备了些家常便饭,想着诸位一路辛苦,若不嫌弃,便移步寒舍吃口热食?”


    沈狱下意识看向海正,按这位钦差的性子,向来不愿沾染地方应酬,更何况刚经历会通河的凶险,理应更谨慎才是。


    可没等他开口,海正已放下茶盏,起身笑道:


    “有劳张校尉费心,本该我们登门道谢,反倒让嫂夫人操劳了。”


    这话让沈狱微怔,王二牛和李默也对视一眼,显然都没料到海正会如此爽快。


    张校尉却笑得更热络:


    “大人说的哪里话!您是钦差,又是在下旧友,这点心意算不得什么。快请,家离这儿不远,步行片刻就到。”


    几人跟着张校尉出了官驿,走在东昌府的街巷里。


    午后的阳光温和,街上行人往来,卖糖画的小贩支着摊子,布庄的伙计在门口吆喝,一派安稳祥和,与会通河的厮杀仿佛是两个世界。


    “警戒”从李默怀里探出头,好奇地打量着周遭,尾巴轻轻晃着,难得没那么警惕。


    张校尉的家在巷尾,是座不大的两进院,院门口挂着两串红辣椒,墙角种着几株菊花,开得正艳。


    刚进门,就见一位穿着青布衣裙的妇人迎出来,手里还擦着围裙,正是张校尉的妻子:


    “海大人,各位快请进!饭刚做好,还热着呢!”


    屋里的方桌上已摆好了菜,四菜一汤,都是家常滋味。


    炒青菜、炖豆腐、酱焖肉,还有一碗鸡蛋汤,香气扑鼻。


    王二牛看得眼睛都亮了,一路奔波加厮杀,他早就饿坏了,只是碍于规矩没好意思说。


    “都是些粗茶淡饭,大人别嫌弃。”


    张夫人笑着给众人盛饭,又特意给“警戒”找了个小碗,倒了些肉汤,


    “这小狗看着机灵,定是帮了诸位不少忙。”


    “嫂夫人太客气了。”


    海正接过饭碗,拿起筷子尝了口青菜,


    “家常便饭才最暖人,比酒楼的山珍海味强多了。”


    他没提查案的事,也没问张校尉后续的安排,只聊着东昌府的风土人情,从运河的漕运说到本地的秋收,语气轻松得像寻常老友相聚。


    沈狱坐在一旁,慢慢喝着汤,目光却没放松。


    张校尉夫妇言行自然,没有半分刻意,桌上的菜也都是刚出锅的热食,看不出任何异样。


    可他心里清楚,海正答应赴宴绝非单纯为了吃饭,这位钦差向来心思缜密,定是想借着这顿便饭,从张校尉口中套些关于临清、关于地官的消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