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被带出反省室时,吉田花子在我身后大叫。
“狯岳酱,下次再来哦,我在这里等你!”
我不发一语地紧跟教职工身侧,没有回头,不想给出任何回应。
你这家伙,不要在我离开的时候诅咒我啊,我才不会第二次被关进这里。
我已下定决心,哪怕只有表面顺从,装也要装成一个乖乖听话的好孩子,再也不要让自己沦落到那种境地。
才过了两个小时就耗尽了我的所有社交能量,直到现在脑子还在嗡嗡作响。我啊,就算被关起来,也只想一个人独处,不要再让我和笨蛋待在一起了。
2
我知道。
这个世界上,存在拥有「另一份记忆」的人。也许是前世,也许在未来,他们单方面认识我,且出于各种原因,对我充满了足以被称之为憎恨的情绪。
描述成轻小说的话,大概是转生为恶役,而被伤害的人获得二周目的设定。
作为小说情节很有趣吧,如果反派指的不是我就更好了。
至于在我没有记忆的一周目做出遭人厌恶举动的人,究竟是我自己,还是「稻玉狯岳」,对我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把这个身份作为我的第二次生命,自然要承载名字的因果。
当然除了这点外,还有几分私心驱使我接受这一切。
这一世的脸,长相和前世也有几分相似,但在对着镜子舒缓神色,没有任何表情的时候,眉眼像极了我前世的母亲。
3
遥远的过去,我曾天真地遐想,假如我长得不那么像父亲的话,母亲也许会更爱我吧。
不会把我当成父亲的替代品,在发作期间彷徨地对着我的脸流泪;不会强迫我背负罪责,因为这是「父亲全家欠她的」;更不会把从父亲那受到的伤害转而发泄到我身上——当我抬起手臂护住头颈,在狂风骤雨般的殴打中听着一句句「你和你父亲一模一样」,我多么希望自己能长得像母亲啊。
我怨恨她、同情她、怜爱她。
凝视镜子里这张脸,就像在看我的另一种可能性,或是一个我从未出生过的兄弟。
4
我认为昨夜的梦境,是对我的示警,吉田花子的话更加深了我的猜测。
有人正在寻找我,而我对他们一无所知。
梦里的那个男人,所作所为还停留在试图揭发我的阶段,但我知道他想要杀了我。
他不想承担杀害无辜幼童的罪名,于是诉说着我还未犯下的罪行,为自以为的「正义」复仇。
现实里难保不会有类似的存在。这里可没有一个力大无穷的老师挡在身前。
我忍不住咂舌。
念及老师,他是个好人。想到第一个遇到的二周目之人是他,劫后余生的想法油然而生。
我可是在前世/未来会害死他的人,仅仅只被赶出去,实在太过仁慈。
换成我遇到杀害自己的凶手,不管对方记不记得,不啃下一块肉来我是不会罢休的。
5
不论如何,按照那个吵得要死的吉田花子的描述,正在寻找我的人是个一条腿装了义肢,长相凶恶的老头子。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心中不免泛起寒意。
我的仇人真是下到四岁小孩,上到白发老人,遍布各个年龄段。
一个想法一闪而过。
如果有人在现实里想杀我,我就抢先杀了他们。
因为残疾老人听起来并不是自己无法对付的存在,对方失去的还是腿脚这般重要的肢体,打不过我还可以跑吧。
不过比起犯罪,以及随之而来恐怖的后果,我果然还是更倾向于在危机发生前避开一切。
这就是我目前的生存策略。
6
至于怎么实施这个想法,我对此毫无头绪。
那个老头似乎执着于在孤儿中找到我。因此我先前寄宿在亲戚家,倒是误打误撞地规避了他的搜寻。
然而我如今身陷福利院,无疑是个明晃晃的靶子,总有一天他会找过来,除非我能躲藏到他老死。
我该怎么避开,找人收养我吗?
可能性太低了,更别说在众人眼中,我是个有前科的孩子,即使有好心人,也会被闲言碎语吓退。
值得庆幸的是,我还保有孩子的身份,可以装成弱小无辜的受害者…假如真的遇到了,就反应激烈地尖叫「人贩子」然后逃跑吧。
7
“嗯……稻玉你,马上就要满六岁了。”
我坐在院长的办公室里,视线越过高大的书桌,看她翻阅各种文件。
“也就是说,到了该上小学的年龄了,对吧。”
“是。”
要从头读小学…一点都提不起劲。
“我们已经在办理入学手续了,如果一切顺利,你会在开学后一周左右正式入学,可以吗?”
太快了,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院长大人,我有一个请求。”我低眉顺眼道。
院长抬起头,疑惑地看向我。
“能否允许我不使用现在的名字去上学?”
院长露出理解的神情:“不想用‘狯岳’吗?确实不是什么寓意很好的名字,真不知道你父母是怎么想的。”
“…我也想不明白。”
院长看了我很久,思索着什么:“不想在学校里因为名字被欺负,你是这么觉得的吧。”
不,这不是原因。对可能到来的孩子们的排挤和霸凌,我一点都不在意。我只是不想因为名字太醒目这种愚蠢的理由而被提前认出来而已。
我表面上仍是温顺地点头:“抱歉,让您为难了。”
“虽然麻烦,但不是不行,”她夹在指尖的圆珠笔在文件边缘轻轻敲了几下,“户籍上的名字不能随便更改,不过我可以代你向学校提交‘通称使用申请’…如果是你这样的名字,应该可以顺利通过吧。”
“通称?”
院长点了点头:“对,也就是常用名。平时在点名、出席簿、名牌上可以用你想用的名字。不过正式文件上还是你的本名。”
事情顺利到难以置信。
“这样就够了,谢谢您,院长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