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章 鹊桥仙(一)

作者:开开open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竹雨刚从清芦庵回来,她带了很多东西给兰风,衣服、食物、药材等等,背了一大包袱,尚吉还派了一个护卫护送她。


    刚回到都城没多久,尚吉就去看望过兰风。她知道兰风喜欢书,把星月轩里那几十本写了各式神话妖怪的书也打包了,让护卫背好送去。


    除了那一次到山上,其他时候她都奔波于兵营、皇宫、武库,偶尔得空便是回家陪母亲吃顿饭。


    刚刚上任公务繁忙,她不禁想,父亲从前有那么多事情要做么,如何能兼顾?怎么想都很佩服。所幸她继承了父亲的活力,不容易感到疲惫,少睡一点也不碍事。


    眨眼腊月结束,然后就过了一个年,兵营里一部分士兵分到休假可以回家过年,但不能全走了,还有很多人要留下来。像霍凯桓,他就留下来了,他见父母亲还算比较容易的,因此不打算赶新年这趟儿。


    正月十五这天依旧是十分热闹,尚吉也得了休憩,应了赵兴璞的约,他说要带伙伴们游船。


    河边是一排食肆、商铺,岸上人非常多,熙熙攘攘的。


    小艇已经到了,船身中间有一间船舱,上方有篷盖,盖顶和船舱四周,专为观赏外面景色而开了窗,因此,湖光山色、星空月影,都能一览无遗。


    就差苏千巧没有到了,尚吉、赵兴璞和府峥嵘一行也没有上船,先在河边等候。


    尚吉好奇,问起韦锦容为何没一起来,毕竟她和赵兴璞如今已经成亲半年了。


    赵兴璞摇摇头回答说,她对玩乐之事一向不感兴趣,都是我一个人出门,这不才找你们吗。


    尚吉从前就知道他俩性格和爱好不太一致,现在看来,即便成了亲,两人也不算十分亲近。


    身后同来的竹雨提着竹篮,嫌费劲儿,便先上船把吃的喝的放进去,顺便布置、整理一下。


    上元节是竹雨最喜欢的节日之一,所以她今天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跟其他人带的侍女随从很不一样。


    她给自己挑了件水色的长裙,天气有些冷,便加了件带兔毛的长褂,衣服上还绣着桃子和竹叶。虽然春天还没来到,但整身打扮颇有春日将至的感觉。尚吉送的桃花簪子她也戴上了,原本清淡的面容更显得有画中窈窕仕女的味道,赵兴璞见了还夸赞她,她心情更美了,哼着小曲儿,欢天喜地地把东西送进船中,尚吉“啧啧”两声看她的臭美劲儿。


    竹雨今天这么高兴还有一个原因。


    过年前她就开始唠叨了,说肃山寺开年的头香很重要,还准备了全副武装决定要抢到头柱香。


    尚吉看她的身板儿觉得有些困难,又看她实在想要,便决定助她一臂之力。


    “你放心吧,头香我一定给你抢到!”


    “谢谢小姐!”


    大年初一的头香是皇后亲自来上的,保佑国泰民安。所以她们抢的是正月十五那第一支香。


    为此,尚吉今天丑时就到寺外排队了,还穿了一身训练服,在外面等候时,不停地拉筋跑动跃跃欲试。到她终于耐不住性子时,寺门才打开,外头的人流瞬间往里涌,她费九牛二虎之力,充分运用扎马步、跑梅花桩练出来的步伐,以及变幻莫测的身形和推拉技巧,最终成功地抢到了那第一的位置。


    “来,上吧,你要许什么愿?”尚吉把燃起来的茶杯粗的巨型香递给竹雨。


    竹雨大喜过望、大受感动,接过香来很虔诚地闭了眼,口中念念有词,最后小心翼翼插好那柱香,还了磕头。


    回家换衣服的时候尚吉问她许的什么愿,她只零星听到几个“健康平安”的字眼。


    “对啊,就是希望所有人健康平安嘛,这是我最大的愿望。”竹雨手里绞着头发。


    原来她起这么大清早是为了这个。


    “那够诚心的,肯定会实现。对了,你不给自己许段好姻缘?好不容易的。”


    “哎呀我忘啦!”竹雨才反应过来,毕竟她每年七夕都有在努力,“那我现在补一个!”她急忙双手合十跪天拜地再次诚恳地念念有词。


    “你好像求了十多年了,是不是没用啊……”


    “谁说的!”竹雨恶狠狠地回答,又渐渐没了底气,“还是有聊过几句的人的,不过都没看上。”


    *


    今天天气很好,万里无云,在微风中晒着太阳游船赏景真不失为一件美事。


    竹雨再次从船中探头出来,回到岸上,长裙的边沿随着她的步子摇晃,像水面的涟漪。


    这时街对面的三楼上有人出来了,准确地说,是数个人簇拥着一人出来了,尚吉不由得抬头去看。


    她的视力很好,但在这距离她也只能勉强看出,那是尉迟信。


    他被封为平西将军,比尚吉高一级,在西部驻守六年,也是今年才回来,如今任军司马,辅佐他的祖父大将军。


    尉迟信似乎认出了这几位世家子弟,冲他们挥手致意。大家也都纷纷抬手,远远跟他打了个招呼。


    尚家和尉迟家并不相熟,皇家向来忌讳众臣来往过密,何况一个是丞相、一个是大将军。所以说——这不她才只能跟皇帝他儿、他大侄子来往最密嘛!


    尉迟信似乎在楼上与人谈些什么,望着远方的山水,笑容浅浅,看起来心情不错,倒依旧是从前尚吉认识他时,那副挺拔如松、一表人才、胸有成竹的样子。


    打过招呼后不久,就有人给尚吉他们送来几份果品糕点、扇子香粉之类的东西,来人说是平西将军所送。


    尉迟信所在的楼称“菡明阁”,出售各类新奇物件,尚吉没事也来,但三楼从没上过,那儿不对外开放。菡明阁是尉迟家的产业,所以他才在上面的,所以尚吉才注意到的。


    送下来的东西里有一件织锦护臂,颜色鲜艳明亮,做工精良细致。


    “将军说,这是送给南阳君的,欢迎你回来。之前来往太少,如今再见,南阳君已长成风度翩翩的君子了,还望过两日的年宴能赏脸一叙。”


    趁着尉迟信荣归都城,大将军府打算举办一场迎春宴,也给南阳侯府送了帖子。尚吉原本懒得去的,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去一趟吧。


    她拿起护臂挥了挥,抬头望着尉迟信,算是致谢,答应过去。


    “将军有事,这就要走了,请南阳君和大家好好享受。下次到菡明阁有什么想吃的想要的,记他的帐就成。”来人把手中的锦盒都送上。


    “好,替我谢过你们将军吧。”


    尚吉分着手里的东西:“紫云砚台是你的,葫芦串是你的,这是我的……那香粉是给谁的?”尚吉懵了。


    “给你的啊,难道还有别的女孩儿吗?”赵兴璞撇撇嘴。


    “好吧。”


    苏千巧姗姗来迟,一年不见,她比从前还瘦些,尖下巴柳叶眉,着碧玉色的衣裙款款走来。


    “给你。”尚吉把香粉塞她手里。


    “什么?”


    “尉迟小将军送的东西,在那——”她抬头要指给她看,但那人早已经走了。


    “尉迟小将军……尉迟信?”苏千巧知道他,也远远见过他几面,但没说过话。他很早之前就去守边疆了,前几个月才听说他将回都城,城中沸沸扬扬,夸他年轻有为。


    *


    上了船,他们围着一张小方桌坐下。


    “你回来多久了?”苏千巧问尚吉。


    “十月回来的。”


    “也才三个月。”也许是太久没见,也许是长大了,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不似小时候那么吵吵闹闹。


    “你今天怎么这么少话。”尚吉拿花生仁扔府峥嵘。这府峥嵘从前虽然也憨憨的,但并不寡言,现在长大成哑巴了。


    “君子谨言慎行。”


    尚吉听他说话有些不爽,撩起袖子就要去锤他。


    “行啦,”赵兴璞打哈哈,“你也别为难他,他不是你那种性格。如今朝廷有新格局,大家都比以往谨慎一些。”他说得隐晦,不过大体上就是这样子,旧丞相的部下和亲信锋芒收敛,尉迟家的威望更甚,而新丞相又不知是什么阵营。


    “你怎么也关心这些事?”


    “都让我听说了,那才叫不是小事儿呢。”


    也是,老赵虽然不关心朝政,但是不代表不知道,毕竟他挺八卦的。


    “对了,”尚吉又问对面的府峥嵘,“你是不是定亲了?”


    府峥嵘愣了愣,点头,耳根有点红。


    原来这么害羞吗?尚吉起了兴趣。


    她知道,府峥嵘定亲的对象是孝王的孙女丹仁县主陈佩。她打趣他说:“人家才十二岁呢,你什么时候与她成亲?”


    府峥嵘以喝茶掩饰窘态:“等她及笄,三年后。”


    孝王与丹仁县主远在华州,最东北的地方,那儿每到冬天就万里冰封。


    在某年宫宴上,尚吉也见过他们。她只记得孝王陈棣跟赵兴璞的性格有点像,乐呵呵的很好相处,大大的肚子上圆圆的脑袋,看着像个雪人,倒是挺讨孩子们喜欢的。作为皇帝的堂叔,他没有参与夺权斗争,只在大局已定后表了忠心,可以说并无野心,只想生存。因为他也是陈氏皇族,其支持很利于陈策名正言顺即位,因此陈策便封他为孝王,以华州为封地。


    这么看来,府峥嵘是负责护卫宫廷的虎贲中郎将,前途一片明朗,与陈佩算是门当户对。


    船绕了一个弯,河流最窄处出现一座石桥。桥底很阴凉,穿过去时视野倏尔变暗,伸手不见五指,随后船又立刻回到阳光下,遥远的山又浮现在眼前。


    “府峥嵘啊,继续加油吧!”尚吉深沉地说道。


    府峥嵘不明所以。


    那么府峥嵘跟陈佩会不会琴瑟和鸣、相敬如宾呢?她不知道。但至少,他的人生很明朗,一切都在预想的轨道,朝着理想前进。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