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陈灼是去年中秋时的事,那会儿尚吉还住在宫里。
中秋佳节临近,宫中上下忙得不可开交。
尚吉与陈启在御花园里嬉闹,陈启带她看了地方进贡的新品种的菊花,尝了皇后殿下亲手做的桂花糕。
值得一提的是,尚吉特别喜欢吃皇后殿下做的桂花糕,连吃了八盘,皇后知道后令人每日按这做法做给尚吉做。吃了一个月,尚吉总算吃腻了——能让喜新厌旧的她连吃一个月已经很了不起了——这下算是把往后余生的桂花糕都吃完了,从此以后她闻到桂花糕的味道就想吐。
午后,他们在亭子里休息,亭子旁有棵巨大的槐树,槐花早已落尽,开始有小小的果子了。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已经过去,天气慢慢就要转凉了,习习秋风驱散了夏日残留的闷热。
“陈启,我想放风筝。”
“放得起来吗?”
“能!”尚吉从凳子上跳起来,“我有一只特别好看的风筝,我回去拿来,你等着。”
“跑回去有点远哪,叫竹雨兰风帮你拿吧?”
他话还没说完尚吉就跑开了,两个十几岁的小丫鬟反应过来后连忙追过去,愣是差点没跟上。
“小路子,”陈启唤身边的人,“母后在干嘛?”
他前些日子听说自己素未谋面的叔父将从南边入宫,这两天应该就到了。
“回殿下,安平王早些时候已经入宫了,不过皇后殿下没有召您和尚小姐过去,想来安平王一家舟车劳顿需要休息,到了明日的宫宴再见面也不迟。”
陈启点点头:“也是,咱们太能闹腾了。”
到底是谁闹腾,大家心知肚明,毕竟太子一个人呆着的时候还是很安静的。
又过了两盏茶的功夫,尚吉才扯着差不多跟她一样高的一只绿色风筝回来。
“你的风筝……”陈启盯着风筝看了一会儿,“很有春天的氛围。”
尚吉把这当作是一种夸奖。风筝是祖母做的,当时她还健在,一双巧手做出的燕子风筝栩栩如生。
从前在宫里生活的时候,尚吉并不常能见到祖母,但老夫人常给她送风筝、衣裳,还有各种可爱的小玩意儿,她每次收到都很高兴。
尚吉沿着没有树荫的路跑,从御花园东边跑到西边,陈启在后面时慢时快地跟上。
风筝不高不低地翻腾,尚吉仰着头,一手扯线,好不容易让它升到了作为一只风筝该在的地方,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你的风筝可能不太喜欢秋天。”
“这不是放起来了?”尚吉“哼”一声,吩咐竹雨和兰风给她拿些糕点和茶。
“小姐,快到晚膳的时间了。”兰风劝她。
“拿吧,吃不完带回去,反正我一定得吃上。”
陈启便说:“两位请去吧,本宫刚才提起,御膳房为明天宫宴新做了好几样小吃,蜜枣牛乳酥什么的,你们小姐可等不及尝尝了。”
竹雨和兰风只好一边嘟囔着“小姐为何如此贪食”一边往御膳房去了。
陈启偷笑,其实他这个小伙伴不算嘴馋,本质是什么新鲜的都要看一看碰一碰。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的掌上明珠,她衣食无忧,最缺的就是新鲜玩意儿。
落日渐渐下沉,尚吉被咸鸭蛋一样的夕阳吸引,眯着眼往西边瞧,却瞧见不远处的池塘边独自坐着一个男孩儿,看起来跟他们差不多大。
“陈启,那是谁,没见过。”
陈启也看过去,那个男孩似乎在发呆,双眼放空,面无表情。
“我猜是我叔父的儿子,陈灼。你没听说吗,我父皇的弟弟安平王来了。”
“哦!你的堂兄弟吗?以前没见过啊。”
“他们一家远在西南,我也没见过,但是他们要参加明天的中秋宫宴,今天刚进宫。我听母后说他们有一个儿子,比我小一些,应该是他。”
因为太注意池塘边的人了,尚吉没留意手上的线。结果风换个方向一吹,她的风筝就被吹落了,还落在了池塘里。
“我的风筝!”尚吉惊呼一声,赶紧跑去,陈启跟在她身后。
池塘中央的风筝悠悠打了两个圈停下。
“让小金子给你捞一下吧。”
“不用,我去。”尚吉挽起袖子和衣摆。
此时的竹雨和兰风提着重重的食盒还在路上。
这边非常僻静,平常没什么人,也没什么尤为别致的景色,只有一个小凉亭,凉亭下只有一片池塘。
说是池塘,其实水面只到他们大腿。据说前朝建宫殿,在这里挖到了地下水源,就干脆挖成了一方池塘,安置了假山花草凉亭,不过很多年过去后,水流减少了,也没人太打理。宽宽扁扁的水面,因为有活水倒是很干净通透。
“母后看见你衣服湿了又得问我们去干嘛了,”陈启埋怨着,倒也没有动手拦她,“相府小姐真是事事亲力亲为。”
“行了行了,我到时候又不说你名……”
尚吉还没说完,就听见“哗啦”的水声,有人跳进池塘了,她往前看——是陈灼。
*
陈灼一个人坐在池塘边发呆。
赶了半月的路,终于到了皇宫。刚才和父王一起见了皇上和皇后,现在一个人出来,走半天不知到了哪,父王等会儿也许会派人找到他,所以不要紧。
他不知道要做什么,就在浅浅的池塘边坐着等人找到自己。这时候不远处有声响,他循声望去,发现水面多了一只翠绿色的风筝,他愣了一下——自己虽然不记季节和日子,但也不至于到春天了吧?
不远处有两个衣着打扮考究的孩童,一个缃色衣裙,大眼樱唇;一个一身象牙白,五官清秀。
他脱了鞋袜下池去捞风筝。
风筝递到尚吉手里的时候,她很高兴,甜甜地道了声谢。
“是陈灼么?我是陈启,你的堂哥。”陈启也对他浅浅一笑,眼瞳清澈透着温和。
“堂哥……哦,见过太子殿下。”陈灼愣一下,不太熟练地行个礼。
“我是尚吉,丞相的女儿陈启的朋友,谢谢你帮我捡风筝。”
“见过尚小姐,举手、之劳……”
他又要拘谨地行礼,尚吉拉住他,陈启替她说道:“咱们年纪还小呢,不用这样。对她就更不必了,她最不喜欢宫里规矩了。”
陈灼愣一愣,看到尚吉还没放下的衣袖和扎在腰间的衣裙下摆,突然明白了,笑着说:“好。”
尚吉完全没听陈启在说什么,因为她发现——陈灼笑起来太好看了。他的瞳仁是浅褐色的,笑起来时眼睛弯弯像桃花瓣,尤其是此时夕阳将橘黄色的光洒落在他的头发、衣袖处,又映入他的眼中。
她后来翻竹雨看的话本子,里面写的什么明眸善睐、面若桃花,就立刻想起陈灼。
陈灼被盯得脸有点红,脸红起来更好看了,尚吉盯得更出神了。
陈启轻咳一声——尚吉着迷任何新鲜的东西,不管是物还是人。
“你们这次来打算待多久?”
“哦,父王过两日便回去了。”
“这么快!”尚吉迅速打断他的话。
“嗯,西南的事情也很多,母亲身体也不太好。不过他会把我留下,我过几日就会去学子监了。”
尚吉眼睛一亮:“那太好啦!”不过转瞬又关注起别的事,“把你一个人留下吗?”
“嗯,父母亲说都城繁华,还有很多世家子弟,我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尚吉若有所思。
陈启刚要说点什么,尚吉突然双拳一挥大喊一声:“好!以后我们三个就在一起玩!我们两个陪着你,陈启是你的兄弟,我也是你的兄弟姐妹!”
陈灼听了,好看的眼睛里又闪出光亮。
“好,陈……陈启,尚吉,我们以后一起玩吧。”
古有桃园三结义,今有御花园西侧三认亲,至此,宫中闻风丧胆二人组变成了三个人。
尚吉左拥右抱,揽着两位兄弟的肩,面朝池塘,看着夕阳西下。
尚吉心情大好:“不知今天的晚饭是什么?”
陈启想起先秦的诗歌:“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半晌,定定望着远方天空的陈灼才轻声说:“夕阳真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