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帝二年的盛夏,江南的闷热如同浸了水的棉被,沉甸甸地压在安门镇上空。
连日无雨,连运河的水流都显得迟缓粘稠。镇中首富陈望田府邸内,却是张灯结彩,一派宴饮之象。
今日,陈老爷以“调和纷争、共商镇务”为名,再次设宴,力邀大儒姜段过府一叙。
姜段居于镇东小院,连日来因推行度量衡之事,与陈氏等豪强龃龉不断,心中本有疑虑。
但其弟子中有人劝道:“先生,陈老爷此番姿态放低,若再拒之,恐其恼羞成怒,于先生安危不利。不若前往,当面陈明利害,或有一线转机。”
姜段沉吟良久,念及若能借此机会说服豪强,造福乡里,亦是功德,遂决定携两名弟子赴宴。
这一切,都被伪装成行商、潜伏在镇中的竹影看在眼里。他早已通过内线得知,此宴乃鸿门宴,陈望田已备下掺有软筋散的药酒,只待姜段入彀。
前一日,他曾设法将一封匿名警示信投入姜段院中,提醒宴会有诈。
然而,信似乎未被重视,或是姜段自恃身份,亦或是觉得在众目睽睽之下,陈家不敢公然行凶,最终还是踏入了陈府大门。
竹影心中暗叹,知道事已难阻。
他立刻向潜伏在镇外接应的手下发出信号,按第二套方案准备——火中取栗。
陈府宴客厅内,觥筹交错,表面上一团和气。
陈望田满脸堆笑,频频敬酒,赵、李两家家主亦在座作陪,言语间多有奉承,试图麻痹姜段。
酒过三巡,姜段渐觉四肢乏力,头脑昏沉,心知不妙,刚欲起身,便眼前一黑,瘫软在席上。两名弟子亦被早已埋伏好的豪仆迅速制住。
“哼,不识抬举的老东西!”陈望田见计得逞,脸上笑容瞬间转为阴狠,“拖到后院柴房去,手脚干净点!”
他早已打点好县衙关节,计划制造一场“意外”火灾,将姜段及其“危言耸听”的书稿一并焚毁,对外则宣称姜段酒后失慎,引火**。
与此同时,竹影已如鬼魅般潜至陈府后院高墙之外。
他早已摸清陈府布局,尤其是那座紧邻运河支流、存储着大量丝帛和粮食的库房区域。
此处建筑密集,多为木质结构,且与柴房所在的后院有一定距离,但火势一旦蔓延,必成滔天之势。
夜色渐深,乌云遮月,正是动手的好时机。竹影与两名精干手下汇合,他们携带着用鱼油和松脂简易熬制的火油罐。
竹影打了个手势,三人分头行动,利用钩索悄无声息地翻入陈府后院。
库房区守卫相对松懈,只有两个家丁倚着门柱打盹。竹影屏息凝神,如狸猫般贴近,手中短刃寒光一闪,两名家丁便无声倒下。
他迅速将火油泼洒在库房木质墙壁和堆放的麻袋上,另一名手下则在对面的粮仓如法炮制。
“点火!”竹影低喝一声。
刹那间,火折子引燃了浸透火油的麻布,火苗“腾”地窜起,迅速沿着木质结构蔓延开来!
夏夜干燥,火借风势,转眼间便吞噬了整座库房,并向邻近建筑扑去!
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浓烟滚滚,刺鼻的焦糊味瞬间弥漫开来。
“走水啦!走水啦!库房走水啦!”几乎是同时,陈府内外响起了撕心裂肺的惊呼声、锣声!原本静谧的夜晚被彻底打破。
前院正在商议如何处置姜段的陈望田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目瞪口呆!
他们万万没想到,火会从最重要的库房区烧起来!那里堆放的可是他们大半年的心血和财富!
“快!快去救火!”陈望田气急败坏,声音都变了调,再也顾不得柴房里的姜段,带着家丁护院疯狂冲向火场。
镇上其他豪强闻讯,也纷纷带着人手赶来,场面极度混乱。
救火的人群、哭喊的家眷、趁乱抢夺财物的小人……整个安门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和无序之中。
就在这漫天火光和鼎沸人声的掩护下,竹影与第三名手下如同两道阴影,迅速潜至位于后院偏僻角落的柴房。
门外原本看守的两名豪仆,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吸引了注意力,正伸着脖子张望,被竹影二人从背后悄无声息地解决。
劈开简陋的门锁,柴房内昏暗潮湿,姜段昏迷不醒地倒在草堆上,面色苍白,呼吸微弱。
他随身携带的书箱被随意扔在角落,一些书简和纸稿散落在地。
竹影心中一沉,时间紧迫,他一把背起姜段,手下则迅速将书箱中看似重要的书稿胡乱塞入一个防水油布包中。
“撤!”竹影低喝。他们按照预先勘察好的路线,避开救火的主流人群,沿着一条狭窄的、通往镇外河道的背街小巷疾行。
身后,陈府库房区的火光越发炽烈,映得他们逃离的身影忽明忽暗。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抵达河边预定的接应小船时,一阵狂风吹来,卷起燃烧的碎屑,竟然飘向了柴房的方向!
本就年久失修的柴房,瞬间被引燃,火舌迅速吞没了那堆象征着姜段心血的书稿……
竹影回头望见那冲天而起的第二处火柱,心中惋惜,却不敢有丝毫停留。
他将姜段安置在小船船舱内,手下奋力划桨,小船悄无声息地滑入黑暗的河道,迅速远离了那片陷入火海与混乱的安门镇。
当黎明来临,安门镇已是满目疮痍。陈府库房区化为灰烬,损失惨重;柴房也烧得只剩断壁残垣。
姜段及其弟子“葬身火海”的消息迅速传开,陈望田虽心痛库房损失,但也只能将错就错,对外坐实姜段“酒后失慎”致火灾的传言,并加紧弹压镇内舆论,将注意力引向火灾损失和重建。
而真正的姜段,已在竹影等人的护送下,沿着隐秘的水路,开始了北上之旅。
人,救出来了。
但部分凝聚其心血的著作,却永远留在了那片灰烬之中,成为了这次“意外”之火所付出的、令人扼腕的代价。
江南士林为之震动,要求彻查的呼声与对豪强的指责四起,一场风暴正在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