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赛胜利的喜悦劲儿还没完全过去,周六一大早,郝强就被妈妈律霞的电话叫回了家。电话里说是“做了他爱吃的糖醋排骨庆祝”,但郝强心里跟明镜似的——这绝对是“鸿门宴”,旨在对他和赛飞日益“深化”的关系进行新一轮的“情报收集与态势评估”。
果然,一进门,熟悉的家庭氛围便扑面而来。父亲郝国际依旧坐在沙发主位,手持报纸,目光却早已越过纸缘,精准地落在他身上;妈妈律霞系着那条印着小碎花的围裙,从厨房探出头,笑容温婉,眼神里却闪烁着不容错辨的探究;奶奶则坐在她专属的摇椅上,手里打着毛线,一副气定神闲、洞悉一切的模樣。
“我们的冠军回来了?”郝国际放下报纸,率先开启话题,语气带着外交官特有的庄重与审视,“决赛的录像我跟你母亲看过了。赛飞同学最后那段关于‘融合’的总结陈词,逻辑严谨,立意颇高,与你之前的论述形成了有效呼应。”
郝强一听父亲夸赛飞,比自己被夸还来劲,立刻眉飞色舞地接话:“是吧爸!您眼光毒辣!赛飞他就是我们队的定海神针!有他在,逻辑上就出不了岔子!您没看见他质询的时候,那个问题设计的,环环相扣……”
“嗯,”律霞妈妈端着切好的水果走过来,温柔地打断儿子的滔滔不绝,顺势将果盘放在他面前,语气自然地带出了核心议题,“赛飞那孩子,看着是挺靠谱的。上次来家里,送的茶具也合我心意的很。就是话少了点,性子也太静了些。你们现在住一个宿舍,他没嫌你闹腾吧?”她一边说,一边仔细观察着郝强的表情。
郝强心里警铃微作,脸上努力维持镇定:“哪能啊妈!我们相处得不知道多和谐!他搞他的研究,我弄我的传播,互不干扰,还能互相促进!我现在东西都收拾得利索多了!”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背,仿佛这样能增加说服力。
郝国际同志敏锐地捕捉到了儿子语气里那点不自然,推了推眼镜,用外交辞令点评道:“看来,这位赛飞同学对你的影响,已经从辩论领域延伸到了个人生活领域。从‘对手’到‘队友’,再到‘室友’,关系层级正在深化。这是个值得观察的动向。”
郝强:“……爸,您能别用分析国际关系的词儿分析我室友吗?”
律霞妈妈笑着打圆场:“行了行了,孩子交到好朋友是好事。强强,今天叫你们回来,一是给你庆祝,二是你爸托人带了点新鲜羊肉,晚上咱们涮锅子。你下周不是还要跟社团去团建吗?正好补补。”
“团建?”奶奶耳朵很灵,“又要跟那个赛飞一起去?”
“是辩论社一起!”郝强强调,“去森林公园登山野餐。”
奶奶停下打毛线的手,推了推老花镜,笑呵呵地说:“我看那孩子挺好,心思正,人也稳重。就是太瘦了,强强,你在学校得多带着他吃点好的。上次来家里吃饭,我看他吃饭那个秀气劲儿,跟喂猫似的,看得奶奶我都着急。”
郝强忍不住替赛飞辩解:“奶奶,他那叫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再说了,人家那是气质,叫……叫清冷学霸范儿!”
“清冷学霸?”郝国际同志捕捉到关键词,微微挑眉,开始了他的逻辑分析,“从行为模式看,赛飞同学确实表现出高度理性、秩序性强、情绪波动阈值高等特质。这与你的活跃、发散、情感外露形成鲜明对比。能够在这种差异性基础上建立稳定且高效的合作关系,说明你们在认知层面找到了有效的互补接口。这一点,值得肯定。”
郝强听得头皮发麻,感觉父亲不是在夸他,而是在给他们的关系写分析报告。“爸,咱能简单点吗?就是合得来,配合得好!”
律霞妈妈笑着给儿子递了块苹果,切入下一个重点:“合得来就好。东西都准备好了没?听说要去爬山,衣服鞋子得穿合适的。”
“准备好了准备好了,就一个小背包的事儿。”郝强不疑有他,随口答道。
奶奶立刻接话:“赛飞那孩子一看就很少参加这种活动,强强你得多照顾着点,山里路不好走,别光顾着自己疯玩。”
郝强这会儿总算咂摸出点味道来了,敢情这顿饭的核心关怀对象不止他一个啊!他脸上有点发热,含糊地应道:“知道啦奶奶,我们是一个团队的,互相照顾是应该的。”
“不仅仅是团队责任,”郝国际同志严谨地补充,“基于你们目前多维度、深层次的联结,在非正式场合的互动,对于巩固信任、提升默契度具有显著价值。把握好这次团建的机会,进一步观察并理解对方在放松状态下的行为模式与需求,对你们未来的合作关系……乃至更广泛层面的人际维系,都具有积极意义。”
郝强:“……” 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是没法从他爸嘴里听到“好好跟朋友玩”这种大白话了。
郝强:“……知道了爸。”他感觉这顿饭吃得比打决赛还累。
带着家人“意味深长”的关怀和满肚子涮羊肉,郝强周日回到了学校。但家人那些话,加上他自己心里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涟漪,让他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用纯粹“队友”或“室友”的眼光去看待赛飞。训练时,他会下意识留意赛飞推眼镜的细微动作;在宿舍,他会偷偷观察赛飞看书时微蹙的眉头……
这种反常的“体贴”连赵小宇都察觉到了。
“强哥,”某天,赵小宇叼着根棒棒糖,斜睨着正动作略显笨拙地试图将赛飞桌上那几本摞得一丝不苟的书按照原有角度摆回去的郝强,语气充满了戏谑,“我发现自从飞哥入住以来,你这‘贤惠值’是蹭蹭往上涨啊。怎么,是被咱们学长的盛世美颜和严谨学风感化了?还是有什么把柄被他捏手里了?”
“去你的!”郝强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差点把书碰倒,手忙脚乱地扶稳,耳根瞬间漫上血色,“我这是维护宿舍内部环境和谐稳定!共建文明标兵宿舍!懂不懂?再说,人家爱干净讲秩序是优点,我这是虚心学习!”
赛飞闻言,从一本厚厚的《认知心理学原理》中抬起头,推了推刚刚戴好的眼镜,目光平静地扫过郝强泛红的耳朵和桌上那几本角度似乎比之前歪了零点几度的书,什么也没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算是接受了这个说法,然后又重新埋首于他的知识海洋。
郝强看着他这副油盐不进的样子,心里莫名有点气闷,又有点说不清的……失落?
秋日团建的日子终于到了。天公作美,秋高气爽,湛蓝的天空上飘着几缕薄云。辩论社一行人乘坐大巴来到城郊的森林公园。一下车,清新的空气和满目斑斓的秋色便让人精神一振。
“同志们!”社长林晓晓站在队伍前,元气满满地挥舞着社旗,“今天的任务就是——放飞自我,拥抱自然!登山,野餐,感受秋天的馈赠!当然,”她话锋一转,目光狡黠地在郝强和赛飞身上溜了一圈,“团队精神不能忘,要互相帮助,共同前进!”
“社长放心!”赵小宇第一个跳出来响应,用手肘撞了一下身边的郝强,挤眉弄眼地压低声音,“听见没?‘互相帮助’,特别是帮助那些可能对‘非结构化自然环境适应性’需要提升的队友。”他刻意模仿着某种冷静的语调。
郝强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脸上有点挂不住:“用你提醒!”
陈静学姐微笑着环顾四周:“这里景色真美,是个放松的好地方。”
学弟李帆则一脸兴奋,凑到郝强和赛飞旁边:“强哥,飞哥,待会我们一起爬啊!跟着你们肯定最有意思!”
一直安静观察着周围植被的赛飞此时抬起头,看向林晓晓,语气一如既往的平稳:“社长,我初步观察了入口处的导览图。建议选择东线路径,坡度相对平缓,沿途设有三个休息点,符合大多数社员的体能水平,且风景指数评估较高。”
林晓晓:“……学长,咱们是来玩的,不是来搞地形测绘和资源评估的。”
陈静忍不住轻笑出声:“赛飞,放轻松点,跟着感觉走就好。”
李帆却是一脸崇拜:“飞哥就是厉害,考虑得真周全!”
郝强看着赛飞那一本正经分析路径的样子,想起奶奶的叮嘱和父亲那句“观察放松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心里一动,凑过去哥俩好地搭住赛飞的肩膀:“听见没?社长让你跟着感觉走。放心吧,这山路我熟,保证带你走最舒服的路线,看最美的风景,绝对比你那数据优化出来的路径强!”
赛飞侧头看了看郝强搭在自己肩上的手,又看了看他近在咫尺的、带着灿烂笑容的脸,镜片后的目光闪烁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几不可查地放松了微微绷紧的肩膀,轻轻“嗯”了一声。
这下,连陈静都忍不住多看了他们两眼,嘴角弯起一抹了然的笑意。林晓晓更是和赵小宇交换了一个“果然如此”的眼神。
山路蜿蜒,大家三三两两地结伴而行。郝强原本和赵小宇、李帆等人插科打诨走在前面,但脚步却不自觉地放缓,眼神总是不受控制地往后瞟。
赛飞和林晓晓、陈静她们走在稍后一些。他似乎对山林里的植物分布和岩石形态产生了兴趣,偶尔会停下脚步,用手机拍摄某些叶脉或苔藓,甚至还会拿出随身的小本子记录几句。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他专注的侧脸上跳跃,柔和了平日里那份过于冷硬的线条。
“强哥,别瞅了,脖子都快扭断了。”赵小宇促狭的声音在耳边响起,“飞哥又不会丢。啧啧,你这‘照顾’得也太明显了。”
郝强猛地回神,强行辩解:“我……我那是欣赏风景!这枫叶,多红!这松树,多绿!”
李帆凑过来,真心实意地感叹:“强哥,飞哥,你们俩真是绝配!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互补!”
郝强被这句“绝配”噎得心跳漏了一拍,脸上有些发烫,嘴上却强硬:“小孩子懂什么!这叫战术互补!”
爬到半山腰一处开阔的休息平台,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带来的零食。林晓晓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空矿泉水瓶:“来来来,休息好了,咱们玩点刺激的——真心话大冒险!瓶子转到谁,谁就必须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