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微月“病危”的消息,像一块巨石投入林府平静的湖面,激起惊涛骇浪。
林淮安闻讯从衙署踉跄赶回,见到女儿面如金纸、气若游丝地躺在床榻上,唇角还残留着暗红的血渍,当场几乎晕厥。
他扑到床边,握着女儿冰凉的手,老泪纵横,语无伦次地呼唤着:“月儿!我的月儿!你这是怎么了?!早间还好好的……”
萍儿跪在一旁,哭得撕心裂肺,按照事先的交代,断断续续地诉说小姐如何“忧思过度”、“旧疾突发”,如何“咳血不止”、“药石罔效”。
整个院落被一种绝望和恐慌的气氛笼罩。
府里最好的大夫,乃至匆忙请来的太医,诊脉后都摇头叹息,说法惊人地一致:小姐本就先天不足,心血亏损,近日又似有沉重心事,郁结于心,导致虚火妄行,急攻心肺,已是……油尽灯枯之兆,恐怕回天乏术。
只能用人参吊着一口气,准备后事了。
这番诊断,半是真半是假。
林微月确实身体孱弱,那剂精心计算的药物更是将“病危”的迹象模拟得惟妙惟肖,连经验丰富的太医也难以在仓促间分辨真伪。
而“沉重心事”之说,更是巧妙地与外界对林家近期遭遇的猜测联系起来,合情合理。
林淮安彻底崩溃了,他守着女儿,不吃不喝,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
沈家闻讯,沈玠再次前来“探病”,隔着纱幔看到林微月那副奄奄一息的模样,眼中疑虑虽未完全消除,却也找不到任何破绽,只得假意安慰几句,留下些名贵药材,悻悻而去。
真正的较量,在夜深人静时展开。
在太医宣布“准备后事”的第二个深夜,林府上下沉浸在一片悲戚和疲惫中。
林淮安因悲伤过度,被强行劝回房休息。
萍儿守在灵堂外,紧张得浑身发抖。
一道黑影,如狸猫般悄无声息地翻墙而入,正是城西“济世堂”的吴大夫。
他年约四旬,面容普通,眼神却异常沉稳锐利。
他避开巡夜家丁,直接潜入已布置成临时灵堂的房间。
室内烛火昏暗,空气中弥漫着草药和死亡的气息。
吴大夫迅速检查了林微月的状况,指尖在她颈侧动脉停留片刻,又翻开她的眼皮看了看,随即从药箱中取出几枚细长的银针。
“林小姐,得罪了。”他低语一声,手法如电,银针精准刺入几个大穴。
片刻后,林微月原本微弱到几乎无法察觉的脉搏和呼吸,进一步减弱,直至陷入一种近乎龟息的假死状态,身体也渐渐冰凉。
同时,吴大夫又将一种特制的药粉弹入角落的香炉,散发出一种类似尸体开始**的极淡异味,以混淆可能存在的验尸。
紧接着,他从带来的布袋里取出一具事先准备好的、身形与林微月相仿的女尸,迅速为其换上林微月的寝衣,并进行了简单的易容,使其在昏暗光线下难以分辨真伪。
而真正的林微月,则被他用一件宽大的黑色斗篷裹紧,背在身后。
“萍儿姑娘,”吴大夫对守在门外的萍儿低声道,“按计划行事,明日入殓时,务必镇定。”
萍儿含泪点头,死死咬住嘴唇。
吴大夫不再耽搁,背起林微月,身形一闪,再次融入夜色,仿佛从未出现过。
林微月醒来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这是一间干净却简陋的屋子,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草药味。
窗外天色微明,传来市井隐约的喧嚣。
她挣扎着坐起身,感觉浑身虚弱无力,但那种濒死的窒息感已经消失。
一个陌生的中年妇人端着一碗米粥进来,见她醒来,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姑娘醒了?吴大夫吩咐了,您身子虚,先吃点清淡的垫垫。”
林微月心中明了,她已经成功脱离了林府。这里是吴大夫安排的隐秘据点。
稍后,吴大夫进来为她复诊。
“小姐意志之坚,远超常人。”他语气平淡带着一丝赞许,“药物和针法对身体损耗极大,需静养旬月方可恢复。在此期间,切忌情绪激动,劳神费力。”
“多谢先生救命之恩。”林微月虚弱地道谢,随即急切地问,“林家……我父亲如何?”
“林大人悲痛欲绝,但暂无大碍。府中丧仪已备,三日后发葬。”吴大夫顿了顿,低声道,“萧大人有信传来。”
他递过一张小小的纸条。
上面只有寥寥数字:“江南局变,盐场再乱,疑与漕帮合流。汝既脱困,可愿南下,暗查漕盐勾结之实?身份已备,路线如图。慎之。”
江南!
漕帮与盐场勾结!
林微月的心脏猛地一跳。
萧煜果然遇到了更大的麻烦,而他,竟然邀请她这个刚刚“死去”的人,前往风暴的中心!
她看着纸条,脑海中闪过父亲悲痛的脸,闪过沈玠虚伪的笑容,闪过萧煜冷峻的眼神。
假死脱身,只是第一步。若留在京师,她只是一个无所作为的“亡魂”。
而南下江南,虽危机四伏,却是真正跳出牢笼,以全新的身份,参与到这场关乎国运的暗战中的唯一机会。
她深吸一口气,压下身体的虚弱和内心的波澜,目光逐渐变得坚定。
她看向吴大夫,清晰地说道:“请转告萧大人,林微月……愿往。”
从今天起,世上再无吏部尚书之女林微月。
她将带着“锦心”的智谋和一个全新的、未知的身份,踏上前往江南的凶险征程。
等待她的,将是比京师更复杂的棋局,和更致命的敌人。
女尸是从义庄寻来的无主尸首,经过特殊处理,化妆易容成林微月的样子[彩虹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死生契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