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后,一艘寻常的客船,沿着京杭大运河,缓缓驶入江南地界。
船头立着一位身着素青布裙的年轻女子,身姿纤细,头戴帷帽,轻纱遮住了大半容颜,只露出一段白皙的下颌和略显苍白的唇。
她扶着船舷,静静望着两岸逐渐由北方的雄浑转为南方的秀润。
烟雨朦胧中,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次第展开,如一幅氤氲的水墨画。
这便是换了身份的“林微月”。
如今,她是北上投亲不成、折返江南的孤女“苏月”,籍贯杭州,父母双亡,仅余远房表亲在扬州经营一家小绣庄。
这套说辞、路引乃至几件半旧衣物,都由吴大夫通过隐秘渠道置办,天衣无缝。
体内的虚弱感尚未完全褪去,江南潮湿的空气让她有些胸闷,但她的眼神却透过帷纱,锐利地观察着周遭的一切。
码头上力夫吆喝,商贩叫卖,舟船往来如织,一派繁华景象。
然而,在这繁华之下,她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同寻常的紧绷。
码头的税吏盘查似乎格外严厉,偶尔有盐丁押运着贴有官封的盐包经过,周围的人群会下意识地避让,眼神中交织着敬畏与一丝难以言说的怨愤。
“苏姑娘,外面风大湿气重,还是进舱歇息吧。”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说话的是同船的一位老儒生,姓陈,自称是去扬州书院访友的。
这几日行程中,他对这位沉默寡言、看似体弱的孤女颇为照顾。
林微月——苏月转过身,微微屈膝:“多谢陈先生关心。”
她的声音刻意放得轻柔,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软糯口音,这是她连日来暗自模仿练习的结果。
回到狭小的船舱,她取出萧煜留下的那张简易路线图。
图上的终点,并非扬州城内的绣庄,而是城外一座名为“栖霞”的小镇,靠近运河支流,图上标注了一个极小的墨点,旁书“悦来客栈”。
那里,将是她在江南的第一个落脚点,也是与萧煜安排的接应人碰头的地方。
客船在扬州码头靠岸。
苏月提着简单的行李,婉拒了陈先生帮她寻车的提议,独自一人融入了熙攘的人流。
她按照记忆中的路线,雇了一辆青布小车,言明去栖霞镇。
车轱辘碾过青石板路,窗外是不同于京师的繁华。
商铺林立,酒旗招展,丝竹管弦之声隐约可闻,空气中弥漫着糕点甜香和水汽的味道。
然而,苏月却注意到,一些挂着“盐”字招牌的铺面,看似生意兴隆,伙计的眼神却有些闪烁不定。
偶尔可见三三两两的衙役或身着似是盐丁衣服的人沿街巡逻,气氛并不如表面那般松弛。
栖霞镇比想象中要热闹,因靠近水路,成了南来北往货物的小型集散地。
悦来客栈是镇上最大的一家,门前车马不少。
苏月要了一间僻静的上房,关上门,才稍稍松了口气。
安顿下来后,她并未急于联系任何人,而是以熟悉环境为由,在客栈大堂角落要了一壶清茶,默默观察。
南腔北调的客商高谈阔论,话题离不开丝绸、茶叶和……盐价。
“娘的,这盐价又涨了!官盐质次价高,私盐倒是便宜,可谁敢碰?逮住了可是要掉脑袋的!”一个粗豪的北方商人抱怨道。
“嘘!小声点!”同伴紧张地四下张望,“如今这光景,少说为妙。没听说吗?钦差大臣还在城里坐着呢,漕帮和盐场那边,最近可不太平……”
“可不是!前几日运河上还出了事,听说有运盐的船被凿沉了!也不知是哪路神仙干的……”
只言片语,如同散落的珠子,被苏月悄然记在心里。
漕帮、盐场、钦差萧煜、沉船事件……这些信息与她之前的推断相互印证,江南的局面,果然是一潭深不见底的浑水。
入夜,小镇渐渐安静下来。
苏月吹熄了灯,和衣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
她在等。
约莫子时,窗棂上传来极轻的三下叩击,两短一长。
是约定的暗号。
她悄然起身,推开窗户。
一道黑影敏捷地翻入,落地无声。
来人是个精干的年轻男子,身着夜行衣,目光炯炯,对着苏月抱拳低声道:“可是苏姑娘?属下暗影卫第七组陈五,奉萧大人之命,在此接应。”
暗影卫?
苏月心中微震。
这是直属于皇帝的秘密监察力量,传闻中神出鬼没,专司棘手之事。
萧煜竟然能动用暗影卫的人来接应她,可见江南局势之复杂,以及他对此次暗中调查的重视程度。
“陈护卫请起。”苏月压低声音,“萧大人现在何处?情况如何?”
陈五语速极快:“萧大人明面上驻跸扬州行辕,督办盐务,但阻力极大,江南官场盘根错节,多有阳奉阴违。
暗地里,大人正在追查漕盐勾结及前次盐船沉没一案,怀疑并非意外,而是灭口或销毁证据。
大人吩咐,姑娘初来,不宜妄动,可先以此镇为据点,熟悉民情,特别是留意与漕帮、盐场有往来的人员动向。
属下会暗中护卫,并传递消息。”
他递给苏月一个小巧的竹管:“此乃近期收集的一些市井传闻及可疑人员名单,姑娘可先参阅。若有发现,可通过客栈后院东角第三块松动的墙砖传递消息。”
交代完毕,陈五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夜色中。
苏月握紧竹管,回到床边,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光,轻轻打开。
里面是几张薄纸,上面用细笔密密麻麻记录着一些零碎信息:某盐商近日频繁宴请漕帮小头目;镇上新开了一家赌坊,背景可疑;几个陌生的练家子近日在码头出现……
信息杂乱,却勾勒出栖霞镇这个运河节点暗流涌动的轮廓。
她知道,她的江南之行,从这一刻起,正式开始了。
她不再是那个被困在深宅大院的林微月,而是潜入龙潭虎穴的暗探“苏月”。
前方的路布满荆棘,但她的眼中,却燃起了久违的、属于“锦心”的锐利光芒。
林微月以苏月的身份入江南啦[烟花]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江南烟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