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缕游魂相伴,在天地间不知飘荡了多久。或许是一甲子,或许是数百年,时间对于已然脱离肉身的他们而言,失去了刻度的意义。他们看遍了王朝更迭,见证了沧海桑田,人间的悲欢离合、兴衰荣辱,在他们眼中,都化作了时间长河中一朵朵翻起又湮灭的浪花。
最初的怨愤与不甘,早已被这无尽的岁月洗涤殆尽,只剩下一种超然物外的平静,以及彼此之间那无需言语、亘古存在的陪伴。他们依旧会“斗嘴”,顾柏舟的“意识”总是不着调地试图定义他们这种奇特的关系,而祝无酒则永远能用最冷静的逻辑将他驳得哑口无言,虽然谁也触碰不到谁,但这似乎成了他们永恒漂泊中唯一的“乐趣”与牵绊。
这一日,他们正飘荡在一片云雾缭绕、梵唱隐隐的灵山胜境之上。下方是一座香火鼎盛的千年古刹,钟声悠扬,涤荡人心。
忽然,一道柔和却无比恢弘、仿佛能穿透灵魂本质的金光,自那虚无缥缈的九天之上垂落,精准地笼罩住了他们这两缕几乎要与天地同化的游魂!
一股无法抗拒的、温暖而威严的力量,牵引着他们,穿越了层层叠叠的云海与时空的壁垒。
待到那耀眼的金光渐渐散去,顾柏舟和祝无酒(的魂体)发现,他们已然置身于一片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殊胜之地。四周是盛开着金色莲花的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微澜徐动。空中回荡着清畅哀亮、微妙和雅的梵音。而在那无尽光明与祥云的深处,一尊无比庄严、慈悲与智慧具足的巨**相,正静静地注视着他们。
那是……佛祖?
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敬畏与明悟,自然而然地升起。无需引导,无数被尘封的记忆碎片,如同决堤的洪水,涌入了他们的意识之中。
他们看到了!在那久远到无法计量的上古时期,他们并非什么穿越而来的现代灵魂,而是这佛国之中,守护伽蓝、威慑魔障的两位金刚力士!
一位是密迹金刚,威猛刚烈,发声如哼,能喷吐煞气,降服外道。
一位是那罗延天,坚固不坏,吐气似哈,能吸纳祥瑞,护持正法。
他们本是寺院山门殿前,一左一右,共同构成“二王尊”的护法神祇,职责便是震慑邪魔,护持佛法,令道场清净。千百年来,他们恪尽职守,共享香火,受僧俗礼敬。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在那长久的、并肩而立的光阴里,一种超越了同僚之谊的、微妙的情愫,悄然在两位金刚力士坚硬的神心之中滋生。是那罗延天偶尔看向密迹金刚时,眼中一闪而过的、不同于对待其他神祇的柔和?还是密迹金刚在那罗延天受到魔扰时,那超乎职责范围的、近乎狂暴的守护?
神祇动情,已犯天条。更何况是肩负护法重任的他们,情愫一生,嗔念便随之而来。一次因误会而产生的争执,竟引得两位力士神力失控,哼哈二气冲撞,险些震塌了半座灵山宝殿,扰乱了佛前清静。
佛祖慧眼如炬,洞悉因果。念其往日护法有功,未施以重惩,但亦不可姑息。遂将二人打下凡尘,投入轮回,需历经两世劫难,尝遍人间八苦,方能洗炼神心,明辨情执与职责。
第一世,便是那身为宿敌、最终却因意外共同穿越的现代医生顾柏舟与祝无酒。那一世,他们争斗、磨合,在陌生的环境中被迫相依,情根深种而不自知,最终戛然而止。
第二世,便是这刚刚结束的、在古代王朝中挣扎、相爱、并肩作战,最终却惨遭背叛、功成身殒的安王与他的“王妃”。这一世,他们爱过、痛过、拼搏过、也彻底失去过,将人性的光辉与黑暗、情感的甜蜜与绝望,都体验到了极致。
如今,两世劫数,已然修满。
恢弘而慈悲的声音,在这殊胜之地响起,直接回荡在他们的灵魂深处:
“密迹,那罗延。尔等尘缘劫数已了,嗔念可曾化解?情执可曾放下?”
顾柏舟与祝无酒的魂体,在那无尽的佛光与宿世记忆的冲击下,微微震颤。他们彼此“看”向对方,目光(意识)交汇处,是跨越了无数光阴的复杂与了然。
原来,那初见时的针锋相对,那被迫捆绑时的别扭抗拒,那生死相依时的刻骨铭心,那最终被背叛时的痛彻心扉……一切的一切,并非偶然,皆是宿命的安排,是为了磨砺他们这颗因情而生的“嗔念”之心。
顾柏舟(密迹)的“意识”中,再无往日的跳脱与不羁,只剩下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沉静。他“看向”祝无酒(那罗延),那清冷的魂体似乎也柔和了许多。
化解?放下?
那现代手术台前的争锋,那古代逃难路上的扶持,那磐石城中的日夜相伴,那灵魂漂泊间的无声陪伴……这些点点滴滴,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情愫”或“嗔念”,成为了他们存在本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何化解?又如何放下?
佛祖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无尽的慈悲与给予选择的宽容:
“尔等可愿重归神位,再为伽蓝守护,享人间香火,护持佛法?”
回归神位,意味着重获力量与永恒(相对的),但也意味着要回到那日复一日、恪守职责、或许……依旧只能并肩而立却无法真正相拥的守护生涯。
“亦可选择,再入轮回,忘却前尘,重为凡人。然红尘纷扰,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诸苦皆备,尔等可愿再尝?”
再入轮回,意味着忘记这一切——忘记宿世的身份,忘记这两世的刻骨铭心,忘记彼此。他们将如同两张白纸,投入那茫茫人海,或许永不相识,或许擦肩而过,或许会开启一段全新的、未知的、同样充满苦乐的人生。
没有片刻的犹豫。
顾柏舟的魂体转向祝无酒,那无形的“目光”中,充满了温柔而坚定的笑意。
祝无酒的魂体亦回望着他,清冷的“眉眼”间,漾开一丝极淡、却无比真实的弧度。
他们的“意识”在佛光中悄然交汇,无需言语,已然明了对方的选择。
顾柏舟(的魂体)转向那光明深处的法相,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混合着敬意与决然的姿态,传递出清晰的意念:
“弟子等,愿再入轮回。”
祝无酒的“意识”也随之应和,简洁而肯定。
他们不愿再做那只能并肩而立、恪守天条的金刚力士。那两世为人,虽然充满了痛苦与挣扎,但那些真实的触碰、温暖的体温、并肩作战的热血、甚至争吵斗嘴的鲜活……才是让他们感觉真正“活着”的证明。神祇的永恒,抵不过凡人一瞬的真心。
忘却前尘又如何?只要灵魂深处那一点彼此吸引的烙印不灭,只要这因果之线不断,他们相信,无论是在哪个时空,以何种身份,他们终将重逢,终会再次找到彼此。
佛祖法相之上,似乎掠过一丝悲悯而了然的微笑。无尽的光明如同潮水般将他们包裹。
“既如此,如尔所愿。”
强大的力量开始牵引着他们的魂体,向着那代表着新生与未知的轮回通道而去。
在意识彻底被轮回之力淹没的前一刻,顾柏舟努力地“伸出手”,想要抓住什么。几乎同时,他感觉到另一股微凉的“触感”迎了上来。
那是祝无酒的“手”。
两只无法真正触碰的魂体之手,在轮回的入口,以一种超越形体的方式,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这一次,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而是主动地,携手奔赴那充满未知的、新的开始。
金光散尽,佛国隐去。
只剩下那悠远的梵唱,依旧在诉说着永恒的慈悲,与那敢于在无尽轮回中,执着寻觅彼此的不灭情缘。
(正文完)